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

下列选项中,关于死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不适用死刑 B.对于不适用死刑的人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死刑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D.对于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撮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题目
下列选项中,关于死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不适用死刑
B.对于不适用死刑的人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死刑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D.对于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撮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我国虽然没有废除死刑,但限制死刑适用对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是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不满18周岁的人是指犯罪时,而非审判时,A选项错误。为了贯彻少杀、慎杀的政策,对于不适用死刑的对象,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B选项错误。为了更好地控制死刑的数量,刑法规定,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注意死刑立即执行必须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而不是高级人民法院。如果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则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c选项错误。注意《刑法修正案(九)》的重要改动: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D选项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死刑执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死刑执行要有执行依据

B、人民法院在指挥死刑执行前,应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C、执行死刑不仅应当公布,而且应当示众

D、指挥死刑执行的审判员对临刑前的罪犯应当严格验明正身,以确保执行无误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下列有关执行死刑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执行死刑应当公布B.执行死刑不应示众C.执行死刑后,作出死刑判决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D.死刑可以用注射的方法执行


正确答案:C
《刑事诉讼法》第212条规定:“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A项、B项、D项正确,C项不正确,应选C。

第3题:

关于死刑复奏制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死刑复奏首先在北齐律中确立

B.死刑复奏制度确立于北魏太武帝时

C.死刑复奏制度体现了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

D.唐代实行死刑三复奏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下列选项关于BIM的运维系统架构流程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
基于BIM的运维系统架构图。

第5题:

下列有关执行死刑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A.执行死刑应当公布

B.执行死刑不应示众

C.执行死刑后,作出死刑判决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D.死刑可以用注射的方法执行


正确答案:C
[考点]执行死刑
[答案及解析] C。《刑事诉讼法》第212条规定:“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A项、8项、D项正确,c项不正确,应选C项。

第6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适用作了严格的限制的是( )。

A.限制死刑的适用条件

B.限制死刑的适用对象

C.经济犯罪不适用死刑

D.规定有死刑核准程序


正确答案:C
解析:在我国刑法中,很多经济型犯罪是可以适用死刑的。比如《刑法》第153条规定的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刑法》第170条规定的伪造货币罪,A、B、D均是我国刑法对死刑作的严格限制。

第7题: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最高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可以不讯问被告人 B.最高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C.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检察院应当向最高法院提出意见 D.最高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检察院


正确答案:D
答案暂无

第8题:

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

B.笞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

C.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

D.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


正确答案:C
  【考点】唐律五刑
  【解析】唐律五刑承用隋《开皇律》中所确立的五刑,即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五种。

第9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有( )。


正确答案:AC

第10题: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最高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可以不讯问被告人
B:最高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C: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检察院应当向最高法院提出意见
D:最高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检察院

答案:D
解析:
【考点】死刑复核程序【详解】本题直接考查法条。《刑事诉讼法》第240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据此,选项D表述正确。A选项“可以”不讯问被告人错误;B选项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才“应当”听取其意见;C选项中“应当”应改为“可以”。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