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aoti.com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原理》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0893)

我国于1904年颁布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

A)《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B)《钦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C)《奏定幼稚园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D)《钦定育婴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参考答案:A


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制定了__________,其中的“奏定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


正确答案:
《奏定学堂章程》


()是我国正式出台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A.《学校系统改革案》

B.《幼稚园课程标准》

C.《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D.《壬子癸丑学制》


参考答案:C


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1903年,由张百熙、容庆、张之洞重定学堂章程,即《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按照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A.蒙养院

B.幼稚院

C.幼稚园

D.蒙养园


参考答案:A


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是()。

A.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B.根据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

C.根据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内容

D.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答案:ABD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原理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089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学前教育内容是学前教育活动中的和的内容。0A. 身体、心理B. 保、教C. 教育、教学D. 游戏、教学2. 福禄培尔将该机构命名为“幼儿园”是在0年。A. 1840B. 1816C. 1770D. 19123.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指的就是学前教育具有造福公众、让0获益的性质。A. 儿童B. 家庭C. 幼儿园D. 社会4. “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尧薄之恶风,习于良善之轨范。”是() 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A. 清末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的学前教育目标B. 民国时期的幼稚园教育目标C. 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目标D. 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5. 提出教育的本质是使人们能够自由自觉地发展和表现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的教育家是()。A. 福禄培尔B. 柏拉图C. 蒙台梭利D. 怀尔德斯平6.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把儿童看作是0。A. 天真的B. 白板C. 有罪的D. 无罪的7. ()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的独立幼师。A. 陈嘉庚B. 熊希龄.C. 陶行知D. 陈鹤琴8. ()是兼容“学习性”与“游戏性”,以“个别化和“小组学习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方式。A. 集体活动B. 区角活动C. 游戏活动D. 小组活动9.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A. 1小时B. 2小时C. 3小时D. 4小时10.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组成部分包括是学前教育政策和0。A. 教育法B. 学前教育法规C. 教师法D. 幼儿园工作规程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1. 家庭学前教育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在这种形式的学前教育 中,学前教育的实施场所主要是家庭,学前教育者则是父母和其他年长者,学前受教育者为学前教育者的 子女,二者之间有着血缘亲情关系,会对学前教育的效果产生特殊影响。12. 行为情境理论行为情境理论(behavior setting theory)的提出者是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巴克。他经过多年的研究, 认为若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需要观察和理解他所处的环境。13. 教育衔接教育衔接是指各个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者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 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沟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4. 良好师幼关系的建构策略有哪些?答:良好师幼关系建构策略:奠定师幼关系的良好基础;(2分)以亲切、平等、尊重的态度积极主动 地与幼儿交往;(2分)教师应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2分)对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感兴趣;(1分)宽 容对待幼儿的过失;(1分)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1分)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1分)15. 什么是儿童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学前儿童发展是指0-6岁、7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2分)学前儿童发展有以下一些主 要特征:(1)儿童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2分)(2)儿童发展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2分)(3)儿童 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2分)(4)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2分)四、论述题(15分)16. 如何正确理解儿童的权利?答:(1)儿童权利:儿童权利是指儿童作为权利主体,享有与成人彼此平等的利益、价值、尊严、自 由等。(3分)(2)儿童权利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存的权利,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三是参 与权,四是受保护权。(3分)(3)儿童权利公约是国际社会第一部富有法律效力的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书,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等政策法规也规定了儿童应享有的权利。(4分)(4)可根据以上观点进行具体论述,结合实际。(5分)五、实例分析(20分)(字数不得少于300字)17. 请根据以下中班活动中的师幼对话来探讨师幼关系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这样的师幼互 动是否有效?(2)体现了哪些师幼互动的理念?(3)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的,为什么?案例1: “小兔旅行记”(某幼儿园中班活动)老师:“小兔子挂在树上,谁会来救它? ”幼儿A: “长颈鹿”。老师:“为什么你会想到长劲鹿? ”幼儿A: “因为长颈鹿有长长的脖子,小兔子可以滑下来。”幼儿B: “小猴子”。老师:“为什么? ”幼儿B: 因为小猴子会爬树,它能救小兔子。”老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幼儿C: “小兔子的长耳朵! ”老师:“小兔子的长耳朵也能救自己,真是一个好办法,讲给大家听一听”幼儿C: “小兔子可以用长耳朵把树枝弄下来,气球就可以飞走了”。案例2: “筷子夹小熊”(某幼儿园托班)材料有:筷子一双,塑料碗两个,塑料熊7个(红色大中小各一个、绿色大小各一个、蓝色大小各一 个)老师问:“你喜欢用筷子吗? ”幼儿:(非常不愿意听老师讲话。老师试着努力说服幼儿,而幼儿仍然用手去抓,老师想,如果坚持 下去只能让他不高兴,于是老师不再强求他而是在旁边看着他。幼儿用手把碗里的小熊颠来倒去,然后拿 出绿色大熊、小熊摆在而前,指着高的说;“这个高”;指着矮的说:,这个矮,高的是爸爸,矮的是小朋 友。”老师乘机说;“我们来给小熊排队好吗? ”幼儿点头,于是他开始摆,把最矮的几个放在前面,最高的放在后而,不高不矮的先看了一下,又放 在中间,完成了从矮到高的排队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欢呼,拍手,接着幼儿把所有的小熊放在碗里,假装 开煤气炉,用手翻炒小熊。老师问;“你在炒菜吗? ”幼儿愉快地点头说:“是,我在开火”。老师说:“炒好了菜要记住关火。”幼儿认真地重复到:“炒好了要关火吗? ”菜炒好了,老师乘机递上筷子说:“你可以用筷子夹菜了,手脏,不能用手拿。”幼儿歪着头想了一 会说:“洗手啊!”于是装模作样地开水龙头。压出洗手液,用毛巾擦手,然后很不屑地说:“洗了手就可 以用手啃了吧?老师也来呀!”老师回答:“我的手洗干净了,菜很烫,我喜欢用筷子,我最会用筷子。”老师拿筷子夹了一个红小 熊,假装吃得很香,还说:“你能夹一个红(绿,蓝)色的大(小)熊吗? ”幼儿拿起筷子夹了一个红(绿,蓝)色的大(小)熊有模有样地吃了起来,就这样老师和幼儿你一个 我一个地吃完了 “菜气答:(1)第一个案例中的师幼互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思考解救小兔子的其他办法。但是略显得靖蜓点 水,不够深入。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通过白己的教育机智,有效地和儿童进行了充分的互动,达到了教育 的目的。(2)都体现了一些积极师幼互动的特征:1)体现互主体性;2)发起和反馈的行为以积极行为为主,减 少中性行为,避免消极行为;3)教师和幼儿间平行、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增加,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共 同游戏、合作学习成为互动的主要内容;4)分享也是优质师幼关系不可或缺的特征。(3)第一个案例中教师可以再进一步追问儿童每种小动物解救小兔子的具体细节,和每个儿童都进行 比较深入的师幼互动。

192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其中强调使蒙童“远于浇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规范。”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1904年,中国颁布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其中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的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个法规是()。

A.1904制定《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B.1907年的《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C.1903制定《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D.1932年10月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C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更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原理》2028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0893)” 相关考题
考题 学前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和()。A.社会需要B.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C.幼儿园教育任务D.幼儿教育的性质正确答案:B

考题 学前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确定的关于学前期儿童发展及其培养目标的总要求。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学前期儿童的要求,是学前教育工作的()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学前教育目标、确定学前教育内容、选择学前教育方法、评价学前教育效果的()。正确答案:出发点;根本依据

考题 ()是我国正式出台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A、《学校系统改革案》B、《幼稚园课程标准》C、《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D、《壬子癸丑学制》正确答案:C

考题 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以一定社会的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为依据。A.幼儿家长的要求 B.幼儿园的语言教材 C.幼儿发展的规律 D.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教学水平答案:C解析:

考题 单选题()是我国正式出台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A 《学校系统改革案》B 《幼稚园课程标准》C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D 《壬子癸丑学制》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尧薄之恶风,习于良善之轨范。”是()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A、清末《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的学前教育目标。B、民国时期的幼稚园教育目标。C、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目标。D、《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正确答案:A

考题 单选题教育部1951年制订(),将幼稚园改名为幼儿园。A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B 《幼儿园暂行规程》C 《奏定学堂章程》D 《幼儿园规程》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1904年,张之洞等人编制的(  ),其中的“奏定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A.《奏定学堂章程》 B.《大同书》 C.《童蒙须知》 D.《大戴礼》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著作及其作者的考查。《大同书》作者是康有为,他在书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教育。《童蒙须知》《大戴礼》中讲述的是我国古代一些有益的学前教育思想。故选A。

考题 《奏定学堂章程》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改为(  )。A.幼儿园 B.幼稚园 C.蒙养院 D.学前班答案:C解析:1904年1月,清政府颁发《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学前教育机构为“蒙养院”。

考题 单选题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A 《钦定学堂章程》B 《奏定学堂章程》C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D “壬寅学制”正确答案:C解析:《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最早的有关学前教育的教育法规,颁定于清末1904年1月13日,即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