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自动性是中止犯与未遂犯、预备犯区别的根本标志 B.自动性不以具有悔过之心为必要 C.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D.犯罪中止也是法定量刑情节之一

题目
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自动性是中止犯与未遂犯、预备犯区别的根本标志
B.自动性不以具有悔过之心为必要
C.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D.犯罪中止也是法定量刑情节之一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C,D
解析:
解析:自动性指犯罪分子在自认为能够完成犯罪的情况下,由本人自主地决定停止犯罪,是否具有悔过之心并非认定自动性的必要条件;自动性是中止犯与未遂犯、预备犯区别的根本标志;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也是法定量刑情节之一。A、B、C、D表述均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些说法是正确的:( )

A.过失犯罪没有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形态

B.间接故意可以有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形态

C.在特殊情况下,如果行为人准备实行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手段特别恶劣时,对其犯预备形态可以不予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在犯罪预备阶段,行为人自动放弃预备行为,成立犯罪预备


正确答案:AC
【考点】故意犯罪形态的概念
【解析】A没有出现危害结果的,不可能构成过失犯罪;B间接故意犯罪如果没有造成危害结果一般也不构成犯罪,通说认为,间接故意犯罪没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刑法》第22条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既然是“可以”,则说明也“可以”不予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C正确;D在预备阶段自动放弃预备行为,成立犯罪中止。

第2题:

下列关于犯罪形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中止只是存在于犯罪实行阶段

B.犯意表示是犯意的单纯流露,不能为犯罪制造条件,但可以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现实的威胁

C.犯罪未得逞具体表现为没有发生犯罪结果,如果发生了犯罪结果的就已经得逞

D.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仍然可能再出现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D
【考点】对犯罪的特殊形态的理解
【解析】预备阶段也存在犯罪中止,犯意为犯罪制造条件,但没有现实威胁性,只有结果犯才以是否出现结果判断是否既遂,危险犯并不要求以结果的出现为既遂的标志。实行终了以后,如自动有效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也成立中止。

第3题:

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预备犯罪过程中

B.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着手实行犯罪以后

C.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以前

D.出现了损害结果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A
解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可分为犯罪预备的中止、实行未终了的中止和实行终了的中止。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选项BC是错误的。选项D的表述也是错误的,因为损害结果不等于犯罪结果,比如,在实施故意杀人犯罪行为的过程中,给被害人造成的重伤害,由于行为人主动放弃犯意或者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应该认为是犯罪中止,虽然此种行为造成了某种损害结果。

第4题:

下列有关犯罪中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犯罪实行过程中

B.犯罪中止必须是行为人自动且彻底的放弃犯罪

C.如果行为人实施完毕犯罪行为后,在犯罪结果发生前,自动采取措施有效地避免犯罪结果发生,使犯罪未完成的也成立犯罪中止

D.如果行为人采取了各种挽救措施,但未能有效地阻止法定犯罪结果发生的,也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

E.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ABC
本题考核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如果行为人采取了各种挽救措施,但未能有效地阻止法定犯罪结果发生的,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所以选项D错误。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所以选项E错误。

第5题:

下列关于中止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对于中止犯的处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是犯罪的一种状态

C.中止犯与未遂犯不同之处表现在主观上的主动,阶段上包括预备,放弃行为上的彻底等等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下列关于犯罪形态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A.犯罪中止只是存在于犯罪实行阶段

B.犯意表示是犯意的单纯流露,不能为犯罪制造条件,但可以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现实的威胁

C.犯罪未得逞通常具体表现为没有发生犯罪结果,如果发生了犯罪结果的就已经得逞

D.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不可能再出现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ABCD
预备阶段也存在犯罪中止,犯意为犯罪制造条件,但没有现实威胁性,只有结果犯才以是
否出现结果判断是否既遂,实行终了以后,如自动有效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也成立中止。

第7题:

第 27 题 下列关于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手段不同

C.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

D.犯罪发生的时间不同


正确答案:ABCD
[考点] 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的区别
[答案及解析] ABCD。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只能由司法工作人员构成,要求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且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即判决生效之前,其所侵犯的客体除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以外,主要侵犯的是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声誉。包庇罪通过作假证明、帮助毁灭罪迹、隐藏或毁灭罪证等手段,实现包庇行为,不要求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包庇,可以在犯罪分子犯罪后的任何阶段实施,既可能在侦查、预审、起诉、审判阶段实施,也可能在判决之后实施,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第8题:

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

B、犯罪告一段落,归于未遂之后,不可能出现犯罪既遂

C、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D、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结果构成犯罪既遂的,应当减轻处罚。


参考答案:ABC

第9题:

乙想杀甲,便约甲吃饭,趁甲还没来之即,在甲的饭菜中放入毒药,因久等未来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甲的恶念,将有毒的菜倒掉。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犯罪未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D.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

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

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


正确答案:D
解析:在犯罪预备阶段既可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也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D表述错误,故为正确选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