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简述学前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表现。

题目
简述学前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表现。
参考答案和解析
(1)身心发展开始晚。
(2)发展的速度慢。
(3)达到的水平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2)发展的定向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2题:

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简述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答案:
解析:
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 ①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②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的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③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的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④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第3题:

属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的选项()。

A、智力发展正常

B、情绪积极稳定且反应适度

C、动作发展正常

D、人际关系融洽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四个方面:
(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第5题:

以下哪项不是属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 A、智力发展正常
  • B、身体健康
  • C、行为表现正常
  • D、和谐的同伴关系

正确答案:B

第6题:

简述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更进一步地认识客观事物。儿童的情绪情感也常受感知觉的影响而变化。因感知觉的返回作用,即通过感知的纠正这个中间机制,感知觉的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第7题:

简述智力落后儿童的表现与特征。
一般来说,3岁以内婴幼儿如有下列一项以上异常表现,则有较高的智力发育迟缓的可能性。
(1)哭声异常,即从刺激到引起啼哭的时间长,有时需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或者哭声尖锐,或哭声细小无力;部分患儿不爱哭闹,显得异常“乖巧”。
(2)婴儿吸吮能力差,咀嚼晚,吃固体食物时,容易发生吞咽障碍和呕吐。
(3)睡眠过多且不易唤醒。
(4)满百天婴儿不能竖头或转头困难,单眼或双眼持续向里或向外。
(5)满百天后婴儿才有笑的表情,且表情呆滞,6个月时仍不能表现出自然笑容。
(7)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6个月时婴儿不能注视脸面上方缓慢活动的物体,不能朝发出声响的方向转头,不能自己翻身,无成人帮助不能坐稳。
(8)在7--9个月婴儿仍常流口水,清醒时有磨牙动作。
(9)到9个月时婴儿不能主动伸手拿东西,当有大人扶时不
能用双腿支撑体重。
(10)运动发育如俯卧抬头、坐、站、走等动作较正常儿童落后3个月或以上,而且走不稳。
(11)语言发育落后,婴儿到10个月时不能咿呀学语,发音也不清晰。
(12)对周围人、物和环境缺乏兴趣,不喜欢与人交往,缺乏情感依恋。

第8题: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正确答案:
(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稳定。

第9题:

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


正确答案: 游戏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有效手段。游戏中有动作,有情节,有玩具和游戏材料,符合儿童认知的特点,唤起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着儿童积极的感知、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着儿童智力的发展。

第10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的不均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正确答案:不同阶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