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其基础剖面及地质条件如图5-6所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t=1.1N/mm2),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假定,作用于条形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140kN·m/m,最大弯矩处的基础高度h=650mm(h0=600mm),基础均采用HRB400钢筋(fy=360N/mm2)。试问,下列关于该条形基础的钢筋配置方案中,哪项最为合理?(  ) 提示:按《建筑地基基础设

题目
某多层砌体结构建筑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m。其基础剖面及地质条件如图5-6所示,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t=1.1N/mm2),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作用于条形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140kN·m/m,最大弯矩处的基础高度h=650mm(h0=600mm),基础均采用HRB400钢筋(fy=360N/mm2)。试问,下列关于该条形基础的钢筋配置方案中,哪项最为合理?(  )
提示: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

A.受力钢筋12@200,分布钢筋8@300
B.受力钢筋12@150,分布钢筋8@200
C.受力钢筋14@200,分布钢筋8@300
D.受力钢筋14@150,分布钢筋8@2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平面尺寸3.6mx3.6m,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3.5m。场地表层分布有3.0m厚的淤泥,拟将基础范围的游泥挖除后换填碎石,换填厚度1.5m。厂房的基础及地质情况如图所示。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柱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1560kN,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试问,此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20 (B)150 (C)170 (D)19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式(5.2.2-1):

第2题:

某小区服务用房为单层砌体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埋深1.0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由于基底为塘泥,设计采用换土垫层处理地基,垫层材料为灰土。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为75kN/m,力矩M为20kN·m/m,基础及基底以上填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试问,灰土垫层底部的最小宽度(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1
B. 2.6
C. 3.1
D. 3.6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4.2.3条第1款规定,垫层底面宽度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可按下式确定
b′≥b+2ztanθ
代入数据计算得:b′≥1.5+2×1×tan28°=2.56m。

第3题:

某柱下独立矩形基础,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4-15所示。基础和基础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已知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为1800kN,试问,计算沉降时取用的基底附加压力p0(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90
(B) 117
(C) 120
(D) 147


答案:C
解析:
(C) 解答: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5.3.5条规定计算:

第4题:

某轴心受压砌体房屋内墙,γ0=1.0,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扩展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0,100mm厚,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t=1.27N/mm2),基底标高为-1.800m,基础及其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800m。[2014年真题]



4.条件同(3),不考虑相邻荷载的影响。试问,条形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0
B、5.0
C、8.0
D、12.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8条式(5.3.8)计算,基础宽度在1~30m之间,zn=b(2.5-0.4lnb)=2×(2.5-0.4ln2)=4.445m。基础受力层范围内无软弱下卧层。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5题:

某轴心受压砌体房屋内墙,γ0=1.0,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扩展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0,100mm厚,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t=1.27N/mm2),基底标高为-1.800m,基础及其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800m。[2014年真题]



2.假定,荷载效应由永久荷载控制,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k=180kPa,基础宽度b=2m,砌体标准砖长度为240mm。试问,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kN·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0
B、75
C、90
D、105

答案:B
解析:
基础底面净反力为:pz=pk-γd=180-20×1.8=144kPa。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14条第2款第2项规定,如为砖墙且放脚不大于1/4砖长时,最大弯矩截面位置为:



由于荷载综合分项系数为1.35,
则弯矩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6题:

某小区服务用房为单层砌体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埋深1.0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由于基底为塘泥,设计采用换土垫层处理地基,垫层材料为灰土。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为75kN/m,力矩M为20kN·m/m,基础及基底以上填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条件同题13,试问,相对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灰土垫层底部的附加压力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0
B. 30
C. 40
D. 5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表4.2.2,由z/b=1/1.5=0.67,灰土,查表得压力扩散角:θ=28°。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z=1m,pc=γd=16×1=16kPa。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式(4.2.2-2),计算附加压力得

第7题:

某小区服务用房为单层砌体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埋深1.0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由于基底为塘泥,设计采用换土垫层处理地基,垫层材料为灰土。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为75kN/m,力矩M为20kN·m/m,基础及基底以上填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试问,灰土垫层底面处经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85
B. 95
C. 110
D. 12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a=ak+ηbγ(b-3)+ηdγm(d-0.5)
由于垫层底部的土体为淤泥质粉质黏土,查表5.2.4得:ηb=0,ηd=1.0。
代入数据计算得:fa=85+1.0×16×(2-0.5)=109kPa

第8题:

某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00m。[2012年真题]



3.假定,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基础顶面处承受的竖向力设计值F=16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试问,每延米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

A、14
B、19
C、23
D、28

答案:C
解析:
取基础底面长度



进行计算。
任意截面至基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为:.



基础底面的净反力为:



故每延米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9题:

某轴心受压砌体房屋内墙,γ0=1.0,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扩展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0,100mm厚,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t=1.27N/mm2),基底标高为-1.800m,基础及其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800m。[2014年真题]



3.假定,基础宽度b=2m,荷载效应由永久荷载控制,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净反力标准值为140kPa。试问,由受剪承载力确定的,墙与基础底板交接处的基础截面最小厚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基础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40mm。

A、180
B、250
C、300
D、35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1条第1款规定,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
由于题中所给四个选项答案的尺寸均小于800mm,故βhs=1.0。
根据第8.2.9条规定,受剪承载力要求:0.7ftbh0≥Vs,Vs=1.35pz(2-0.36)/2=1.35×140×0.82=154.98kN/m。
故有



墙与基础底板交接处的基础截面最小厚度为:h=h0+50=224.3mm。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10题:

某小区服务用房为单层砌体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埋深1.0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由于基底为塘泥,设计采用换土垫层处理地基,垫层材料为灰土。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为75kN/m,力矩M为20kN·m/m,基础及基底以上填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基础宽度为1.5m,试问,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75
B. 105
C. 125
D. 150

答案:C
解析:
作用于基础底面的竖向力Fxk=Fk+Gk=75+1.0×1.5×20=105kN/m,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为20kN·m/m,则偏心距: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第2款规定,当偏心荷载作用时:pkmax=[(Fk+Gk)/A]+(Mk/W)
代入数据计算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