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职业资格

2015年10月某日夜,甲骑摩托车到滨海县某居民家中盗窃,后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17年12月25日,甲服刑期满被释放。2018年1月5日,甲盗窃一家金店,数额巨大。2018年7月14日,甲在某饭店吃饭时与乙发生争执,后甲怀恨在心,于次日傍晚将乙杀害。后被侦查机关抓获。法院经过依法审理后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构成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5000元。两罪合并执行17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罚金5000元。在监狱服刑3年后,发现甲在判决宣告前还犯有

题目
2015年10月某日夜,甲骑摩托车到滨海县某居民家中盗窃,后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17年12月25日,甲服刑期满被释放。2018年1月5日,甲盗窃一家金店,数额巨大。2018年7月14日,甲在某饭店吃饭时与乙发生争执,后甲怀恨在心,于次日傍晚将乙杀害。后被侦查机关抓获。法院经过依法审理后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构成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5000元。两罪合并执行17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罚金5000元。在监狱服刑3年后,发现甲在判决宣告前还犯有抢劫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9年。
<1>、根据我国《刑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关于本案的附加刑的适用,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有( )。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对其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无论判处多少年,都应当对其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
C.罚金与剥夺政治权利只能择一适用,不能同时适用
D.甲可以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分期缴纳罚金
E.甲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执行完毕之日起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一种情形不成立累犯?( )

A.甲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缓刑4年,缓刑期满后的第4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B.乙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刑满释放后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C.丙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D.丁某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6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11个月


正确答案:A
【考点】累犯
【解析】《刑法》第65条和第66条对累犯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刑法》第65条对一般累犯做出了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成立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是:(1)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如果其中有一罪为过失犯罪,则不构成累犯。(2)前罪和后罪都必须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如果其中有一罪被判出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如拘役和管制,则不构成累犯。(3)后罪的发生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的5年之内。对于已经执行刑罚或者赦免的犯罪分子,从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赦免之日起计算;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题中A选项甲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缓刑,我国《刑法》第76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因此,对于缓刑犯,考验期满时不再执行原判刑罚,即没有执行有期徒刑,不符合构成要件中的“前罪和后罪都必须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的规定。所以不成立累犯。B选项中乙某前后两罪均为故意犯罪,且均为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发生在刑罚执行完毕5年内,符合《刑法》第65条的规定,成立累犯。C选项中丙某前后两罪均为故意犯罪,且均为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发生在假释期满5年内,符合《刑法》第65条的规定,成立累犯。
《刑法》第66条对特别累犯进行了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特别累犯的构成要件是: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前罪和后罪刑罚的种类或者轻重,不影响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成立。这里要注意与一般累犯构成要件相区别;后罪发生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之后,且在时间期限上不受限制。这一点也是与一般累犯相区别的地方。
D选项中丁某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叛逃罪)之后,又实施了危害国家安全罪(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符合特别累犯的构成要件,成立特别累犯。

第2题:

1997年《刑法》明文规定了对犯罪的追诉时效,则下列的判断中符合《刑法》规定的是()。

A.甲某犯了盗窃罪,依照《刑法》规定可能判处3年至5年有期徒刑,则对甲某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为5年

B.甲某犯了盗窃罪,依照《刑法》规定可能判处3至5年有期徒刑,由于《刑法》264条规定盗窃罪的处罚只分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四种量刑幅度,因此对于甲某的盗窃行为的追诉期限应该是该规定的第二种幅度最高法定刑,即10年

C.甲某犯了盗窃罪,应判处3年至5年有期徒刑,另外甲某还犯了故意伤害罪,应判处2至3年有期徒刑,则对于甲某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应该为5年

D.甲某犯了盗窃罪,应判处3年至5年有期徒刑,另外甲某还犯了故意伤害罪,应判处2至3年有期徒刑,两罪并罚的最高刑可能是8年,则对于甲某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应该为8年


参考答案:A, B

第3题:

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做法正确的是?( )

A.赵某犯甲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犯乙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罚后决定执行22年有期徒刑

B.钱某犯甲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罚后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C.孙某犯甲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000元;犯乙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8年

D.李某犯甲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乙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l500元,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6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正确答案:D
A项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最高不得超过20年。8项应当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C项罚金刑仍需执行。

第4题:

甲、 乙、 丙三人, 共同实施盗窃。 被检察院起诉到法院, 第一审法院判处甲有期徒刑 6 年并判处罚金 2000 元, 乙被判处拘役 6 个月, 丙被判处管制 1年。 关于本案的执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判决由公安机关和监狱执行
B.乙的判决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
C.丙的判决应当由看守所执行
D.甲、 乙、 丙的刑罚执行期满, 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刑罚执行机关。 A 项中, 甲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两个刑罚, 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 253 条第 2 款规定,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无期徒刑、 有期徒刑的罪犯, 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 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 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 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 由公安机关执行。 由此可知, 有期徒刑的刑罚由监狱执行。 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 260 条规定, 被判处罚金的罪犯, 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裁定减少或者免除。罚金刑的执行,由人民法院执行。故,A 项错误。B 项中,乙被判处拘役,应当是由公安机关执行,故,B 项正确。C 项中,丙被判处管制,依据《刑事诉讼法》第 258 条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管制的刑罚由社区矫正机构执行,而非“看守所”,故,C 项错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 253 条第 5 款规定,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可知,只有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才发给释放证明,丙被判处管制刑,是不用发给释放证明的,故,D 项错误。

第5题:

甲、乙、丙共同在公交车上扒窃,在他们盗窃一位乘客(偷得一部手机)时,遭到反扒民警丁某、胡某和竹某的抓捕。甲、乙、丙分头逃走,甲、乙被抓获:丙在民警竹某对其抓捕时,在难以逃跑的情况下,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竹某身上乱刺,竹某被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甲和乙构成盗窃罪,丙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B.甲和乙构成盗窃罪,丙构成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
C.甲、乙和丙都构成抢劫罪
D.甲和乙构成盗窃罪,丙构成抢劫罪

答案:A,B,C
解析:
甲、乙、丙本来是盗窃罪的共同犯罪,但丙在实施盗窃行为后以暴力抗拒抓捕,就构成了《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罪,但甲、乙和丙没有共同的暴力抗拒抓捕的故意和行为。因此,甲和乙构成盗窃罪,丙构成抢劫罪。

第6题:

甲故意打伤乙,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甲有期徒刑5年。判决生效后甲被送往监狱服刑。下列人员中有权对本案提出申诉的是()。

A.被害人乙

B.甲的父亲

C.甲的哥哥

D.甲的辩护人


正确答案:AB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提出申诉的主体,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六项规定:“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参照上述规定可知,A是当事人,B、C属于近亲属范围。本题正确答案是AB

第7题:

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 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A.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

B.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正确答案:D
[答案] D
[评析] 甲、乙开始的行为构成共同盗窃罪,乙后来对丙使用暴力,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8题:

甲和乙是盗窃案的共犯,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后在同一监狱服刑。二人在服刑期间脱逃至A市。甲在A市某宾馆吃饭时被抓获,押解回监狱后发现甲在A市还犯有盗窃罪;乙在A市抢劫时被当场抓获。对甲和乙所犯的新罪应当如何进行侦查?( )。

A.二人均由监狱一并进行侦查

B.二人均由A市公安局一并进行侦查

C.乙由监狱进行侦查,甲由A市公安局进行侦查

D.甲由监狱进行侦查,乙由A市公安局进行侦查


正确答案:D
《刑事诉讼法》第225条规定:“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进行侦查。”因此,乙肯定由A市公安局进行侦查。因为其在脱逃期间的犯罪不是发生在监狱内部,所以不应由监狱进行侦查。按照《刑事诉讼法》第3条的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另外,根据《刑诉解释》第14条的规定:“……正在服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由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正在服刑的罪犯在脱逃期间犯罪的,如果是在犯罪地捕获并发现的,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是被缉捕押解回监狱后发现的,由罪犯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由此可见甲应由监狱进行侦查。因此答案为D。

第9题:

关于累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17周岁时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8岁时,甲又受恐怖组织指派,在新疆杀害无
群众5人。甲构成累犯
B.乙17周岁时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年后被刑满释放。刑满释放后第3年,乙又犯故意杀人
罪。乙构成累犯
C.丙25岁时交通肇事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第2年,丙又犯盗窃罪,应该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丙不构成累犯
D.丁29岁时犯私放在押人员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刑满释放后第3年又犯抢劫罪,应该被判处有期徒
刑5年。丁构成累犯


答案:B
解析:
【 解析】B。A特别累犯无年龄限制。B一般累犯,犯前罪时必须满18周岁。C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D是累犯。

第10题:

甲乙丙丁共同犯罪案件,甲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交付执行时余刑还有1年零2个月,并处罚金;乙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二年执行;丙被判处管制并处罚金;丁被判处免除刑罚。关于执行机关的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判决生效后,甲的有期徒刑应由看守所负责执行,罚金由法院执行
B:判决生效后,乙应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C:判决生效后,丙的管制应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罚金由法院执行
D:丁应由法院在判决生效后立即释放

答案:B,C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49条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第253条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第260条规定:“被判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