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aoti.com
专项训练国家司法试题考试二专题测练题及答案(近两年考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正确答案:C


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和类推适用,体现了刑法的( )原则。

A.罪刑法定

B.平等适用刑法

C.罪刑相当.

D.罪刑均衡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即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和类推适用。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还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的类推解释,但是不禁止立法机关的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是允许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扩大解释


正确答案:C


下列选项中,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有:( )

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正确答案:BC
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如下:(1)规定犯罪及法律后果的法律必须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的法律,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应作为刑法的渊源。(2)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3)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4)禁止绝对的不定刑与绝对的不定期刑。(5)刑法的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度必须具有合理性:只能将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禁止将轻微危害行为当作犯罪处理;处罚程度必须适应现阶段一般人的价值观念。(6)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7)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第 99 题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刑法解释中,文理解释优于论理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包括立法上的人人平等

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不意味着没有必要的差别


正确答案:ABD
C项中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指刑法人人平等,是司法上的人人平等,并不包括立法上的人人平等。 


温故而知新,下笔如有神近两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专项试题训练及答案试 卷 二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隐匿罪迹,将乙扔入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心脏病发作,救治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投放的5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3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4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乙躺在血泊中。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5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D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6甲和乙共同入户抢劫并致人死亡后分头逃跑,后甲因犯强奸罪被抓获归案。在羁押期间,甲向公安人员供述了自己和乙共同所犯的抢劫罪行,并提供了乙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关押在另一城市的看守所的有关情况,使乙所犯的抢劫罪受到刑事追究。对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的行为属于坦白,但不成立特别自首B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但不成立立功C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和立功,但不成立重大立功D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和重大立功7对下列哪一情形应当实行数罪并罚?A在走私普通货物、物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B在走私毒品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C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的D在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的8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9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10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对甲应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处理?A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B破坏交通设施罪C盗窃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D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11甲系某公司经理,乙是其司机。某日,乙开车送甲去洽谈商务,途中因违章超速行驶当场将行人丙撞死,并致行人丁重伤。乙欲送丁去医院救治,被甲阻止。甲催乙送其前去洽谈商务,并称否则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于是,乙打电话给120急救站后离开肇事现场。但因时间延误,丁不治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交通肇事罪B甲、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C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甲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共犯D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12下列哪一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B甲(系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C甲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D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13关于故意杀人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意欲使乙在跑步时被车撞死,便劝乙清晨在马路上跑步,乙果真在马路上跑步时被车撞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B甲意欲使乙遭雷击死亡,便劝乙雨天到树林散步,因为下雨时在树林中行走容易遭雷击。乙果真雨天在树林中散步时遭雷击身亡。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C甲对乙有仇,意图致乙死亡。甲仿照乙的模样捏小面人,写上乙的姓名,在小面人身上扎针并诅咒49天。到第50天,乙因车祸身亡。甲的行为不可能致人死亡,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D甲以为杀害妻子乙后,乙可以升天,在此念头支配下将乙杀死。后经法医鉴定,甲具有辨认与控制能力。但由于甲的行为出于愚昧无知,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14甲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某废弃的建筑物内,强行从乙身上搜出现金3000元和1张只有少量金额的信用卡,甲逼迫乙向该信用卡中打入人民币10万元。乙便给其妻子打电话,谎称自己开车撞伤他人,让其立即向自己的信用卡打入10万元救治伤员并赔偿。乙妻信以为真,便向乙的信用卡中打入10万元,被甲取走,甲在得款后将乙释放。对甲的行为应当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定罪?A非法拘禁罪B绑架罪C抢劫罪D抢劫罪和绑架罪15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A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在食物中发现一只苍蝇,遂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为由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元。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B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偷偷在食物中投放一只事先准备好的苍蝇,然后以砸烂桌椅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元。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C甲捡到乙的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后,给乙打电话,索要3000元,并称若不付钱就不还手机及身份证等物。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现金赎回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D甲妻与乙通奸,甲获知后十分生气,将乙暴打一顿,乙主动写下一张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的欠条。事后,甲持乙的欠条向其索要2万元,并称若乙不从,就向法院起诉乙16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甲取得患有绝症的病人乙的同意而将其杀死,甲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B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生活贫困的妇女乙后,经乙同意将其卖给一个富裕人家为妻,甲仍然构成拐卖妇女罪C甲征得不满14周岁的幼女乙同意而与之发生性行为,甲仍然构成强奸罪D甲在收买被拐卖的妇女乙后,按照乙的意愿没有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对甲仍然应当追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刑事责任17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甲潜入乙家,搬走乙家1台价值2000元的彩电,走到门口,被乙5岁的女儿丙看到。丙问甲为什么搬我家的彩电,乙谎称是其父亲让他来搬的。丙信以为真,让甲将彩电搬走。甲的行为属于诈骗B甲在柜台假装购买金项链,让售货员乙拿出3条进行挑选,甲看后表示对3条金项链均不满意,让乙再拿2条。甲趁乙弯腰取金项链时,将柜台上的1条金项链装入口袋。乙拿出2条金项链让甲看,甲看后表示不满意,将金项链归还给乙。乙看少了1条,便隔着柜台一把抓住甲的手不让其走,甲猛地甩开乙的手逃走。甲的行为属于抢夺C甲在柜台购买2条中华香烟,在售货员乙拿给甲2条中华香烟后,甲又让乙再拿1瓶五粮液酒。趁乙转身时,甲用事先准备好的2条假中华香烟与柜台上的中华香烟对调。等乙拿出五粮液酒后,甲将烟酒又看了看,以烟酒有假为由没有买。甲的行为属于盗窃D甲与乙进行私下外汇交易。乙给甲1万美元,甲在清点时趁乙不注意,抽出10张100元面值的美元,以10张10元面值的美元顶替。清点完成后,甲将总面额8.3万元的假人民币交给乙,被乙识破。乙要回1万美元,经清点仍是100张,拿回家后才发现美元被调换。甲的行为属于诈骗18关于排除犯罪的事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对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以外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均属防卫过当B由于武装叛乱、暴乱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而非危害人身安全犯罪,所以,对于武装叛乱、暴乱犯罪不可能实行特殊正当防卫C放火毁损自己所有的财物但危害公共安全的,不属于排除犯罪的事由D律师在法庭上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已泄露他人隐私的,属于紧急避险19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某单位谋取利益。随后,该单位的经理送给甲一张购物卡,并告知其购物卡的价值为2万元、使用期限为1个月。甲收下购物卡后忘记使用,导致购物卡过期作废,卡内的2万元被退回到原单位。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B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既遂)罪C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未遂)罪D甲的行为构成受贿(预备)罪20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人,属于扩大解释B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C将伪造货币罪中的伪造解释为包括变造货币,属于法律允许的类推解释D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属于缩小解释21甲的汽车被盗。第二日,甲发现乙开的是自己的汽车(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罪刑法定原则允许扩大解释,但不允许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但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在禁止之列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习惯法,不允许依据特定的社会习惯解释刑法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判例法,但允许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

答案:C
解析:
扩大解释并未超出条文的文义射程,因而是并不禁止的刑法解释方法。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已经超出条文的文义射程,侵犯了被告人的人权,因而为罪刑法定原则所禁止。从保障人权出发,罪刑法定原则仅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而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则不在禁止之列。在我国,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有权制定罪刑规范,不允许最高人民法院创设罪刑规范。在此意义上讲,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判例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并未超出条文的文义射程,因而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ABD的论述都是正确的。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律必须是成文的,禁止习惯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根据特定的社会习惯解释刑法。例如,农村很多地区在结婚时习惯于“闹洞房”,因此,只要“闹洞房”不过分出格,对于搂抱、抚摸新娘的行为,不能轻易解释为强制猥亵。C项论述错误,为本题正确选项。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如下:(1)规定犯罪及法律后果的法律必须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的法律,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应作为刑法的渊源。(2)禁止不利于行为的人的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3)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4)禁止绝对不定刑与绝对不定期刑。(5)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6)只能将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据此,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刑事立法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因此A不正确。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无论是谁作出的,都应该禁止,因此B不正确。


下列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既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也禁止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禁止残虐的刑罚
C.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价值在于惩罚和预防犯罪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法律

答案:A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事前的罪刑法定),是指犯罪及其惩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对在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这一要求也被称为禁止事后法。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2)排斥习惯法(成文的罪刑法定)。根据预测可能性原理,罪刑规范应当具有明确性、稳定性。刑事司法应当以成文法为准,排斥习惯法。(3)禁止类推解释(严格的罪刑法定)。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适用有类似规定的其他条文予以处罚。类推解释实际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地对国民的行动自由进行压制。刑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因此,对刑法的适用应严格适用,而不能类推适用;对刑法的解释也应当严格解释,而不能类推解释。(4)刑罚法规的适当,包含刑法明确性、禁止不确定刑和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三项内容(确定的罪刑法定)。刑法明确性,是指刑法条文应当清楚明确,使人能够了解什么是犯罪行为,让人具有判断可能性。禁止不确定刑,是指刑罚应当规定得清晰确定。刑罚越不确定,越容易被滥用。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是指由于刑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刑罚的适用应保持补充性、谦抑性,适用范围应当合理适当。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答案:C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应以制定法为依据,排斥习惯法。A项错误。根据《立法法》第8条,关于犯罪和刑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B项错误。刑法只禁止犯罪化,强化惩罚或对行为人不利的法律溯及既往,对非犯罪化,弱化惩罚或有利于行为人的法律则允许有溯及既往的效力。C项正确。刑法分则中部分条文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的特征,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之所以采取这种简单罪状的方式,往往是因为这些犯罪的特征为众人所知,无须具体描述,所以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D项错误。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 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 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 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 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答案:C
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允许有利于被告的类推解释刑 法和允许有利于被告的溯及既往。选项A前半句话是错 误的。现代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有利于被告的类推解释例外),但不禁止扩大解释。扩大解释又称扩张解释,是指如果刑法条文字面的含义比它真实的含义要窄, 那么扩张字面含义,使之符合刑法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将“抢劫金融机构”解释为“抢劫正在使用中的运钞车,视为抢劫金融机构”就是扩大解释,因为法律的真实含义显然是抢劫银行的资金应当加重处罚,因此抢劫银行正在使用的运钞车视为“抢劫金融机构”,而抢劫银行的办公用品,例如电脑,则不属于抢劫金融机构。 如何区分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一直都是刑事司法实践和 理论研究中的难题。趣说认为,扩大解释就是不超过公民预测可能性、体现法律真实含义的解释,类推解释则是超出公民预测可能性的解释。
选项B显然是错误的,罪刑法定原则并不仅仅是约束司法机关的原则,立法机关也要受其约束。
选项C是正确的,它是现代罪刑法定原则的一个内容。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这就是我们刑法在溯及 力问题上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选项D是错误的。刑法规范的明确性是指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使人能确切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准确地规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范围,以保障该 规范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会成为该规范适殆的对象。根据张明楷教授的观点,明确性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实质 侧面的内容。犯罪构成要件要素是指组成犯罪构成要件 的要素,它包括两种: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和规范的构成 要件要素。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如果只需要法官的认识活动即可确定,这种构成要件要素便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如果需 要法官的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这种构成要 件要素便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例如“十四周岁”就属 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情节严重”、“猥亵”等则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由于规范的构成要件^素是需要法 官的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的要素,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都是不明确的。那么,不明确的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是否和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相冲突f这种观点认为二者不冲突,即虽然罪刑法 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并不排斥不明确的规范’ 的构成要件要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规范的构成要件 要素并不都是不明确的,恰拾相反,大部分都是明确的。 如果一个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是不明确的,它同样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应该被废除。因此,罪刑法定原则仍然排斥不明确的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选项D是错误的。

更多 “专项训练国家司法试题考试二专题测练题及答案(近两年考题)” 相关考题
考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罪状的描述需要根据其他法律或者刑法其他条文加以补充,这种立法体例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对明确性的要求 B:严格的罪刑法定要求对刑法的适用应严格适用,而不能类推适用;对刑法的解释也应严格解释,而不能类推解释;但合理的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不属于禁止之列 C:事前的罪刑法定仅限于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D: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由于行政法律法规属于体现国民意志的规范性法律性文件,因此可以创设刑罚法则答案:A,D解析:【考点】罪刑法定原则。详解:罪刑法定原则对明确性的要求是刑法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辞或模棱两可。而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罪状的描述需要根据其他法律或者刑法其他条文加以补充的情形属于引证罪状,能够保证意思明确,符合明确性的要求,选项A错误。相对的罪刑法定原则在定罪的根据上,允许有条件地适用类推解释,以有利于被告人为原则;在刑法的溯及力上,允许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也是因为这样对被告人有利),作为禁止刑法溯及既往的例外。因此,选项B、C都正确。由于刑罚是剥夺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的惩罚,极其严厉。所以,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才能(代表人民)通过制定、修改刑法创设刑罚法则。故,只有刑法才能创设刑罚法则,行政法不能创设刑罚法则。因此选项D错误。

考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正确答案:C

考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有( )。 A.犯罪与刑罚必须由立法明确规定 B.禁止重法效力溯及既往 C.禁止采用习惯法 D.禁止对犯罪人判处不定期刑答案:A,B,C,D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传统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具有如下基本要求:(1)禁止类推(包括不利于被告人的有罪类推。禁止类推的主体包括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2)排斥习惯法;(3)禁止事后法(禁止事后重法溯及既往,更轻的新法可以适用);(4)排斥绝对不确定刑;(5)确定罪犯与刑罚必须明确;(6)禁止滥用刑罚;(7)禁止残酷的刑罚。参照上述标准,本题中四个选项全部正确。

考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刑法应当采取成文法的形式,禁止习惯法B、禁止绝对不定期刑C、禁止溯及既往D、在中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还包括“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应当定罪处罚”的内容正确答案:A,B,D

考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正确答案:C,D

考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的适用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类推的适用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一切溯及既往和类推的适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和类推的适用,而不是禁止一切溯及既往和类推的适用,选项D表述太过绝对。

考题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正确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如下:(1)规定犯罪及法律后果的法律必须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的法律,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应作为刑法的渊源。(2)禁止不利于行为的人的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3)禁止不利于行为的类推解释。(4)禁止绝对的不定刑与绝对的不定期刑。(5)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6)只能将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据此,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刑事立法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因此A不正确。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无论是谁作出的,都应该禁止,因此B不正确。

考题 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属于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的是(  )。 A.禁止采用习惯法 B.禁止溯及既往 C.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D.禁止绝对的确定刑答案:A,C解析: 法定化和明确化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根据法定化和明确化的要求,禁止采用:(1)习惯法;(2)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3)行为后的重法(对被告不利的法律;)(4)不明确的罪状;(5)不确定的刑罚。故A、C为正确选项。

考题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包括()。A、刑法原则上可以溯及既往B、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C、排斥习惯法D、禁止解释正确答案:B,C

考题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隐匿罪迹,将乙扔入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心脏病发作,救治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投放的5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答案:D解析:D项中甲以杀人的故意,利用了乙不知情的“有利条件”投毒杀人,所以甲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此时,理论上称为重叠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