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

法官在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所遇到的识别问题产生的原因是、()A、不同国家往往把相同的法律问题划入性质不同的法律部门中去(实体法或程序法)B、不同国家对同一事实赋予不同的法律性质从而导致援用不同的冲突规范C、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中存在一些独特的法律概念D、不同国家对同一问题规定的冲突规范具有不同的含义

题目
法官在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所遇到的识别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A、不同国家往往把相同的法律问题划入性质不同的法律部门中去(实体法或程序法)
B、不同国家对同一事实赋予不同的法律性质从而导致援用不同的冲突规范
C、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中存在一些独特的法律概念
D、不同国家对同一问题规定的冲突规范具有不同的含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D
解析:
【考点】识别产生的原因。详解:产生识别冲突的原因有如下几种:(1)不同国家对同一事实赋予不同的法律性质,因而可能援引不同的冲突规范。(2)不同国家往往把具有相同内容的法律问题分配到不同的法律部门中去。(3)不同国家对同一问题规定的冲突规范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A、B、D项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诉讼管辖权限和范围,也规定了例外的情况。不适用上述《规定》进行集中管辖的涉外案件是:

A.涉外房地产案件

B.边境贸易纠纷案件

C.强制执行国际仲裁裁决案件

D.信用证纠纷案件


正确答案:AB
[考点]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下列案件:(一)涉外合同和侵权纠纷案件;(二)信用证纠纷案件;(三)申请撤销、承认与强制执行国际仲裁裁决的案件;(四)审查有关涉外民商事仲裁条款效力的案件;(五)申请承认和强制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裁定的案件。”强制执行国际仲裁裁决案件和信用证纠纷案件适用该规定进行集中管辖。故CD选项不合题意,不应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发生在与外国接壤的边境省份的边境贸易纠纷案件,涉外房地产案件和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不适用本规定。”因此,涉外房地产案件、边境贸易纠纷案件不适用上述规定进行集中管辖,选项AB符合题意,应选。

第2题: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

A、国际民商事关系

B、涉外民商事关系

C、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

D、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


参考答案:C

第3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在确定涉外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时我国不允许反致的适用

B.在涉外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可以通过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来选择适用的法律

C.当事人选择适用的或者人民法院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的法律可以是冲突法

D.在涉外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必须在一审开庭前选择或者变更选择适用的法律


正确答案:A
38.答案:A 考点:涉外合同中当事人对法律I选择适用讲解:当事人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协议选择的法律,或者人民法院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的法律应当是实体法,而不包括冲突法和程序法。因此,在涉外良商事合同法律适用 问题上,我国不允许反致或转致,故A项正确,C项错误;B项错误,在涉外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中,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方式必须是明示的;涉外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可以在一审辩论终结前选择或变更选择适用的法律,所以D项错误o一

第4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诉讼管辖权限和范围,也规定了例外的情况。不适用上述《规定》进行集中管辖的涉外案件是、()

A、涉外房地产案件
B、边境贸易纠纷案件
C、强制执行国际仲裁裁决案件
D、信用证纠纷案件

答案:A,B
解析:
【考点】涉外民商事案件的诉讼管辖权。。详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下列案件:(一)涉外合同和侵权纠纷案件;(二)信用证纠纷案件;(三)申请撤销、承认与强制执行国际仲裁裁决的案件;(四)审查有关涉外民商事仲裁条款效力的案件;(五)申请承认和强制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裁定的案件。”该《规定》第4条规定:“发生在与外国接壤的边境省份的边境贸易纠纷案件,涉外房地产案件和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不适用本规定。”因此,A、B选项正确,C、D选项错误。

第5题:

法院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首先碰到的国际私法基本问题是()

A、识别

B、反致

C、公共秩序保留

D、先决问题


参考答案:A

第6题:

律师在接受民商事仲裁案件委托时应充分向委托人了解案件事实并审查下列事项()

A、民商事仲裁协议的内容、形式是否合法

B、案件是否超出法律规定的关于民商事仲裁的时效

C、民商事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是否明确

D、仲裁请求或反请求是否合法、明确、具体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下列哪些做法违反了维护审判独立的原则?( )A.甲法官在审理一案件时,遇到一个疑难问题,就其中不明的法律概念打电话向其原研究生导师请教B.乙法官在审理一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接到市领导的电话,该领导暗示乙法官只能判原告胜诉,乙法官未做任何承诺,审理中也没采纳该领导的意见C.丙法官承办一刑事案件的过程中,某日遇到同事田法官,田法官就丙法官承办的案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丙法官在最后制作判决书时电话征求田法官的意见D.丁法官私自对下级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提出意见,告知其应如何判决


正确答案:CD
根据《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8条的规定,坚持和维护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客观公正审理案件,在审判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敢于坚持原则,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不受权势、人情等因素的影响。A选项中向研究生导师请教法律概念,不影响维护审判独立的原则。B选项中乙法官没有受到领导的影响,其行为也不影响维护审判独立的原则。根据《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14条的规定,尊重其他法官对审判职权的依法行使,除履行工作职责或者通过正当程序外,不过问、不干预、不评论其他法官正在审理的案件。CD选项中法官的行为都违反了维护审判独立的原则。

第8题:

在我国,下列哪些属于法官职业道德规范所禁止的不当行为?( )。

A.受当事人之托探询其他法官承办案件的审理情况

B.庭长要求某法官汇报案件的审理期限问题

C.与案件无涉的法官将当事人的诉讼理由书转交给承办该案件的法官

D.法官告知当事人其案件准备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


正确答案:ACD
「考点」法官职业道德规范禁止的不当行为「解析」《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14条要求,法官除履行审判职责或者管理职责外,不得探询其他法官承办案件的审理情况和有关信息。
    法官不得向当人或者其代理人、辩护人泄露或者提供有关案件的审理情况、承办案件法官的联系方式和其他有关信息。法官不得为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辩护人联系和介绍承办案件的法官。另《法官法》第7条规定,法官应当保守审判工作秘密。故选ACD项。
    该基本准则第19条规定:法官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在法定期限内尽快地立案、审理、判决。故选项B中庭长地做法并无不妥

第9题:

共用题干

在涉外民商事案件中,当事人的住所不明确或者不能确定的,则以()为住所地。
A、当事人的经常居住地
B、当事人的国籍国
C、与产生民商事争议的法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地方
D、当事人在案件中的相关行为地

答案:A
解析:
【考点】国籍取得原则。详解:根据出生地原则,某人出生于哪国即具有哪国国籍。甲国对国籍问题采取出生地原则,而丙并不出生在甲国,故丙不具有甲国国籍。又根据血统原则,子女的国籍由其父或母的国籍决定,父或母具有哪国国籍子女即具有哪国国籍,这一原则又可具体分为父系血统原则和母系血统原则,即子女的国籍分别由父亲和母亲的国籍决定。乙国采取父系血统原则,故丙是否具有乙国国籍就取决于其父是否具有乙国国籍。


【考点】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中的住所地确定。详解:《民法通则意见》第183条规定,当事人的住所不明或者不能确定的,以其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当事人有几个住所的,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住所为住所地。可见,对于涉外民商事案件中当事人的住所地不明确或不能确定的情形,首先应以其经常居住地为住所,若当事人有几个住所,方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看清题目本身,不要一说到选择,就联想到最密切联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是一个大的原则,而此处当事人经常居住地本身就是与产生民商事法律关系具有最密切联系的地方。


【考点】自然人的经常居所地。详解:2011年4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经常居所地”作为主要的属人法连接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5条规定:“自然人在涉外民事关系产生或变更、终止时已经连续居住一年以上且作为其生活中心的地方,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规定的自然人的经常居所地,但就医、劳务派遣、公务等情形除外。”题目中2010年6月至今,甲的经常居所地是河北,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考点】法人财产归属的特殊规定。详解:外国法人终止或解散时其财产的归属应按照法人的属人法,而不能按照物之所在地原则,因为此时财产与外国法人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要特别注意外国法人终止或解散时其财产的属人法原则,这一原则与一般情况下的物之所在地原则相比是特殊规定。


【考点】国家豁免理论。详解: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简称国家豁免),是指在国际交往中,一个国家及其财产未经其同意免受其他国家的管辖与执行措施的权利。就司法范围而言,一个国家及其财产未经其同意,其他国家的法院不得对该国进行管辖或者对其财产采取扣押、强制执行或其他强制措施。一般认为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主要包括:司法豁免、行政豁免、税收豁免等。就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来说,主要是指司法豁免问题。A项错,诉讼程序豁免,是指即使一国放弃管辖豁免,未经其同意,不得对它的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也不得强制其出庭作证或提供证据以及为其他诉讼行为。B项正确,我国把国家本身的活动和国有公司的活动区别开来,认为国有公司或企业是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经济实体,不应享受豁免。C项错,管辖豁免,是指未经一国同意,不得在另一国法院对它提起诉讼或提起以其财产为诉讼标的的诉讼。D项错,执行豁免,是指即使一国同意在他国法院作为被告或主动作为原告参加民事诉讼,即使败诉,未经其同意,不得对其财产实行强制执行,并非不得采取诉讼程序上的强制措施。


【考点】法人的国籍和住所。详解: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4条的规定,“法人及其分支机构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组织机构、股东权利义务等事项,适用登记地法律。法人的主营业地与登记地不一致的,可以适用主营业地法律。法人的经常居所地,为其主营业地”。该公司的主要办事机构在瑞士,因此瑞士为其住所。《民法通则意见》第184条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因此,法人的本国法为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该公司的注册登记地为巴拿马,故巴拿马法律为其本国法。B、D选项不符合法律规定,为正确选项。


【考点】住所的确定。详解:《民法通则意见》第183条规定:当事人的住所不明或者不能确定的,以其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当事人有几个住所的,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住所为住所。A项正确;《民法通则意见》第184条第1款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故B项错误,C项正确;《民法通则意见》第185条规定:当事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营业所的,应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营业所为准;当事人没有营业所的,以其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准;故D项正确。


【考点】国有化的补偿。详解:国有化的财产是否补偿,应如何补偿,国际上一直存在分歧,归纳起来有本题所说三种不同的理论和实践,部分补偿不是国际私法上有关国有化财产补偿的主要理论和实践。


【考点】国家作为国际私法关系的主体的情形。详解:我国驻某国大使的职务行为是代表国家,因而A项中法律关系一方是国家,C项中因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与我国政府是委托代理关系,它的行为也代表国家。B、D两项则均不符合这一要求。


【考点】外国人在中国的民事诉讼地位。详解:我国在外国人的民事诉讼地位上采用的是以对等为条件的国民待遇原则。依《民事诉讼法》第5条第1款的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和应诉,同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该条第2款又规定:外国法院对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法院对该国公民、法人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A项是以对等为条件,B项诉讼费用担保只是对外国原告而言的,C项无明文规定,D项我国立法对领事代理制度采取肯定态度。

第10题:

在我国,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官职业道德规范所禁止的不当行为?
A.受当事人之托探询其他法官承办案件的审理情况
B.法官告知当事人其案件准备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
C.与案件无涉的法官将当事人的诉讼理由书转交给承办该案件的法官
D.庭长要求某法官汇报案件的审理期限问题


答案:D
解析:
2010年新修订的《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14条规定尊重其他法官对审判职权的依法行 使,除履行工作职责或者通过正当程序外,不过问、不干预、不评论其他法官正在审理的案件。”2010年新修订 的《法官行为规范》第6条规定严守纪律。遵守各项纪律规定,不得泄露在审判工作中获取的国家秘密、商 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不得过问、干预和影响他人正在审理的案件,不得随意发表有损生效裁判严肃性和权威 性的言论。”201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判工作中防止法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 的若干规定》第2条规定:“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及退休人员不得违反规定为案件当事人及其亲属、代理人、辩 护人或者其他关系人转递涉案材料;不得违反规定打听正在办理的案件情况;不得以任何理由为案件当事人 说情打招呼。”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及退休人员在职责范围之外收到案件当事人及其亲属、代理 人、辩护人或者其他关系人转交、邮寄的涉案材料,应当送交本院立案信访部门处理;不得直接转交案件承办 法院、案件承办部门及相关审判组织或者审判人员,也不得在涉案材料上签批任何意见。”可见,本题应选 D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