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

甲、乙二公司与刘某、谢某欲共同设立一注册资本为20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他们在拟订公司章程时约定各自以如下方式出资。下列哪些出资是不合法的?A:甲公司以其企业商誉评估作价80万元出资B:乙公司以其获得的某知名品牌特许经营权评估作价60万元出资C:刘某以保险金额为20万元的保险单出资D:谢某以其设定了抵押担保的房屋评估作价40万元出资

题目
甲、乙二公司与刘某、谢某欲共同设立一注册资本为20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他们在拟订公司章程时约定各自以如下方式出资。下列哪些出资是不合法的?

A:甲公司以其企业商誉评估作价80万元出资
B:乙公司以其获得的某知名品牌特许经营权评估作价60万元出资
C:刘某以保险金额为20万元的保险单出资
D:谢某以其设定了抵押担保的房屋评估作价40万元出资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C,D
解析:
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所以A、B、C不合法。而保险单的保险金额不是实际所有的财产,也不能作为出资。所以A、B、C、D项出资都不合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汪某与李某拟设立一注册资本为5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其中汪某出资60%,李某出资40%。在他们拟订的公司章程中,下列哪项条款是不合法的?

A.公司不设董事会,公司的法人代表由公司经理担任

B.公司不设监事会,公司的执行监事由股东汪某担任

C.公司利润在弥补上一年度亏损并提取公积金后,由股东平均分配

D.公司经营期限届满前,股东不得要求解散公司


正确答案:D

第2题:

2016年1月,甲公司、乙公司和赵某、刘某共同投资设立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丙公司),公司章程规定:公司注册资本600万元;甲公司以机器设备作价出资100万元,乙公司以商标权作价出资100万元,赵某、刘某各自以货币出资200万元;公司设立一周内履行出资义务;股东之间按照1:1:2:2行使表决权;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时需经其他股东一致同意。公司章程对其他事项没有规定。
  公司设立后,甲公司、乙公司和刘某各自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实际缴纳出资,并办理了相关手续。赵某仅支付50万元出资,剩余部分一直未缴纳,甲公司要求赵某补足出资并承担违约责任。经调查发现,刘某的200万元出资是因受贿取得的。
  2017年11月,乙公司因为资金周转问题准备将持有的丙公司股权转让给丁公司,书面通知甲公司、赵某和刘某,甲公司和刘某同意。赵某不同意转让,但又不购买。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和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甲公司要求赵某补足出资,并承担违约责任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请简要说明理由。
  (2)对于刘某以受贿所得货币出资取得的股权应如何处置?请简要说明理由。
(3)乙公司是否可以将股权转让给丁公司?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甲公司的要求符合法律规定。(0.5分)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不按照规定缴纳出资的,除股东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赵某未按照约定缴纳出资,应当补足出资并向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1.5分)
2.对于刘某以受贿所得货币出资取得的股权应当采取拍卖或者变卖的方式处置。(0.5分)根据规定,以贪污、受贿、侵占、挪用等违法犯罪所得的货币出资后取得股权的,对违法犯罪行为予以追究、处分时,应当采取拍卖、变卖的方式处置其股权。(1.5分)
3.乙公司可以将股权转让给丁公司。(0.5分)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但是,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本题中甲公司和刘某同意该转让行为,因此可以转让。(1.5分)

第3题:

甲、乙两公司与郑某、张某欲共同设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并在拟订公司章程时约定了各自的出资方式。下列有关各股东的部分出资方式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甲公司以其获得的某知名品牌特许经营权评估作价20万元出资

B.乙公司以其企业商誉评估作价30万元出资

C.郑某以其享有的某项专利权评估作价40万元出资

D.张某以其设定了抵押的某房产价50万元出资


正确答案:C
解析: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第4题:

甲、乙、丙、丁四人共同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并在拟订公司章程时约定了各自的出资方式。股东的下列出资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 A、甲以其取得的商标专用权评估作价100万元出资
  • B、乙以其设定了抵押权的某房产评估作价200万元出资
  • C、丙以其劳务评估作价50万元出资
  • D、丁以其对应收A公司的债权150万元出资

正确答案:A,D

第5题:

在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过程中,存在以下行为,其中不合法的有()。

  • A、各股东约定公司注册资本为2万元
  • B、某股东以车辆出资
  • C、某股东以其人力资本出资
  • D、注册资本中货币出资占25%

正确答案:A,C,D

第6题:

甲、乙二公司与刘某、谢某欲共同设立一注册资本为20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他们在拟订公司章程时约定各自以如下方式出资。下列哪些出资是不合法的?

A.甲公司以其企业商誉评估作价80万元出资

B.乙公司以其获得的某知名品牌特许经营权评估作价60万元出资

C.刘某以保险金额为20万元的保险单出资

D.谢某以其设定了抵押担保的房屋评估作价40万元出资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甲、乙、丙共同组建一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章程中下列内容错误的是( )。

A.注册资本为100万元
B.甲用劳务出资10万元
C.乙用专利权出资50万元
D.丙用货币出资40万元

答案:B
解析:
有限责任公司不可以用劳务出资,只有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可以用劳务出资。

第8题:

甲、乙两公司与郑某、张某欲共同设立一有限公司,并在拟订公司章程时约定了各自的出资方式。下列有关各股东的部分出资方式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甲公司以其获得的某知名品牌特许经营权评估作价20万元出资

B.乙公司以其企业商誉评估作价30万元出资

C.郑某以其享有的某项专利权评估作价40万元出资

D.张某以其设定了抵押权的某房产作价50万元出资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公司股东的出资方式。根据规定,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因此选项A、B、D中所述的出资方式是错误的。

第9题:

甲、乙、丙三人欲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拟定的注册资本为50万元。现他们就设立公司的有关事项咨询某律师,该律师的下列说法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

  • A、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规定,由董事会对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事项作出决议
  • B、公司的注册资本可以分期缴付,但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3万元
  • C、股东在认缴出资并经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后不得抽回出资
  • D、甲、乙、丙三人共同研究开发的一项专利技术,评估作价50万元,他们可仅以该项专利出资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单选题
甲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文某是股东之一,持有40%的股权。文某已实缴其出资的30%,剩余出资按公司章程规定,应在2017年5月缴足。2015年12月,文某以其所持甲公司股权的60%作为出资,评估作价为200万元,与唐某共同设立乙公司。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因实际出资尚未缴纳完毕,故文某对乙公司的股权出资存在权利瑕疵

B

如甲公司经营不善,使得文某用来出资的股权在1年后仅值100万元,则文某应补足差额

C

如至2017年5月文某不缴纳其对甲公司的剩余出资,则甲公司有权要求其履行

D

如至2017年5月文某不缴纳其对甲公司的剩余出资,则乙公司有权要求其履行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公司法解释(三)》第11条第1款规定,出资人以其他公司股权出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出资人已履行出资义务:①出资的股权由出资人合法持有并依法可以转让;②出资的股权无权利瑕疵或者权利负担;③出资人已履行关于股权转让的法定手续;④出资的股权已依法进行了价值评估。本题中,虽然文某对甲公司的出资义务尚未实际缴纳完毕,但其出资义务按照甲公司章程规定在2017年5月缴足即可。因而在2015年12月,文某以其对甲公司享有的股权对乙公司出资完全合法,并不存在权利瑕疵。
B项,《公司法解释(三)》第15条规定,出资人以符合法定条件的非货币财产出资后,因市场变化或者其他客观因素导致出资财产贬值,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该出资人承担补足出资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题中,文某以其对甲公司享有的合法股权对乙公司出资,其出资因为客观因素而发生贬值,文某不承担补足出资的责任。
CD两项,《公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1、2款规定,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据此,如果文某不履行其对甲公司的出资义务,甲公司有权要求其履行。乙公司既不是甲公司的股东,也不是甲公司的债权人,无权要求文某履行其对甲公司的出资义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