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aoti.com
国开大学电大专科《团体工作》期末试题

2026国开大学电大专科团体工作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5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团体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工作方法,将()视为自己的最终目标。A. 激发团体成员的潜能B. 发展团体成员的能力C. 培养团体成员的良好行为D. 建立团体成员的社会归属感2. ()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研究和探讨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状 况。A. 个人行为发展理论B. 个人心理发展理论C. 团体生活发展理论D. 团体心理发展理论3. 明确团体的限制和界限,表达团体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这是团体的()0A. 秩序性规范B. 文化规范C. 角色规范D. 行为规范4. 社会工作者为一个老年团体的成员联系社区提供的免费家务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工作者这所扮演 的角色是()。A. 协调者 B.中间人C. 倡导者 D.调解者5. 下列有关支持性团体说法有误的是()oA. 支持性团体由共同问题的成员组成B. 支持性团体的动力来源于团体本身C. 在支持性团体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是决策者和引导者的角色D. 支持性团体在医疗社会工作领域应用广泛6. 下列不属于自助团体的特点的是()。A. 非竞争性、合作取向的B. 反精英,反官僚主义C. 持助人自助的态度D. 工作者在团体中具有专业权威地位7. 深化焦点需要和团体所处的阶段结合起来,深化焦点主要运用在()。A. 团体初期B. 团体中期C. 团体后期D. 团体结束期8. ()的持续时间较长、活动频率较高,对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A. 治疗性团体B. 成长性团体C. 成长性团体D. 社会行动团体9. ()认为,人类早期经验对他们以后的人格特征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A. 华生B. 弗洛伊德C. 罗杰斯D. 冯特10. ()是指使用某些方法使成员陈述的内容和感受更加清楚和条理化的过程。A. 澄清B. 陈述C. 摘要D. 叙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关于团体评价说法正确的是()oA. 工作者、团体和机构三方都要分享团体评价的过程B. 可以增加团体经验的深度C. 可以适时地修正团体工作目标D. 可以构建团体发展的一般模式E. 可以作为机构开展团体工作的参考12 .团体工作的价值观包括()。A. 互助互惠原则B. 平等原则C. 加强个人进取的原则D. 自由参与的原则E. 高度的个别化的原则13. 行为改变技术的过程包括()。A. 分析起点行为B. 确定终点行为C. 选择适当的增强物D. 采用渐进式的方式增强行为E. 评估改变后的行为14. 引导互动的方式有()0A.联结B .摘要C. 阻止D. 融合E. 设限15 .团体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A. 团体B. 团体环境C. 工作者D. 团体目标E. 团体成员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题2分。共20分)16. 团体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逻辑主线来自于西方基督教的思想及民主文化。(V)17. 强化包含正增强和负增强两种,前者使用正增强物,如食物、赞许和微笑等;后者使用负增强物, 如惩罚、嘲笑和责骂等,其作用相当于惩罚。(X )18.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早期经验对他们以后的人格特征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V )19. 研究结果表明,由女性组成的团体,有高度的凝聚力,拥有愉悦的团体气氛。(V )20. 团体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X )21. 深化焦点需要和团体所处的阶段集合起来,深化较短主要运用在团体的结束期。(X )22. 团体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其价值理念和逻辑主线来自于话方基督教的思想及民主文化。(V )23. 选择环境系统中的具体介入对象由工作者和成员一起商量确定,具体介入对象的层次首先是系统 中的个人。(X)24. PPBS模式是由普尔维诺和桑伯恩于1972年创立的,包括四个阶段:背景因素的评估、输入变项的评估、过程变项的评估和实施结果的评估。(X)25. 安排探访是团体工作后续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团体成果的关键。(J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6. 简述团体方案的内容。答:一个完整的方案设计至少包括以下项目:方案的名称(1分);选题理由和理论依据(1分);团 体性质与类型(1分);团体目标(1分);参加对象和参加人数(1分);活动次数、时间、频率(1分); 活动地点(1分);活动资源(1分);活动内容(1分);方案评估(1分)。27. 简述团体生活发展理论。答:(1)在团体生活中,能够有机会使团体成员之间产生相互认同。(2分)(2)在团体生活中,能够有机会使团体成员之间产生相互认同。(2分)(3)在团体生活中,能够有就会使成员获得选择自己喜欢的朋友的自由。(2分)(4)在团体生活中,能够有机会使成员自由地表现自我,暂时自己与他人的不同。(2分)(5)在团体生活中,能够有机油使成员表现其独特的个性和分享他人的独特性,使团体成员表现其自 身的独立性。(2分)28. 简述团体活动中期的重点。答:(1)设计成员间中层次以上的互动活动,检验团体的动力;(2分)(2)针对团体目标,有次序地设计达成目标的成员互动活动;(2分)(3)针对成员的需求,设计满足个人成长和行为改变的活动;(2分)(4)针对团体系统与环境的关系,设计从环境层面介入的活动;(2分)(5)针对团体中可能发生的特殊事件,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2分)五、论述题(共20分)29. 论述工作者在团体过程中用于协助个别成员成长和改变的途径和技术。答:(1)分享与回馈。(1分)分享与回馈是团体过程中很重要的功能性因素,通过它改变和修正成员 的认知,使成员的认知更接近事实。(2分)(2)角色扮演。(1分)角色扮演可以协助当事人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对自己、他人及问题的症结 有更好的了解。(2分)(3)行为改变技术。(1分)行为改变技术具体过程包括:分析行为的起点;(1分)确定终点行为;(1分)选择适当的增强物;(1分)采用渐进式的方法增强行为;(1分)评估改变后的行为。(1分)(4)家庭作业。(1分)在团体中使用一些家庭作业,一方面增加成员在团体之外行为的责任感,以及达到最终目标后,该行为是否获得巩固,如果没有达到最终目标,分析一下存在的障碍和原 因,找到改进的措施。(3分)(5)结构化成员的角色。(1分)结构化团体角色是协助成员成长和改变的工具,成员一旦承担起团体 的角色,就会受到该角色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遵守相应的规则、表达被压抑的自我、发展新的技巧、学 习控制某些影响等。(3分)

更多 “国开大学电大专科《团体工作》期末试题” 相关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