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类

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主要机制是A.CO破坏红细胞膜 B.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不能携带氧气的CO-Hb C.CO破坏血红蛋白结构 D.CO引起血液固性发生改变 E.CO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损伤

题目
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主要机制是

A.CO破坏红细胞膜
B.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不能携带氧气的CO-Hb
C.CO破坏血红蛋白结构
D.CO引起血液固性发生改变
E.CO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损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一氧化碳(CO)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的机制。


参考答案:(1)CO吸入机体后与血红蛋白(Hb)结合的能力比O与Hb结合能力强210倍,且结合后不易解离,Hb与O结合位点被CO占领,Hb不能与O结合,结果造成机体组织缺氧窒息,严重时导致生命危险。(2)亚硝酸盐进入机体后,可使红细胞内的Hb中的Fe氧化成Fe,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的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第2题:

关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为组织缺氧

B.CO与Hb有较强亲和力

C.COHb失去携氧能力

D.COHb易解离

E.全身和中枢缺氧症状为主


正确答案:D

第3题:

CO 中毒机制及尸检所见


正确答案:机制:CO 与 Hb 结合成 Hbco,它竞争性替代氧合血红蛋白,使 Hb 丧失携氧能力,并阻碍 氧合血红蛋白中氧的解离和组织内二氧化碳输出, 导致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尸检所见 尸斑、肌肉、内脏呈樱桃红色,血液中 Hbco 含量测定是 CO 中毒的有力证据。

第4题:

一氧化碳(CO)中毒有那些症状?


正确答案:一氧化碳(CO)中毒的症状与人所在场所一氧化碳的浓度和人在一氧化碳(CO)环境中暴露时间的长短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素的结合速度是氧的四倍,若一氧化碳的浓度较高时,一氧化碳很快就会让人体的血红素无法携带氧气进行新陈代谢,导致人体细胞缺氧,产生中毒的症状。通常人们呼吸含有1%的一氧化碳的空气时,大约只要十分钟的时间就会中毒,人若长期暴露在低浓度的一氧化碳下,就会产生头痛、呕吐和其它不明显的症状;若暴露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下,只要几秒钟人就会因窒息而晕迷,甚至死亡。人处在不同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吸入时间与中毒症状的表现存在一定关系。人吸入不同浓度CO时间与中毒症状表现的关系1)CO浓度0.02%,吸入时间2~3小时,前头部会轻微的头痛。2)CO浓度0.04%,吸入时间1~2小时,前头痛、呕吐。2.5~3.5小时,有后头痛。3)CO浓度0.08%,吸入时间45分钟,会头痛、眩晕、呕吐。2小时就会意识不清4)CO浓度0.16%,吸入时间20分钟,会头痛、眩晕、呕吐。2小时就会死亡。5)CO浓度0.32%,吸入时间5~10分钟,会头痛、眩晕。30分钟就会死亡。6)CO浓度0.64%,吸入时间1~2分钟,会头痛、眩晕。15~30分钟就会死亡。7)CO浓度1.28%,吸入时间1~3分钟就会死亡。

第5题: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哪项不对

A.主要为组织缺氧

B.CO与Hb有较强亲和力

C.COHb失去携氧能力

D.COHb易解离

E.全身和中枢缺氧症状为主


正确答案:D

第6题:

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主要机制是

A.CO破坏红细胞膜

B.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不能携带氧气的COHb

C.CO破坏血红蛋白结构

D.CO引起血液凝固性发生改变

E.CO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损伤


正确答案:B
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主要机制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不能携带氧气的COH

第7题: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A、COHb不能携氧

B、CO与Hb有强亲和力

C、COHb容易解离

D、CO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E、COHb影响氧和血红蛋白的解离


答案:C

第8题: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错误的是()。

A.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B.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引起组织缺氧

C.冬季生火取暖时易发生

D.人体吸入CO后,少量与Hb结合成稳定的COHb

E.在发动而停止的汽车内也可能发生


正确答案:D

第9题:

关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哪项不对

A.主要为组织缺氧

B.CO与Hb有较强亲和力

C.COHb失去携氧能力

D.COHb易解离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哪项是错误的( )

A.主要为组织缺氧

B.CO与Hb有特强亲和力

C.COHb失去携氧能力

D.COHb容易解离

E.中枢和全身缺氧症状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