研究生入学

血钾浓度过高时,可以降低血K +浓度的措施有 A.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100ml B.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 C. 25%葡萄糖溶液200ml,每5g糖加入1u胰岛素,静脉输注 D.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15g,每日4次口服

题目
血钾浓度过高时,可以降低血K +浓度的措施有
A.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100ml
B.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
C. 25%葡萄糖溶液200ml,每5g糖加入1u胰岛素,静脉输注
D.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15g,每日4次口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因素中,不影响醛固酮分泌的是()。

A.血钠浓度降低

B.血钾浓度升高

C.血钠浓度升高

D.血钾浓度降低

E.血氯浓度升高


正确答案:B

第2题:

下列因素中,哪种不引起醛固酮分泌?

A.循环血量减少

B.血钠浓度降低,血钾浓度升高

C.血钠浓度升高,血钾浓度降低

D.肾交感神经兴奋

E.血管紧张素Ⅱ增多


正确答案:C
C
[考点] 醛固酮分泌的调节
[分析] 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血管紧张素Ⅱ增多时,醛固酮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近球细胞可直接刺激肾素的释放,使醛固酮分泌增多。循环血量减少时,可反射性兴奋肾交感神经,也使醛固酮分泌增加。此外,血钠和血钾浓度的改变可通过直接作用于球状带细胞,影响醛固酮的分泌,当血钠浓度降低,血钾浓度升高时醛固酮分泌增加;血钠浓度升高,血钾浓度降低时醛固酮分泌减少。

第3题:

(2000)可促进醛固酮分泌增多的因素是A、血糖浓度增高B、血钙浓度降低C、血钾浓度增高D、循环血量增多

可促进醛固酮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A、血糖浓度增高

B、血钙浓度降低

C、血钾浓度增高

D、循环血量增多

E、血Na+浓度增高


参考答案:C

第4题:

用5%碳酸氢钠溶液处理高钾血症不是因为()

  • A、可长期降低血钾浓度
  • B、促使K大量移入细胞内
  • C、碱化尿液使K从尿中排出增多
  • D、有助于酸中毒的治疗
  • E、降低血容量以稀释血钾浓度

正确答案:E

第5题:

代谢性碱中毒发生面部和肢体肌肉抽动的机制是

A.血Ca浓度降低
B.血Mg浓度降低
C.血Na浓度降低
D.血K浓度降低
E.血Cl浓度降低

答案:A
解析: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半面痉挛,是指一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不规则的肌肉抽搐,无神经系统损害的其他阳性体征,面部和肢体肌肉抽动的机制是血Ca浓度降低。

第6题: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惊厥是由于

A.血钾浓度降低

B.血钠浓度降低

C.血钙浓度降低

D.血磷浓度降低

E.血镁浓度降低


正确答案:C

第7题:

血钾浓度过高时,可以降低血K+浓度的措施有

A.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100ml

B.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

C.25%葡萄糖溶液200ml,每5g糖加入1u胰岛素,静脉输注

D.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15g,每日4次口服


正确答案:ACD
解析:治疗高钾血症时,可以降低血钾浓度的措施包括:①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100ml,可使血容量增加,不仅可使血清K+得到稀释,降低血钾浓度,还可使K+移入细胞内或由尿排出。②输注葡萄糖及胰岛素:25%葡萄糖溶液200ml,每5g糖加入1u胰岛素,静脉输注,可使K+转入细胞内,暂时降低血钾浓度。③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从消化道带走K+排出。④透析治疗。请注意: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可以对抗高钾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但不能降低血钾。

第8题:

使胰岛素分泌增加的是()。

A.血钙浓度升高

B.血钙浓度降低

C.血糖浓度升高

D.血糖浓度降低

E.血K+浓度升高


正确答案:C

第9题:

下列因素中,不引起醛固酮分泌的是( )。

A.循环血量减少
B.肾交感神经兴奋
C.血钠浓度升高,血钾浓度降低
D.血钠浓度降低,血钾浓度升高
E.血管紧张素Ⅱ增多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可促进醛固酮的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 A、血糖浓度增高
  • B、血钙浓度降低
  • C、血钾浓度增高
  • D、循环血量增多
  • E、血Na+浓度增高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