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类

患者刘某,女性,29岁,风湿性心脏病病史6年,近1年常感胸闷、心悸。1周前因症状加重伴双下肢水肿入院。入院查:脉搏118次/分,心室率144次/分。该患者首先需要治疗的是A、恢复窦性心律 B、控制心室率 C、减轻双下肢水肿 D、控制感染 E、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题目
患者刘某,女性,29岁,风湿性心脏病病史6年,近1年常感胸闷、心悸。1周前因症状加重伴双下肢水肿入院。入院查:脉搏118次/分,心室率144次/分。

该患者首先需要治疗的是

A、恢复窦性心律
B、控制心室率
C、减轻双下肢水肿
D、控制感染
E、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患者此时出现脉搏短绌,若不及时治疗会诱发或加重心衰,而心衰是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致死的主要原因,故应及时控制该患者心室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45岁。胸闷心悸8年余,加重伴咳嗽,双下肢水肿1月余,既往有风湿热病史。查体:BP130/80 mmHg,脉搏70次/分,两肺散在湿啰音,伴少许哮鸣音。心率85次/分,律不齐,心前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双下肢水肿。

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A.血常规

B.ECG

C.胸片

D.心脏彩超

E.心肌酶


正确答案:ABCD
该病人有风湿热史,现有支气管感染征象,应常规查血常规、胸片,查体听到心脏杂音,应该怀疑风心病,心脏彩超可以明确诊断,心电图可以明确心律失常。

第2题:

女性,29岁,宫内孕10周,于活动后自觉胸闷、气急、心悸,近1周来夜间常觉胸闷不能平卧,查心率120次/分,呼吸23次/分,心功能Ⅲ级,肺部有啰音,下肢水肿“+”,应采取的处理是 ( )。


正确答案:D

第3题:

患者,男性,5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入院,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率102次/分,脉率78次/分。此患者的脉搏是()。

A.交替脉

B.短绌脉

C.水冲脉

D.奇脉

E.数脉


正确答案:B

第4题:

患者男,65岁,吸烟。反复咳嗽、咳痰、气促40余年,胸闷、心悸2年,加重伴发热1周,昏睡3小时入院。入院后查体:BP140/90mmHg,嗜睡状,呼之能应,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界遥远,心率120次/分,P2>A,期前收缩3次/分,下肢凹陷性水肿。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B.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风湿性心脏病
D.原发性心肌病
E.高血压心脏病

答案:B
解析:

1.根据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除外其他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并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如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及体静脉压升高等,可作出判定。故选B。
2.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体征是P>A,所以答案为D。B为心房颤动的体征,A为左心室增大的体征,C为全心增大的体征,肺源性心脏病可在剑突下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故不选择E。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有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故选C。
4.COPD主要的发病机制是由于长时间的低氧、CO潴留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使肺小动脉收缩,从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其中缺氧是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重要因素。故选A。
5.噻嗪类利尿剂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故C为答案。严重的低氧血症会造成细胞无氧呼吸的增加,血中乳酸增加,从而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故E错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呼吸靠的是低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高浓度吸氧会减弱这种刺激,导致呼吸性酸中毒,故D错误。使用呼吸兴奋剂兴奋呼吸中枢,对患者是有利措施,同样不会导致代谢性碱中毒,故B错误。

第5题:

患者,男,58岁,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入院。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心律极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率102次/分,脉率78次/分。此脉搏属于

A.洪脉

B.奇脉

C.间歇脉

D.交替脉

E.脉搏短绌


正确答案:E
脉搏短绌即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其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的测量方法:由两名护士一人测脉搏,一人测心率,测心率护士看表叫开始测一分钟结束。脉搏短绌者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式为心率/脉率。

第6题:

患者女性,32岁。因劳累后心悸、气急5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4天入院,曾多次住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兼关闭不全,此次水肿明显,体力活动明显受限,稍事活动即感乏力、心悸、气急。该患者心功能状态为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无法判断

下列哪项不应作为该患者的护理诊断A、风湿性心脏病

B、活动无耐力

C、有感染的危险

D、体液过多

E、焦虑

根据病情该患者的饮食下列哪项不妥A、适当限制钠盐

B、高热量

C、少量多餐

D、清淡

E、易消化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B

第7题:

患者,女,65岁。高血压病史15年,10年曾患“心肌梗死”。近2年来常感乏力、气促。1周前因症状加重入院。查体:1125次/分,BP110/76mmHg,双下肢水肿,双肺满布湿啰音。心率96次/分。目前正使用ACEI类药物控制血压。

对该患者的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

A.平卧位

B.吸氧

C.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D.抗感染


正确答案:A

第8题:

患者,男,71岁。吸烟患者。反复咳嗽、咳痰、气促40余年,胸闷、心悸2年,加重伴发热1周,昏睡3小时入院。入院后查体:BP140/90mmHg,嗜睡状,呼之能应,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期前收缩3次/分,下肢凹陷性水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B、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风湿性心脏病

D、原发性心肌病

E、高血压心脏病


参考答案:B

第9题:

男性,71岁,吸烟患者。反复咳嗽、咳痰、气促40余年,胸闷、心悸2年,加重伴发热1周,昏睡3小时入院。入院后查体:BP140/90mmHg,嗜睡状,呼之能应,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期前收缩3次/分,下肢凹陷性水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B: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风湿性心脏病
D:原发性心肌病
E:高血压心脏病

答案:B
解析:
老年男性患者,吸烟史,有慢支病史,肺气肿体征,呼吸衰竭表现,结合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可考虑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10题:


赵女士,34岁,因劳累后心悸,气急3年,加重伴下肢水肿4天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患者水肿明显,稍事活动即感乏力,心悸,气急。

给予口服地高辛,服药前不需做的是
A.测血压
B.询问有无恶心
C.询问有无呕吐
D.询问有无色视
E.测脉搏和心率

答案:A
解析:

Ⅰ级:病人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Ⅱ级(轻度心衰):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的活动可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Ⅲ级(中度心衰):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平时一般的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方可缓解。Ⅳ级(重度心衰):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C对)。
地高辛属于洋地黄类药物,在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要警惕其毒性反应。其中,测血压不属于洋地黄类药物的观察点(A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