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

某轴心受压砌体房屋内墙,γ0=1.0,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扩展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0,100mm厚,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t=1.27N/mm2),基底标高为-1.800m,基础及其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800m。[2014年真题]3.假定,基础宽度b=2m,荷载效应由永久荷载控制,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净反力标准值为140kPa。试问,由受剪承载力确定的,墙与基础底板交接处的基础截面最小厚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

题目
某轴心受压砌体房屋内墙,γ0=1.0,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扩展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0,100mm厚,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t=1.27N/mm2),基底标高为-1.800m,基础及其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800m。[2014年真题]



3.假定,基础宽度b=2m,荷载效应由永久荷载控制,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净反力标准值为140kPa。试问,由受剪承载力确定的,墙与基础底板交接处的基础截面最小厚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基础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40mm。

A、180
B、250
C、300
D、35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小区服务用房为单层砌体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埋深1.0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由于基底为塘泥,设计采用换土垫层处理地基,垫层材料为灰土。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为75kN/m,力矩M为20kN·m/m,基础及基底以上填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试问,灰土垫层底部的最小宽度(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1
B. 2.6
C. 3.1
D. 3.6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4.2.3条第1款规定,垫层底面宽度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可按下式确定
b′≥b+2ztanθ
代入数据计算得:b′≥1.5+2×1×tan28°=2.56m。

第2题:

某轴心受压砌体房屋内墙,γ0=1.0,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扩展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0,100mm厚,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t=1.27N/mm2),基底标高为-1.800m,基础及其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800m。[2014年真题]



2.假定,荷载效应由永久荷载控制,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k=180kPa,基础宽度b=2m,砌体标准砖长度为240mm。试问,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kN·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0
B、75
C、90
D、105

答案:B
解析:
基础底面净反力为:pz=pk-γd=180-20×1.8=144kPa。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14条第2款第2项规定,如为砖墙且放脚不大于1/4砖长时,最大弯矩截面位置为:



由于荷载综合分项系数为1.35,
则弯矩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3题:

某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00m。[2012年真题]



3.假定,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基础顶面处承受的竖向力设计值F=16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试问,每延米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

A、14
B、19
C、23
D、28

答案:C
解析:
取基础底面长度



进行计算。
任意截面至基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为:.



基础底面的净反力为:



故每延米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4题:

某轴心受压砌体房屋内墙,γ0=1.0,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扩展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0,100mm厚,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t=1.27N/mm2),基底标高为-1.800m,基础及其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800m。[2014年真题]



1.假定,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荷载Fk=250kN/m,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00kPa。试问,按地基承载力确定的基础宽度b最小值(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1
B、1.8
C、1.6
D、1.3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1条第1款规定,基底地基承载力应满足pk≤fa,所需基础最小宽度为: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5题:

某轴心受压砌体房屋内墙,γ0=1.0,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扩展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0,100mm厚,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t=1.27N/mm2),基底标高为-1.800m,基础及其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800m。[2014年真题]



4.条件同(3),不考虑相邻荷载的影响。试问,条形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0
B、5.0
C、8.0
D、12.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8条式(5.3.8)计算,基础宽度在1~30m之间,zn=b(2.5-0.4lnb)=2×(2.5-0.4ln2)=4.445m。基础受力层范围内无软弱下卧层。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6题:

某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00m。[2012年真题]



1.试问,②层淤泥质黏土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98
B、105
C、112
D、122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荷载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①当基宽小于3m,取b=3m,则



②根据第5.2.4条表5.2.4可知,淤泥质粘土取深度修正系数ηd=1.0。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故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7题:

某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00m。[2012年真题]



2.假定,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础底面压力值。试问,②层淤泥质黏土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0
B、70
C、80
D、9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第2款规定,对条形基础附加压力值可按下式计算:



取基础长度



进行计算。步骤如下:
①计算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θ:




查表5.2.7可得,可取地基压力扩散角θ=23°。
②Pz为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Z为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③附加压应力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8题:

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00m。
假定,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基础顶面处承受的竖向力设计值F=16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试问,每延米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kN.m/m)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A 14
B 19
C 23
D 28


答案:C
解析:
解答:取基础底面长度I=1m进行计算,根据《地规》8.2.7条第3款,

第9题:

某轴心受压砌体房屋内墙,γ0=1.0,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扩展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0,100mm厚,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t=1.27N/mm2),基底标高为-1.800m,基础及其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800m。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4-17题:
假定,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荷载Fk=250kN/m,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00kPa。试问,按地基承载力确定的基础宽度b最小值(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1
B.1.8
C.1.6
D.1.3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假定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ft=1.27N/mm2),基础底面边长y为4600mm,基础高度h为800mm(有垫层,有效高度h0为750mm)。试问,柱与基础交接处最不利一侧的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300
(B)1500
(C)1700
(D)1900


答案:A
解析:
(A)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式(8.2.7-1-2):


FI≤0.7βhpfiamh0=0.7x1x1.27x1950x750/1000kN≈1300.2kN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