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甲向乙借款1万元,没有约定利息。2年后,甲归还借款时,乙要求其甲支付1000元利息,为此双方发生争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不必支付利息B、甲应按照当地民间利率支付利息C、甲应按照银行存款利率支付利息D、甲应在不超过银行存款利率4倍的范围内支付利息

题目
甲向乙借款1万元,没有约定利息。2年后,甲归还借款时,乙要求其甲支付1000元利息,为此双方发生争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不必支付利息
B、甲应按照当地民间利率支付利息
C、甲应按照银行存款利率支付利息
D、甲应在不超过银行存款利率4倍的范围内支付利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公民甲与乙书面约定甲向乙借款5万元,未约定利息,也未约定还款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借款合同自乙向甲提供借款时生效

B.在依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不能确定还款期限的情况下,乙有权随时要求甲返还 借款

C.乙可以要求甲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D.经乙催告,甲仍不还款,乙有权主张逾期利息

E.未约定利息,视为无利息


正确答案:ABDE

第2题:

甲乙书面约定甲向乙借款8万元,未约定利息,也未约定还款日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借款合同自乙向甲提出借款时生效

B、乙有权随时要求甲返还借款

C、乙可以要求甲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D、经乙催告,甲仍不还款,乙有权主张逾期利息


参考答案:C

第3题:

甲、乙双方签订借款合同一份,约定如下:甲借给乙10万元,乙交付甲一件黄金饰品作担保,2年后乙还钱,甲归还该饰品;如乙无力还钱,则该饰品归甲所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约定无效

B.此约定有效

C.此约定效力待定

D.此约定可撤销


参考答案:A

第4题:

甲与乙签订借款合同,约定:乙借给甲10万元,该笔资金用于甲租赁店铺。双方未约定利息,也未约定还款期限。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有权请求甲根据市场利率支付利息
B.若甲向乙支付利息,乙收取该利息不构成不当得利
C.乙有权催告甲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借款
D.如果甲将该笔资金用于购买奢侈品,则乙有权解除合同

答案:A
解析:
本题涉及借款合同的利息支付问题。《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因为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未约定利息,故乙无权请求甲支付利息。选项A错误。《民间借贷规定》第31条规定:没有约定利息但借款人自愿支付,或者超过约定的利率自愿支付利息或违约金,且没有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借款人又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出借人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除外。借款人自愿支付利息,系履行自然债务,该自然债务成为出借人保有利息的法律上的原因,不成立不当得利之债。故选项B正确。 《合同法》第206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故选项C正确。《合同法》第203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故选项D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A。

第5题:

村民甲向村民乙借款人民币4万元,甲出具的借条上写明8个月后归还,并且双方口头商定不支付利息。借款12个月后甲欲归还所借款项。双方对归还4万元本金没有异议,但对是否要偿付利息发生争议,对于这一问题,以下意见中正确的是( )。

A.从借款之日到还款之日止支付利息

B.按口头约定,不支付利息

C.从8个月期满之日起计算利息

D.双方应另行商定是否计算利息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借款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第6题:

分包商甲向分包商乙借款1万元,没有约定利息。2年后,分包商甲归还借款时,分包商乙要求其甲支付1000元利息,为此双方发生争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不必支付利息

B.甲应按照当地民间利率支付利息

C.甲应按照银行存款利率支付利息

D.甲应在不超过银行存款利率4倍的范围内支付利息


正确答案:C

第7题:

甲向乙借10万元钱,双方约定年利率为5%,按复利方式计息,2年后归还,届时甲应向乙支付利息( )元。 A.10000 B.10250 C.10500 D.10750


正确答案:B
复利条件下,本息和Pt=P0×(1+i)t=100000×(1+5%)2=110250(元),利息=110250-100000=10250(元)。

第8题:

甲向乙借10万元钱,双方约定年利率为5%,按复利方式计息,2年后归还,届时甲应向乙支付利息( )元。

A.10000

B.10250

C.10500

D.10750


正确答案:B
解析:此题与2006年试题中单选第29题和2007年试题中单选第31题完全相同,即此处为考试重点。复利计息,Pt=P0(1+i)t,故甲应向乙支付的利息=100000×(1+5%)2= 100000=10250元。

第9题:

甲向乙借款20万元,双方约定年利率为3%,以单利方式5年后归还,则届时本金、利息之和为( )万元。

A.20.6
B.23
C.23.13
D.27

答案:B
解析:
Pt=PoX(l+i×t)=20×(1+3%×5)=23(万元)。

第10题: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乙借给甲1000万元,借期一年。借期届满时,甲向乙返还本金1000万元,关于利息的支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约定年利率为28%,且甲支付利息240万元,则乙有权请求甲继续支付40万元
B.如果约定年利率为28%,且甲支付利息280万元,则甲有权请求乙返还40万元
C.如果约定年利率为40%,且甲支付利息360万元,则乙有权请求甲继续支付40万元
D.如果约定年利率为40%,且甲支付利息400万元,则甲有权请求乙返还40万元

答案:A,B,C
解析:
本题涉及借款合同利息支付的问题。《民间借贷规定》第26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根据上述规定,按照约定的“超过年利率24%,但是在36%以下”所计算的利息支付义务,系自然债务。债权人请求履行的债务人有权抗辩,但是债务人自愿履行后不得反悔。债务人自愿给付后,不成立不当得利,债务人不得请求返还。故选项A错误,选项B错误。“超过年利率36%”所计算的利息支付义务无效,已经支付的构成不当得利。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