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

(2017年)丙公司为一家装备制造企业,以自主研发为基础,在电站风机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丙公司风机业务90%的客户来自欧美,在欧美市场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销售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水平。虽然丙公司拥有领先的技术和良好的业绩,但是风机业务并非丙公司所属集团的核心业务。要求:根据材料运用波士顿矩阵模型,指出丙公司风机业务在市场中所属的业务类型,并说明理由。

题目
(2017年)丙公司为一家装备制造企业,以自主研发为基础,在电站风机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丙公司风机业务90%的客户来自欧美,在欧美市场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销售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水平。虽然丙公司拥有领先的技术和良好的业绩,但是风机业务并非丙公司所属集团的核心业务。
  要求:
  根据材料运用波士顿矩阵模型,指出丙公司风机业务在市场中所属的业务类型,并说明理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是国内火力发电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2012年,甲公司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投资开展了为核电企业提供配套设备的新业务,由于相关技术研发力量不足,且市场竞争激烈,该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下列各项对甲公司所作的SWOT分析并提出的相应战略中,正确的有()。

A.甲公司新业务的相关技术研发力量不足,且市场竞争激烈,应将新业务出售。此为WT战略
B.甲公司虽然新业务的相关技术研发力量不足,但面对国家政策的支持,应寻找有实力的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此为ST战略
C.甲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但自身研发能力不足,应寻求有实力的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此为WO战略
D.甲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应借国家政策支持的东风,加强技术攻关力度,争取新业务尽快扭亏为盈。此为SO战略

答案:A,D
解析:
内部环境中:S代表优势,W代表劣势。外部环境中:O代表机会,T代表威胁。甲公司新业务的“相关技术研发力量不足”属于内部环境中的劣势,“市场竞争激烈”属于外部环境中的威胁。此为WT战略。所以,选项A正确。甲公司新业务的“相关技术研发力量不足”属于内部环境中的劣势,但面对“国家政策的支持”属于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应寻找有实力的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此为WO战略。所以,选项B错误。甲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属于内部环境中的优势,但“自身研发能力不足”属于内部环境中的劣势,而SWOT分析的战略是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组合,所以不会出现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的结合。所以,选项C错误。甲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属于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借“国家政策支持的东风”属于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加强技术攻关力度,争取新业务尽快扭亏为盈。此为SO战略。所以,选项D正确。

第2题:

甲公司拟收购丙公司100%的股权。丙公司为一家装备制造企业,以自主研发为基础,在电站风机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丙公司风机业务90%的客户来自欧美,在欧美市场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销售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水平。虽然丙公司拥有领先的技术和良好的业绩,但是风机业务并非丙公司所属集团的核心业务。
  要求:根据资料,运用波士顿矩阵模型,指出丙公司风机业务在市场中所属的业务类型,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明星业务。
  理由:丙公司风机业务在欧美市场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属于高市场占有率。销售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水平,属于高销售增长率。所以属于明星业务。

第3题:

母公司甲有两个子公司乙和丙,以下销售业务属于水平销售的是()。

A.甲公司对乙公司销售

B.甲公司对丙公司销售

C.乙公司对甲公司销售

D.乙公司对丙公司销售


参考答案:D

第4题: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钢铁的A股上市公司,其母公司为XYZ集团公司,甲公司为实现规模化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多次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成功进行了同行业并购,迅速扩大和提高了公司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奠定了公司在钢铁行业的地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一系列并购过程中,甲公司根据目标公司的具体情况,主要采取了现金购买、承债和股份置换三种方式并购了乙、丙、丁公司。乙、丙、丁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
乙公司是XYZ集团公司于2000年设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其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钢铁;丙公司同为一家钢铁制造企业,丙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丁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铁矿石的A股上市公司,丁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指出甲公司并购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是属于横向并购还是纵向并购,并逐项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甲公司并购乙公司属于横向并购。
理由:生产经营相同(或相似)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属于横向并购。
或:甲公司和乙公司都是生产和销售钢铁的企业。
(2)甲公司并购丙公司属于横向并购。
理由:生产经营相同(或相似)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属于横向并购。
或:甲公司和丙公司都是钢铁制造企业。
或:(1)(2)合并,即:
甲公司并购乙公司、甲公司并购丙公司属于横向并购。
理由:生产经营相同(或相似)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属于横向并购。
(3)甲公司并购丁公司属于纵向并购。
理由:与企业的供应商或客户的合并属于纵向并购。
或:形成纵向生产一体化(或上下游产业)的企业合并属于纵向并购。

第5题:

甲单位为一家中国企业,乙公司、丙公司为欧洲企业,丙公司为乙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甲
公司计划向乙公司收购丙公司 100%股权,并购项目建议书部分要点如下:
(1)并购背景
①甲公司为一家建筑企业,在电力建设的全产业链(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装备制造)中,甲
公司的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尚未涉入装备制造领域。在甲公司承攒的EPC(设计一采购一施工)总承包合同中,电力工程设备均向外部供应商采购。为形成全产业链优势,甲公司拟通过并购方式快速提升电站风机等电力工程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
②乙公司为一家大型多元化集团企业,涉及电气工程、信息与通讯、家电、风机、照明等多
个经营领域。近年来,受外部经济环境,尤其是欧洲经济状况影响,乙公司经营出现困难。为集中资源,巩固其在信息与通讯、电气工程等多个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乙公司决定对风机、照明等业务予以剥离出售,降低营运的复杂性;丙公司就在本次的剥离出售计划范围内。
③丙公司为一家装备制造企业,以自主研发为基础,在电站风机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研发能
力和技术水平。丙公司风机业务 90%的客户来自欧美,在欧美市场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销售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虽然丙公司拥有领先的技术和良好的业绩,但是风机业务并非丙公司所属集团的核心业务。
(2)并购价值评估
甲公司采用可比企业分析法、可比交易分析法对丙公司价格进行了综合评估。经评估,丙公司的评估价值在 16 亿元。甲公司向乙公司收购丙公司的报价为 16.8 亿元。
并购前,甲公司的市场价值为 132 亿元。如并购完成,预计两家公司经过整合后的市场价值合计将达到 160 亿元,此外,甲公司预计在并购价款外,还将发生财务顾问费、审计费、评估费、律师费等并购交易费用 0.5 亿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2),计算甲公司并购丙公司的并购收益、并购溢价和并购净收益,并据此指出甲公司并购丙公司的财务可行性。

答案:
解析:
并购收益=160-132-16=12(亿元)
并购溢价=16.8-16=0.8(亿元)
并购净收益=12-0.8-0.5=10.7(亿元)
甲公司并购乙公司后能产生 10.7 亿元的并购净收益,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此项并购交易是可行的。

第6题: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企业,以自主研发为基础,在风能发电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甲公司90%的客户来自欧美,由于受到欧美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影响,近年来风能发电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均较低。
  要求:根据资料,运用波士顿矩阵模型,指出甲公司风能发电业务在市场中所属的业务类型,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瘦狗业务。
  理由:甲公司风能发电业务在欧美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均较低。所以属于瘦狗业务。

第7题:

(2011年)甲集团公司是一家中央国有企业,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一是化肥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集中在乙分公司;二是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务,主要集中在丙分公司;三是国际旅游业务,主要集中在丁公司。丁公司为甲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甲集团公司除丁公司外,无其他关联公司。
  2010年2月1日,甲集团公司以银行存款从A上市公司原股东处购入A上市公司60%的有表决权股份。A上市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力生产和供应的企业,与甲集团公司的丙分公司在业务和地域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
  要求:指出甲集团公司2010年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是属于横向并购还是纵向并购,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甲集团公司2010年购入A上市公司股权属于横向并购。
  理由:生产经营相同(或相似)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属于横向并购。
  或:两者在业务上和地域上存在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
  或:两者属于竞争对手之间的合并。

第8题:

2006年4月1日,美国的甲公司和境内的乙公司达成股权转让协议,乙公司将自己持有的境内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的A企业60%的股权转让给甲公司,甲公司收购后依法将A企业变更为中外投资经营企业丙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甲、乙公司签订协议的部分内容如下:

(1)甲公司收购A企业60%股权的价款为1200万美元。甲公司应当自丙公司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支付600万美元,其余价款在2年内付清。

(2)丙公司成立后,注册资本保持不变,为2000万美元。

(3)丙公司的投资总额拟定为5500万美元。

(4)丙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电子产品硬件的生产,经相关主管部门认定,该投资的项目属于先进适用技术,可以改进现有产品的性能。根据行业主管部门测算:甲公司在中国电子产品硬件业务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10%,本次并购完成后,甲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将会达到25%。

要求: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规定,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指出甲公司股权并购价款的支付期限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2)根据本题要点(2)、(3)所提示的内容,指出丙公司的投资总额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3)根据本题要点(4)所提示的内容和《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的规定,指出甲公司的投资项目属于何种类型?并说明理由。购中应履行何种义务?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甲公司股权并购价款的支付期限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向转让股权的股东,或出售资产的境内企业支付全部对价。对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者,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应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6个月内支付全部对价的60%以上,1年内付清全部对价,并按实际缴付的出资比例分配收益。本题中3个月支付50%而且总的期限为2年是不符合规定的。
  (2)丙公司的投资总额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注册资本在12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3倍。丙企业投资总额为5500万美元,未超过注册资本的3倍,因此是符合规定的。
  (3)甲公司的投资项目属于鼓励类投资项目。根据规定,属于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能够改进产品性能、提高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或者生产国内生产能力不足的新设备、新材料的投资项目,属于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
  (4)甲公司应当就该情形向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  政管理部门报告。根据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资者应当就所涉情形向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①并购一方当事人当年在中国市场营业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
  ②一年内并购国内关联行业的企业累计超过10个;
  ③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
  ④并购导致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

第9题:

甲单位为一家中国企业,乙公司、丙公司为欧洲企业,丙公司为乙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甲公司计划向乙公司收购丙公司100%股权,并购项目建议书部分要点如下:
(1)并购背景
甲公司为一家建筑企业,在电力建设的全产业链(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装备制造)中,甲公司的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尚未涉入装备制造领域。在甲公司承揽的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合同中,电力工程设备均向外部供应商采购。为形成全产业链优势,甲公司拟通过并购方式快速提升电站风机等电力工程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
(2)并购价值评估
甲公司采用可比企业分析法、可比交易分析法对丙公司价格进行了综合评估。经评估,丙公司的评估价值在16亿元。甲公司向乙公司收购丙公司的报价为16.8亿元。
并购前,甲公司的市场价值为132亿元。如并购完成,预计两家公司经过整合后的市场价值合计将达到160亿元,此外,甲公司预计在并购价款外,还将发生财务顾问费、审计费、评估费、律师费等并购交易费用0.5亿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从并购双方行业相关性角度,指出甲公司并购丙公司的并购类型。
2.根据资料(2),计算甲公司并购丙公司的并购收益、并购溢价和并购净收益,并据此指出甲公司并购丙公司的财务可行性。


答案:
解析:
1.并购类型:纵向并购【或:后向一体化】。
2.并购收益=160-132-16=12(亿元)
并购溢价=16.8-16=0.8(亿元)
并购净收益=12-0.8-0.5=10.7(亿元)
甲公司并购乙公司后能产生10.7亿元的并购净收益,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此项并购交易是可行的。

第10题:

甲公司为一家建筑企业,在电力建设的全产业链(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装备制造)中,甲公司的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尚未涉入装备制造领域。在甲公司承揽的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合同中,电力工程设备均向外部供应商采购。为形成全产业链优势,甲公司拟通过并购方式快速提升电站风机等电力工程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乙公司为一家欧洲装备制造企业,以自主研发为基础,在电站风机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甲公司准备收购乙公司100%股权。
  要求:根据资料,从并购双方行业相关性角度,指出甲公司并购乙公司的并购类型


答案:
解析:
属于纵向并购中的后向一体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