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类

患者,男,缺失,余留牙正常,口底距舌侧龈缘的距离为4mm,如果设计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设计PRI卡环组。为减小游离端牙槽嵴负担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选用塑料牙 B.减小人工牙颊舌径 C.减少人工牙数目 D.减小基托面积 E.减低人工牙牙尖高度

题目
患者,男,缺失,余留牙正常,口底距舌侧龈缘的距离为4mm,如果设计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设计PRI卡环组。

为减小游离端牙槽嵴负担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选用塑料牙
B.减小人工牙颊舌径
C.减少人工牙数目
D.减小基托面积
E.减低人工牙牙尖高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3.双侧游离端缺失印模要求取功能性印模。由于口底至舌侧龈缘过低而选用舌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患者,缺失,牙槽嵴丰满,牙位正常,牙槽骨吸收1/2,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9mm,设计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设计,中除舌杆和末端基牙固位体外,间接固位体最好采用
A.前牙舌隆突上的连续卡环
B.舌支托
C.附加卡环
D.唇杆
E.切牙支托

答案:B
解析:
4.PRI卡环组的优点是:义齿受力后,I杆离开牙面,邻面板也移向倒凹区,可以减小对基牙的扭力;近中支托的小连接体和邻面板,可保证必须的对抗作用,因此不需舌侧对抗臂,患者感觉舒适,舌面龈组织没有基托覆盖,可受到生理性刺激;Ⅰ型卡环臂与牙的接触面小,美观,产生龋病和牙周病的机会少;义齿受力时,近中支托对基牙的扭力.比远中支托小,对基牙的远中龈组织不产生积压作用。远中游离义齿的间接固位体多放置于第一前磨牙的近中面窝、尖牙的舌隆突或近中切端,间接固位体距支点线的距离越远,则平衡矩愈大,对抗转到的力愈强。舌板常用于口底浅,舌侧软组织附着高(口底到龈缘的距离在7mm以下)。

第2题:


患者,女,60岁,缺失,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10mm。设计铸造支架义齿,采用RPI卡环组

如果大连接体采用舌杆,间接固位体可选
A.舌支托
B.切支托
C.附加卡环
D.前牙舌隆突上的连续卡环
E.切支托

答案:D
解析:

第3题:

缺失,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10mm,设计铸造支架义齿,采用RPI卡环组。RPI卡环的I杆一般止于:()

A.舌面稍偏近中

B.舌面稍偏远中

C.远中面

D.颊面稍偏远中

E.颊面稍偏近中


答案E

第4题:

一患者,缺失,牙槽嵴丰满,牙位正常,牙槽骨吸收1/2,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9mm,设计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如果牙槽嵴呈刃状,牙槽骨无明显吸收,固体位最好选择
A.回力卡环
B.RPI卡环
C.RPA卡环
D.铸造固位臂三臂卡环
E.弯制固位臂三臂卡环

答案:C
解析:
4.PRI卡环组的优点是:义齿受力后,I杆离开牙面,邻面板也移向倒凹区,可以减小对基牙的扭力;近中支托的小连接体和邻面板,可保证必须的对抗作用,因此不需舌侧对抗臂,患者感觉舒适,舌面龈组织没有基托覆盖,可受到生理性刺激;Ⅰ型卡环臂与牙的接触面小,美观,产生龋病和牙周病的机会少;义齿受力时,近中支托对基牙的扭力.比远中支托小,对基牙的远中龈组织不产生积压作用。远中游离义齿的间接固位体多放置于第一前磨牙的近中面窝、尖牙的舌隆突或近中切端,间接固位体距支点线的距离越远,则平衡矩愈大,对抗转到的力愈强。舌板常用于口底浅,舌侧软组织附着高(口底到龈缘的距离在7mm以下)。

第5题:

共用题干
男,59岁.缺失,牙槽嵴丰满,正位,牙槽骨吸收1/2,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9mm。设计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如果大连接体采用舌杆,间接固位体最好选
A:前牙舌隆突上的连续卡环
B:舌隆突支托
C:附加卡环
D:切支托
E:舌隆突支托

答案:A
解析:
题44:该病例为双侧游离缺失,末端基牙牙周支持条件较差,卡环设计应尽量减小对基牙的扭力。RPI卡环和回力卡环符合此要求,但回力卡环暴露金属较多,所以正确答案应为B。题45:采用RPI卡环在减小基牙受力的同时增加了牙槽嵴的负荷。如果牙槽嵴支持条件差,基牙条件好时,可改为远中牙合支托的三臂卡环,以减轻牙槽嵴的负担。但如果三臂卡环为铸造卡臂,其硬度大,对基牙的扭力大。而弯制钢丝卡臂对基牙的扭力相对较小。所以正确答案是E。题46:放置间接固位体的位置应尽量远离末端基牙牙合支托形成的支点线,同时既要有明确的支持,不影响基牙健康,又要感觉舒适、美观。因此,正确答案应选A。题47:因为义齿的金属支架部分能够完全就位,所以不可能存在支架变形或基牙移位的问题,也不是因为卡环过紧。牙槽嵴黏膜薄易导致黏膜压痛,但不会使义齿容易下沉。翘动的原因最可能是未取得牙槽嵴黏膜处的功能形态,而取得的是其解剖形态的印模,义齿游离端受到压力时因黏膜的受压变形,导致义齿翘动。选项D是正确答案。

第6题:

共用题干
男,59岁.缺失,牙槽嵴丰满,正位,牙槽骨吸收1/2,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9mm。设计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如果牙槽嵴呈刃状,稳固,牙槽骨无明显吸收,固位体最好选择
A:回力卡环
B:RPI卡环
C:RPA卡环
D:铸造固位臂三臂卡环
E:弯制固位臂三臂卡环

答案:E
解析:
题44:该病例为双侧游离缺失,末端基牙牙周支持条件较差,卡环设计应尽量减小对基牙的扭力。RPI卡环和回力卡环符合此要求,但回力卡环暴露金属较多,所以正确答案应为B。题45:采用RPI卡环在减小基牙受力的同时增加了牙槽嵴的负荷。如果牙槽嵴支持条件差,基牙条件好时,可改为远中牙合支托的三臂卡环,以减轻牙槽嵴的负担。但如果三臂卡环为铸造卡臂,其硬度大,对基牙的扭力大。而弯制钢丝卡臂对基牙的扭力相对较小。所以正确答案是E。题46:放置间接固位体的位置应尽量远离末端基牙牙合支托形成的支点线,同时既要有明确的支持,不影响基牙健康,又要感觉舒适、美观。因此,正确答案应选A。题47:因为义齿的金属支架部分能够完全就位,所以不可能存在支架变形或基牙移位的问题,也不是因为卡环过紧。牙槽嵴黏膜薄易导致黏膜压痛,但不会使义齿容易下沉。翘动的原因最可能是未取得牙槽嵴黏膜处的功能形态,而取得的是其解剖形态的印模,义齿游离端受到压力时因黏膜的受压变形,导致义齿翘动。选项D是正确答案。

第7题:

一患者,缺失,牙槽嵴丰满,牙位正常,牙槽骨吸收1/2,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9mm.设计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如果末端基牙颊侧倒凹正常,前庭沟深,患者要求尽量少暴露金属,固位体应选择
A.三臂卡环
B.RPI卡环
C.回力卡环
D.间隙卡环
E.联合卡环

答案:B
解析:
3.PRI卡环组的优点是:义齿受力后,I杆离开牙面,邻面板也移向倒凹区,可以减小对基牙的扭力;近中支托的小连接体和邻面板,可保证必需的对抗作用,因此不需舌侧对抗臂,患者感觉舒适,舌面龈组织没有基托覆盖,可受到生理性刺激;Ⅰ型卡环臂与牙的接触面小,美观,产生龋病和牙周病的机会少;义齿受力时,近中支托对基牙的扭力比远中支托小,对基牙的远中龈组织不产生积压作用。远中游离义齿的间接固位体多放置于第一前磨牙的近中面窝、尖牙的舌隆突或近中切端,间接固位体距支点线的距离越远,则平衡矩愈大,对抗转动的力愈强。

第8题:

患者,男,缺失,余留牙正常,口底距舌侧龈缘的距离为4mm,如果设计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设计PRI卡环组。取本例患者下颌模型时应采用的印模方法是A、解剖式印模

B、静态印模

C、无压力印模

D、功能性印模

E、一次印模

大连接体可采用A、舌杆

B、连续杆

C、带连续杆的舌杆

D、舌板

E、唇杆

为减小游离端牙槽嵴负担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选用塑料牙

B、减小人工牙颊舌径

C、减少人工牙数目

D、减小基托面积

E、减低人工牙牙尖高度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D


问题 2 答案解析:D


问题 3 答案解析:D

第9题:


患者,女,60岁,缺失,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10mm。设计铸造支架义齿,采用RPI卡环组

假如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6mm,大连接体可采用
A.舌杆
B.连续卡环
C.舌杆与连续卡环
D.舌板
E.舌板与连续卡环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共用题干
男,59岁.缺失,牙槽嵴丰满,正位,牙槽骨吸收1/2,余留牙正常,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9mm。设计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如果末端基牙颊侧无组织倒凹,前庭沟深,患者要求尽量少暴露金属,固位体应选择
A:三臂卡环
B:RPI卡环
C:回力卡环
D:间隙卡环
E:延伸卡环

答案:B
解析:
题44:该病例为双侧游离缺失,末端基牙牙周支持条件较差,卡环设计应尽量减小对基牙的扭力。RPI卡环和回力卡环符合此要求,但回力卡环暴露金属较多,所以正确答案应为B。题45:采用RPI卡环在减小基牙受力的同时增加了牙槽嵴的负荷。如果牙槽嵴支持条件差,基牙条件好时,可改为远中牙合支托的三臂卡环,以减轻牙槽嵴的负担。但如果三臂卡环为铸造卡臂,其硬度大,对基牙的扭力大。而弯制钢丝卡臂对基牙的扭力相对较小。所以正确答案是E。题46:放置间接固位体的位置应尽量远离末端基牙牙合支托形成的支点线,同时既要有明确的支持,不影响基牙健康,又要感觉舒适、美观。因此,正确答案应选A。题47:因为义齿的金属支架部分能够完全就位,所以不可能存在支架变形或基牙移位的问题,也不是因为卡环过紧。牙槽嵴黏膜薄易导致黏膜压痛,但不会使义齿容易下沉。翘动的原因最可能是未取得牙槽嵴黏膜处的功能形态,而取得的是其解剖形态的印模,义齿游离端受到压力时因黏膜的受压变形,导致义齿翘动。选项D是正确答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