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病毒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
A、抗原性
B、感染性
C、血凝特性
D、诱生干扰素的能力
E、融合细胞特性
第2题:
病毒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
A、血凝特性
B、抗原性
C、感染性
D、细胞融合特性
E、诱生INF的特性
第3题:
关于抗原,错误的说法是
A、能显示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的抗原称完全抗原
B、抗原性是指抗原与抗体起反应的特性
C、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诱发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性
D、具有抗原性的分子一定具有免疫原性
E、半抗原只显示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
第4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等价带的宽窄不影响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B、抗原的理化性质、分子量,抗原决定簇的种类及数目均可影响抗原抗体反应
C、颗粒性抗原出现凝集反应
D、可溶性抗原也会出现沉淀反应
E、单价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不会出现沉淀现象
第5题:
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 )
A、抗原性
B、感染性
C、血凝特性
D、诱导干扰素的能力
E、融合细胞特性
第6题:
关于补体理化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补体性质稳定
B、不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
C、酒精不可破坏补体
D、56℃加热30min可灭活补体
E、标本保存应置于4℃保存
第7题:
关于单克隆抗体的特性,下列哪项不对
A、理化性状高度均一
B、生物活性多样化
C、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强
D、有效抗体含量高
E、广泛用于医学领域中
第8题:
关于抗原的理化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均为有机物
B、多数单糖不具有免疫原性,聚合成多糖时可以成为抗原
C、核蛋白具有免疫原性
D、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E、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单体蛋白质的免疫原性强
第9题:
A、未查到任何核酸
B、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
C、增殖缓慢,致病潜伏期长
D、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第10题:
下列关于补体理化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补体性质稳定
B、不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
C、酒精不可破坏补体
D、56℃加热30分钟可灭活补体
E、标本应置于4℃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