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招聘考试

在幼儿的一幅画中,爸爸盖着被子躺在床上,但是看上去爸爸如同盖了一块透明的布一样,我们仍能直接看到爸爸的身体。这说明幼儿绘画能力处于的阶段是()。A、涂鸦期(1.5~3岁)B、象征期(3~5岁)C、图式期(5~8岁)D、写实期(8岁以后)

题目

在幼儿的一幅画中,爸爸盖着被子躺在床上,但是看上去爸爸如同盖了一块透明的布一样,我们仍能直接看到爸爸的身体。这说明幼儿绘画能力处于的阶段是()。

  • A、涂鸦期(1.5~3岁)
  • B、象征期(3~5岁)
  • C、图式期(5~8岁)
  • D、写实期(8岁以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幼儿的一幅画中,爸爸盖着被子躺在床上,但是看上去爸爸如同盖了一块透明的布一样,我们仍能直接看到爸爸的身体。这说明幼儿绘画能力处于的阶段是()。

A.涂鸦期(1.5~3岁)
B.象征期(3~5岁)
C.图式期(5~8岁)
D.写实期(8岁以后)

答案:C
解析:
儿童绘画的图式期阶段,儿童逐渐形成并发展他绘画表现的“样式”,并开始努力将头脑中的表象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此阶段儿童的绘画具有透明化的特点,即将重叠或被挡住的事物也描画出来。

第2题:

上数学课,老师问幼儿,有四块糖,给爸爸一块,妈妈一块,问还剩几块,幼儿说剩四块,问为什么,幼儿回答因为爸爸妈妈都不要。作为老师,你怎么办?


答案:
解析:
1.在幼儿园进行数学活动是为了逐步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面对孩子这样的问题,作为老师,不能全盘否定甚至指责,而是应该耐心指导。
2.理解小朋友的答案。他之所以会这么回答,也许是基于家庭的实际情况,而且从数学运算的角度,当不把糖分出去的时候,不会发生数量上的变化,所以他的答案并没有错。
3.引导小朋友按照我设定的情境进行计算,例如把爸爸妈妈换位班级的小朋友,现场进行分糖,让他进行计算,算对后给与及时的鼓励。
4.借此机会进行品德教育,让小朋友们都懂得主动分享。

第3题:

下面哪个行为不属于虐待?

A、爸爸认为小南出去总是闯祸,就用绳子把他捆绑起来,锁在家里。

B、爸爸经常打骂小南,有时还不让他吃饭。

C、小南喜欢赖床,但爸爸每次7点就让他起床上学。

D、小南患重病,爸爸却不带他去看病。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第4题:

小明的爷爷与小明的爸爸因为某件小事发生了争吵,小明应该怎么做?()

  • A、站在爷爷一方指责爸爸
  • B、站在爸爸一方指责爷爷
  • C、联合妈妈一同指责爷爷和爸爸
  • D、鼓励爷爷和爸爸多沟通

正确答案:D

第5题:

4岁的媛媛在父母离异后与爸爸一起生活,就在媛媛5岁时爸爸再婚。爸爸在家时继母对媛媛很好,因此爸爸也很感激她,但是爸爸出差不在家时继母经常会打骂媛媛,有时不给媛媛吃饭。嫒媛未获满足的需要是(  )。

A.生存的需要
B.发展的需要
C.受保护的需要
D.社会化的需要
E.学习的需要

答案:A,B,C
解析:

第6题:

漫画演讲:两幅漫画,都是父亲和儿子,一幅爸爸对孩子说:“爸爸有钱,但是没文化,希望你长大上大学”,另一幅爸爸对孩子说:“爸爸有文化,但是没有钱,希望你长大做生意”。根据漫画自命题目发表演讲。


答案:
解析: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放手,让孩子选择自己的路”。
  
  看到两幅漫画让我想到一句话:“父亲的教育决定子女的性格,父亲的教育决定子女的未来。父亲是孩子人生的方向盘。父亲的理性,父亲的威严,父亲的视野等都能很好地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然而,父亲给我们铺好的路一定是正确的吗?曾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5岁:父母给你报了艺术特长班;15岁:父母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父母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父母给你报了公务员……这一切都反映了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父母都很乐意替孩子的人生做主。很多人还把这种行为解释为“我太爱孩子了,舍不得孩子受苦受累”、“我都是为了孩子好”等等。可殊不知,所有这些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抉择,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大部分选择其实都是父母在为自己考虑。殊不知,这是一种伤害,不仅害了父母自己,更害了孩子一生,甚至害了一家人。“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不仅仅是代际更替上的必然,更意味着青年人迟早要掌握话语权,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如果我们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如果我们真的爱自己的孩子,请不要试图去霸占他。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我们只是有机会照顾而已。我们需要成为一个旁观者,我们需要为他们的成长鼓掌,我们需要扮演好一个陪伴孩子长大的父母。因此,我深切地呼唤:放手,让孩子选择自己的路。

第7题:

这是一段爸爸和4岁多的女儿的对话。
女儿:“爸爸,我不想上幼儿园。”
爸爸:“为什么啊,幼儿园不好吗?”
女儿:“我要和熊熊玩。”
爸爸:“不上幼儿园就不是好孩子了。”
女儿:“是好孩子,不去幼儿园。”
爸爸:“不行,一定要去幼儿园。”
女儿:“不去,呜呜……”
爸爸:“别哭了,为什么哭,不是好孩子。”
女儿:“呜呜,是好孩子,爸爸不让我陪熊熊。”
爸爸:“……”
请从这段对话中,分析该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并对如何发展这段对话给予这位父亲建议,引导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答案:
解析:
(1)从这对父女的对话中,可以看到,4岁多的女儿基本符合她这个年龄段的自我意识发展,表现出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情绪体验。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特点:①自我概念的发展:7岁之前,儿童对自己的描绘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等,还不会描述内部心理特征。早期儿童的认知能力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很容易把自我、身体与心理混淆起来。 因此,幼儿的自我概念是物理概念,儿童对内在的心理体验和外在的物理体验不加区分。材料中幼儿认为,我是好孩子,和陪熊熊以及去不去幼儿园没有关系,体现此点。②自我评价的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在3岁的儿童中还不明显,自我评价开始发生转折的年龄是3.5~4岁,5岁的儿童绝大多数已能进行自我评价。总的来说,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成人必须善于对儿童做出适当的评价,对儿童行为做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对儿童都是有害的。材料中幼儿对于自我评价一定程度依赖于爸爸的评价,在乎爸爸对于自己是否是好孩子的评价。③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自我情绪体验在3岁的儿童中还不明显,自我情绪体验发生的转折年龄在4岁,5~6岁的儿童大多数已表现有自我情绪体验。材料中当幼儿听爸爸说自己不是好孩子时,表现出委屈和哭闹的情绪,体现此点。④自我控制的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在3~4岁的儿童中还不明显。从缺乏自我控制到有自我控制的转折年龄是4~5岁。5~6岁的儿童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由于幼儿的皮质兴奋机制相对于抑制机制仍占很大优势,所以幼儿更多地表现为冲动性,幼儿的自控能力还是较弱的。材料中当幼儿听爸爸说自己不是好孩子时,就委屈地哭起来,不能控制,体现此点。
(2)对父亲的建议:在和女儿的交往中,父亲显得过于强硬,容易伤害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父亲应该以缓和的语气,与女儿商量,怎样才能做一个更乖、更好的孩子。既不伤害她的自我评价,又能引导她上幼儿园。例如,可以跟她说,如果上幼儿园,就让她抱着熊熊到幼儿园门口。

第8题:

小刚看到爸爸在床上吸烟,他应该()。

A、立即制止

B、学爸爸在床上吸烟

C、假装没看见

D、给爸爸递打火机


答案:A

第9题:

龙龙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他得意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知道2加3等于5。”爸爸很高兴,问:“你怎么知道的?”龙龙说:“老师告诉我们的。”爸爸再问:“3加2等于多少?”龙龙摇摇头说:“老师没有说。”你认为应怎样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根据龙龙这一特点,我认为教师首先应当了解龙龙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特点,给龙龙提供多种材料,让龙龙多进行操作活动,练习点数、数的组成,并结合日常生活让他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在此基础上使他逐步掌握数的实际意义及数概念,而不是教他死记硬背。

第10题: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