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甲先后犯三罪,一罪被处拘役;一罪被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1万元;一罪被处死刑。对其数罪并罚时(  )。 A.应处死刑 B.应当判处死刑并处罚金 C.体现了吸收原则 D.体现了并科原则

题目
甲先后犯三罪,一罪被处拘役;一罪被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1万元;一罪被处死刑。对其数罪并罚时(  )。
A.应处死刑
B.应当判处死刑并处罚金
C.体现了吸收原则
D.体现了并科原则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C,D
解析:
解析:根据《刑法》第69条的规定,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采取的是混合原则。即:数刑中有死刑和无期徒刑的,采取吸收原则。有几个死刑或者最重刑为死刑时,只执行一个死刑.不执行其他主刑;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数刑中有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故B、C、D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做法正确的是?( )

A.赵某犯甲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犯乙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罚后决定执行22年有期徒刑

B.钱某犯甲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罚后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C.孙某犯甲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000元;犯乙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8年

D.李某犯甲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乙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l500元,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6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正确答案:D
A项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最高不得超过20年。8项应当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C项罚金刑仍需执行。

第2题:

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导致其死亡的,应当()。

A.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B.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C.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D.数罪并罚


参考答案:C

第3题:

下列哪些二审案件依法应当开庭审理?()

A.甲犯贪污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检察院认为量刑较轻而抗诉的

B.乙犯伤害罪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乙上诉的

C.丙犯抢劫罪被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丙对事实、证据无异议,以量刑过重为由上诉的

D.丁犯杀人罪被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丁上诉的


正确答案:AD
[考点]二审开庭审理的情形[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7条第1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又《刑诉解释》第253条规定: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后。合议庭认定的事实与第一审认定的没有变化,证据充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选项A检察院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本题中以下简称《规定》)第2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被告人上诉的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开庭审理:(1)襁告人或者辩护人提出影响定罪量刑的新证据,需要开庭审理的;(2)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87条规定的开庭审理情形的。人民检察院对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提出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府当开庭审理。因此选项C只县以量刑过重为由上诉,而对事实、证据无异议,不属于上述情形之一,本案可以不开庭审理。选项C不应当选。根据《规定》第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上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应当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开庭审理。也就是说,第二审法院审理死刑立即执行上诉、抗诉案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开庭审理。选项D正确。选项B中乙被判处无期徒刑,并且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抗诉。不属于上述二审应当开庭审理的范围。如果在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后,合议庭认定的事实与第一审认定的没有变化,证据充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选项B不应当选。[难度系数]**

第4题:

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本罪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非法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B.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C.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否则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

D.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E.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 照有关规定处罚


正确答案:ABDE
ABDE【解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不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 象资金的目的,否则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

第5题:

某甲先后犯三罪:一罪判处拘役6个月;一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万元;一罪判处无期徒刑。对某甲实行数罪并罚,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体现了

A、限制加重原则

B、折中原则

C、并科原则

D、吸收原则


参考答案:C,D

第6题:

下列哪些二审案件依法应当开庭审理?(2009年试卷二第79题)

A.甲犯贪污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检察院认为量刑畸轻而抗诉的

B.乙犯伤害罪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乙上诉的

C.丙犯抢劫罪被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丙对事实、证据无异议,以量刑过重为由上诉的

D.丁犯杀人罪被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丁上诉的


正确答案:AD

第7题:

下列( )等情形不应当成立累犯。

A.甲被处1年拘役,刑罚执行完毕后 3年内又犯可判3年有期徒刑的盗窃罪

B.乙在缓刑考验期间,又犯可判5年有期徒刑的抢劫罪

C.丙在假释考验期间,又犯可判无期徒刑的强奸罪

D.丁在3年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又犯可判6个月拘役的侮辱罪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8题:

某甲先后犯两罪:一罪判处拘役6个月;一罪判处无期徒刑。对某甲实行数罪并罚,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体现了()

A、限制加重原则

B、折中原则

C、并科原则

D、吸收原则


参考答案:CD

第9题:

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些选项是符合《刑法》规定的?( ) A.甲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抢劫罪、盗窃罪与贩卖毒品罪,分别被判处13年、8年、15年有期徒刑。法院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 8年有期徒刑 B.乙犯抢劫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13年、6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5年后,发现乙在判决宣告前还犯有贩卖毒品罪,应当判处15年有期徒刑。法院数罪并罚决定应当执行1 9年有期徒刑,已经执行的刑期,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之内 C.丙犯抢劫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13年、8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5年后,丙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法院在15年以上20年以下决定应当判处16年有期徒刑,已经执行的刑期,不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之内 D.丁在判决宣告前犯有3罪,被分别并处罚金3万元、7万元和没收全部财产。法院不仅要合并执行罚金10万元,而且要没收全部财产


正确答案:ABCD
【考点】数罪并罚
【详解】根据《刑法》的规定,A选项中对甲的判刑应当是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 能超过25年,甲的总和刑期为36年,即对甲的量刑幅度为15年到25年,选项A的说法是正确的;判决 宣告后发现漏罪先并后减,前一个判决的18年与后一个判决的15年并罚,由于总和刑期未超过35年,幅 度应为18年到20年,B选项的19年是正确的,再减去已经执行的5年,B选项的说法正确;判决宣告后 又犯新罪先减后并,C选项中,应先将18年减去5年,得出13年,然后和新犯的故意伤害罪所判的15年 并罚,幅度为15年到20年,C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69条第2款修 改为“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 分别执行。D正确。

第10题:

关于数罪并罚,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甲在判决宣告以前犯强奸罪、盗窃罪与故意伤害罪,分别被判处13年、8年、15年有期徒刑。法院数罪并罚决定执行22年有期徒刑
B.乙犯抢劫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13年、6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5年后,发现乙在判决宣告前还犯有贩卖毒品罪,应当判处15年有期徒刑。法院数罪并罚决定应当执行19年有期徒刑,乙实际还应当执行刑期14年
C.丙犯抢劫罪、诈骗罪分别被判处13年、8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5年后,丙又犯越狱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法院数罪并罚决定应当执行16年有期徒刑,丙总共应执行刑期21年
D.丁在判决宣告前犯有三罪,被分别判处罚金3万元、7万元和没收全部财产。法院无需执行罚金10万元,只要没收全部财产即可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刑法》第69条第3款规定,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因此法院不仅要合并执行罚金10万元,而且要没收全部财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