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

某新建房屋为四层砌体结构,设一层地下室,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与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相同,均为8.000m,基础B的宽度b为2.4m。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1年真题]1.已知砂质粉土的黏粒含量为6%。试问,基础B基底土体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kP 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  )A、180B、200C、220D、260

题目
某新建房屋为四层砌体结构,设一层地下室,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与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相同,均为8.000m,基础B的宽度b为2.4m。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1年真题]



1.已知砂质粉土的黏粒含量为6%。试问,基础B基底土体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kP 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  )

A、180
B、200
C、220
D、260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承载力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修正,为承载力乘以修正系数,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fa=fak+ηbγ(b-3)+ηdγm(d-0.5)。其中,fak=180kPa;b=2.4m<3m,取3m;基底持力层为砂质粉土,其黏粒含量为6%,小于10%,查表5.2.4可得,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5,ηd=2.0;基础埋深自室内地面标高算起,d=1.1m;则基底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180+2.0×19.6×(1.1-0.5)=203.5kPa。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新建房屋为四层砌体结构,设一层地下室,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与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相同,均为8.000m,基础B的宽度b为2.4m。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1年真题]



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计算基础B地基受力层范围内的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时,地基压力扩散角θ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
B、100°
C、18°
D、23°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第2款规定,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时,压力扩散角应按表5.2.7确定,压力扩散角的大小取决于上、下土层的压缩模量比和下卧层顶面相对于基底宽度的埋深。Es1=4.5MPa,Es2=1.5MPa,Es1/Es2=3;基础底面至下卧层顶面的距离z=5-2.6=2.4m,z/b=1>0.5,查表5.2.7可得,地基压力扩散角θ=23°。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2题:

某新建房屋为四层砌体结构,设一层地下室,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与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相同,均为8.000m,基础B的宽度b为2.4m。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3-12

不考虑地面超载的作用。试问,设计基础A顶部的挡土墙时,O点处土压力强度(kN/ 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1.使用时对地下室外墙水平位移有严格限制。

(A) 15 (B) 20 (C) 30 (D) 60


答案:B
解析:
答案:(B)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9.1.11条,对永久结构地下室外墙,对变形有严格限制,应采用静止土压力,且荷载分项系数取1.0。k0=1-sinψ=1-sin20°=0.658 ν0=19.6×1.5×0.658kN/m2=19.3kN/m2

第3题:

某新建房屋为四层砌体结构,设一层地下室,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与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相同,均为8.000m,基础B的宽度b为2.4m。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3-12

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作用于基础B顶部的竖向力为35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试问,计算地基沉降时,基础B底面处的附加压力p0(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00 (B)120 (C)150 (D)170


答案:B
解析:

第4题:

某新建房屋为四层砌体结构,设一层地下室,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与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相同,均为8.000m,基础B的宽度b为2.4m。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1年真题]



2.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作用于基础B顶部的竖向力为35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试问,计算地基沉降时,基础B底面处的附加压力p0(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0
B、120
C、150
D、170

答案:B
解析:
土体自重应力产生的地基沉降已经完成,施工基础时,基底标高以上的土体被挖除,基底卸载压力为19.6×(1.1+1.5)=50.96kPa。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第1款固定,取1m长度基础分析,基底附加应力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5题:

某新建房屋为四层砌体结构,设一层地下室,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与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相同,均为8.000m,基础B的宽度b为2.4m。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3-12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A顶部的竖向力Fk为400kN/m,水平力Hk为80kN/m,力矩Mk为120kN*m/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重量取120kN/m(按轴心荷载考虑),基础A的宽度为3.6m。试问,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A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Pkmax(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80 (B)200 (C)220 (D)240


答案:C
解析:
答案:(C)
解答:取1m长度基础分析,作用于基底的竖向力=Fk+Gk=(400+120)kN/m=520kN/m
作用于基底的力矩=(120×80×0.6)kN*m=168kN*m
e=168/520m=0.32m b/6=3.6/6=0.6m所以:e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5.2.2条,

第6题:

某新建房屋为四层砌体结构,设一层地下室,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与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相同,均为8.000m,基础B的宽度b为2.4m。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3-12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规定,计算基础B地基受力层范围内的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时,地基压力扩散角θ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B)10°(C)18° (D)23°


答案:D
解析:
答案:(D)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5.2.7条,Es1=4.5MPa,Es2=1.5MPa,Es1/Es2=3
z=(5-2.6)m=2.4m,z/b=1>0.5
查表5.2.7,θ=23°

第7题:

某新建房屋为四层砌体结构,设一层地下室,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与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相同,均为8.000m,基础B的宽度b为2.4m。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1年真题]



5.试问,地基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m/s),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50
B、200
C、250
D、30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1.4条第1款规定,由于中等风化凝灰岩的



覆盖层的厚度算至该层顶面,覆盖层厚度d0=8m,根据式(4.1.5-1、4.1.5-2)计算,剪切波在地面与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为:



故地基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为:


第8题:

某新建房屋为四层砌体结构,设一层地下室,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与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相同,均为8.000m,基础B的宽度b为2.4m。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1年真题]



4.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A顶部的竖向力Fk为400kN/m,水平力Hk为80kN/m,力矩Mk为120kN·m/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重量取120kN/m(按轴心荷载考 虑),基础A的宽度为3.6m。试问,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A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Pkmax(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80
B、200
C、220
D、240

答案:C
解析:
取1m长度基础分析,作用于基底的竖向力为Fk+Gk=400+120=520kN/m;作用于基底的力矩为120+80×0.6=168kN·m;e=168/520=0.32m,b/6=3.6/6=0.6m,所以:e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9题:

某新建房屋为四层砌体结构,设一层地下室,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与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相同,均为8.000m,基础B的宽度b为2.4m。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3-12

已知砂质粉土的黏粒含量为6%。试问,基础B基底土体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作答。
(A)180 (B)200 (C)220 (D)260


答案:B
解析:
答案:(B)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5.2.4条,fa=fak+ηbγ(b-3)+ηd+γm(d-0.5)
fak=180kPa;b=2.4mb=0.5,ηd=2.0自室内地面标高算起,d=1.1m
fa=180+2.0×19.6×(1.1-0.5)=203.5(kPa),故与选项(B)中的数值最为接近。

第10题:

某新建房屋为四层砌体结构,设一层地下室,采用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与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相同,均为8.000m,基础B的宽度b为2.4m。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1年真题]



6.不考虑地面超载的作用。试问,设计基础A顶部的挡土墙时,O点处土压力强度(kN/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1.使用时对地下室外墙水平位移有严格限制;2.主动土压力系数ha=tan2(45°-ψ/2),被动土压力系数hp=tan2(45°+ψ/2),静止土压力系数k0=1-sinψ(  )

A、15
B、20
C、30
D、6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9.3.2条规定,当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有严格限制时,应采用静止土压力计算。永久结构地下室外墙对变形有严格限制,应采用静止土压力,且荷载分项系数取1.0。故土压力系数为:



则O点处土压力强度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