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aoti.com
《中国传统文化》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下列对“五伦”、“五常”说法不准确的是( )。

A.传统“五伦”是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

B.传统“五伦”曾经主宰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3000多年

C.传统“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D.“新五常”是爱、诚信、责任、正义、宽容


正确答案:B
解析: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爱、诚信、责任、正义、宽容成为“新五常”。传统“五伦”作为伦理范型,曾经主宰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2000多年。


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五伦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伦常之理”和核心内容,指的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A

B




中国传统的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

  • A、母子;
  • B、姐妹;
  • C、邻里;
  • D、朋友

正确答案:D


下列属于“五伦”关系的一项是()

  • A、夫妇,父子,兄弟,朋友,邻里
  • B、同事,朋友,父子,兄弟,夫妇
  • C、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 D、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师生

正确答案:C


中国传统文化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第1章 单元测试1、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答案:以人为本2、“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 )答案:周易.贲3、“文”不包括( )答案:物文4、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答案:“易”、“道”第2章 单元测试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答案:以人为尊、以民为贵、以仁为本2、礼教的核心是:( )答案: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答案:“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4、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 )答案:天人合一5、文化的价值是由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具体功能有( )答案: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应用功能6、文化的概念包括 ( )答案:广义文化、狭义文化、以文化人、精神文化7、中国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包括 ( )答案:以人为尊、以民为贵、以仁为本8、中国传统以民为贵思想包括( )答案:民为邦本、重视民意、敬天爱民、革命思想9、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重义思想包括 ( )答案:伦理精神、道德准则、礼教传统10、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要素包括 ( )答案:知、仁、勇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持中贵和思想包括 ( )答案:以和为贵、普遍和谐、中庸之道、天人合一12、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 ( )答案: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13、实践理性包括( )答案:经世致用、身体力行、经验理性14、实事求是原指 ( )答案:求是学风、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第3章 单元测试1、孔子关于“仁”着重于讲其:答案:自我修养2、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答案:性相近3、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答案: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4、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答案: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5、儒家的核心概念是:答案:仁6、对 “仁”的理解的关键是:答案:实践7、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教训。答案:错8、良知一词最早出自:答案:孟子9、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一个:答案:是非之心10、在王阳明看来,宇宙的根本是:答案:良知11、“心外无物”的“物”是指:答案:事12、王阳明的四句教是:答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13、王阳明认为草木瓦石没有良知。答案:错14、古代承认 “天人合一”的学派主要有:答案:儒家和道家15、“天”在儒家那里主要的涵义指:答案: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天16、明确提出 “天人合一”的人是:答案:张载17、“天人合一”包括:答案: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18、天是人事活动的范围和底线。( )答案:正确19、“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内核。答案:对20、本讲中认为历史上解释“仁”的意义,典型的有:( )答案: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中庸,“肫肫其仁”。、朱子语类,“仁者,心之德,爱之理”。21、本讲中认为,“仁”的含义中有( )答案:具体的说辞、普遍的道理、现实的出发点、难以达到的目标22、孔子曾这样概括他的一生,“吾十有五而( ),三十而立,四十( ),五十知天命,六十而( ),七十( )答案:志于学;不惑;耳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23、本讲中认为天的含义包括( )答案:自然义、神性义、道德义24、天人合一的含义包括( )答案: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25、本讲中认为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思想是( )答案:“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26、本讲中认为“致良知”的基本方法有( )答案:反躬、内省27、近代太虚法师提出阳明“致良知”学说的步骤为:( )答案:悟得良知、存省良知、运用良知、完成良知28、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是( )答案: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29、本讲中认为运用良知于生活世界,即将平常人眼中的自然世界,转变为( )答案:道德世界、价值世界第4章 单元测试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 ( )答案:史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 )答案:清虚卑弱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 ()。答案:无神论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答案:推己及人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 )答案:治人事天莫若啬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7、在道德经中, 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答案:相反相成、反向思维、祸福相依8、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 )答案:不妄为、不多为、有所不为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 ( )答案: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0、下列对于 “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 )答案:天之道,利而不害、弱者,道之用11、史记中哪些部分记载了孔子向老子问道的事( )答案:孔子世家、老子韩非列传12、视频中提到了下列哪些人物是典型的儒道互补( )答案:陶渊明、李白、苏轼13、以下哪些说法是对道德经的评价( )答案: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14、视频中提到后人认为道德经是一本什么书( )答案:哲学书、兵书、烹调书15、道德经给侯王讲的内容主要是( )答案:治国之道、领导的智慧、人生的境界16、道德经中水的品格包括( )答案:善利万物而不争、心善渊、与善仁17、“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不争”包括( )答案:处下不争、有边界不争、有秩序不争18、除第八章“上善若水”这一章外,道德经其他章节还提到水的什么品格( )答案:孰能浊以静之徐清、柔弱胜刚强19、“反者道之动”从以下哪几个方面来解释( )答案:无用之用、无为之为、祸福相依20、以下哪些是出自道德经第八章的水的品格( )答案:心善渊、言善信、动善时第5章 单元测试1、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 )答案: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2、“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 )答案:孔子3、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 ( )答案:三遍4、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 )答案:孰知正见、5、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 )答案:道籁6、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 ( )答案:百围之木7、“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答案:以自为是8、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 )答案:养性为主9、“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 ( )答案:治国者10、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 )答案:悬解11、鹏的图南之志喻指什么( )答案:孔子生发南面为王之志12、楚狂接舆过孔子车前,高唱“凤之歌”,故事出现在下面哪部书中( )答案:论语、庄子13、下面哪些观点首先出现在庄子一书中( )答案:玄圣素王、内圣外王14、关于鲲鹏寓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庄子将鲲鹏寓言共讲了3次、3次的讲法各不相同、鲲鹏寓言应该在政治的场景下来理解、鹏能够包容蜩与学鸠的小15、下面的表述与古典正义观相一致的是( )答案:给每个人与其天性相符的东西、人以群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教”是指()。

  • A、仁、义、礼、智、信
  • B、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C、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D、忠、孝、节、义、信

正确答案:B


孟子又把人伦关系概括为()

  • A、父子有亲
  • B、君臣有义
  • C、夫妇有别
  • D、长幼有序
  • E、朋友有信

正确答案:A,B,C,D,E


孟子提出的五伦规范是()。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B、亲亲仁民爱物
  • C、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D、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正确答案:C


五伦指的是()。

  • A、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
  • B、母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
  • C、父子、姊妹、夫妇、君臣、朋友
  • D、父子、妯娌、夫妇、君臣、朋友

正确答案:A


对下面五伦关系辨析正确的一项是()。父子有(),君臣有(),夫妇有(),长幼有(),朋友有()。

  • A、亲;义;别;序;信
  • B、序;别;信;亲;义
  • C、亲;序;义;别;信
  • D、义;亲;序;别;信

正确答案:A

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孟子提出的五伦规范是()。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 亲亲仁民爱物C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D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五伦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伦常之理”和核心内容,指的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正确答案:正确

考题 填空题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理论。正确答案:五伦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正确答案:A,B,C,D

考题 判断题五伦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伦常之理”和核心内容,指的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多选题礼教的核心是()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正确答案:B,C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对下面五伦关系辨析正确的一项是()。父子有(),君臣有(),夫妇有(),长幼有(),朋友有()。A 亲;义;别;序;信B 序;别;信;亲;义C 亲;序;义;别;信D 义;亲;序;别;信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理论。正确答案:五伦

考题 多选题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正确答案:C,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多选题孟子又把人伦关系概括为()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正确答案:A,D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