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

根据一步生长曲线实验条件,已知裂解期平均噬斑数为50000,潜伏期平均噬斑数为50。请回答下列各问题:①写出裂解量公式,②计算裂解量,③潜伏期平均噬斑数代表什么数?原因何在?

题目

根据一步生长曲线实验条件,已知裂解期平均噬斑数为50000,潜伏期平均噬斑数为50。请回答下列各问题:①写出裂解量公式,②计算裂解量,③潜伏期平均噬斑数代表什么数?原因何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生长曲线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

A、生长曲线是以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的细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而成的一条曲线

B、生长曲线可分为4期,即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及衰亡期

C、生长曲线对研究工作及生产实践有指导意义

D、典型生长曲线可根据细菌在体内的生长特点而绘制

E、细菌在体内的生长曲线与其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有差异


参考答案:D

第2题:

某病患者(8人)潜伏期(天)如下:2,3,3,3,4,5,6,30,则平均潜伏期()。

  • A、均数为3.7天
  • B、均数为7天,很好地代表了大多数病人的潜伏期
  • C、中位数为3天
  • D、中位数为4天
  • E、中位数为3.5天,不受个别病人潜伏期长的影响

正确答案:E

第3题:

甲型肝炎

A.潜伏期为7~21天,平均14天

B.潜伏期为15~45天,平均30天

C.潜伏期为10~70天,平均40天

D.潜伏期为15~150天,平均50天

E.潜伏期为30~180天,平均70天


正确答案:B

第4题:

潜伏期、平均裂解量、温和噬菌体、溶源性细菌。


正确答案: 潜伏期从噬菌体吸附并将DNA注入宿主细胞至第一个成熟的子代噬菌体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之前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平均裂解量平均每个宿主细胞裂解后所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的数量称为平均裂解量。裂解量应该等于裂解期所测得的最高噬菌斑数除以潜伏期测得的噬菌斑数(实为被感染的宿主细胞数)。温和噬菌体当噬菌体吸附并侵入宿主细胞后,能将其DNA插入(整合)到宿主细胞核DNA的一定位置上成为前(原)噬菌体(prophagE.,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这一类型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temperatephagE.。溶源性细菌受到温和噬菌体侵染而带有原噬菌体却又没有形态上可见到的噬菌体粒子的宿主菌,称为溶源性细菌,简称溶源菌(lysogen或lysogenicbacteriA.。

第5题:

一步生长曲线的三个重要特征参数是()

  • A、潜伏期,对数期,稳定期
  • B、潜伏期,裂解期,裂解量
  • C、潜伏期,裂解期,衰败期
  • D、潜伏期,对数期,裂解期

正确答案:B

第6题:

关于生长曲线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生长曲线是以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的细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

B、生长曲线可分为4期,即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及衰亡期

C、生长凸线对研究工作及生产实践有指导意义

D、典型生长曲线可根据细菌在体内的生长特点而绘制

E、细菌在体内的生长曲线与其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有差异


参考答案:D

第7题:

在食品安全事故调查过程中,如致病因子未知而流行曲线提示为点源暴露时,可根据发病时间的中位数向前推多长时间,可估算可能暴露时间?()

  • A、1个平均潜伏期
  • B、1.5个平均潜伏期
  • C、2个最短潜伏期
  • D、1个最长潜伏期

正确答案:A

第8题:

关于生长曲线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生长曲线是以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的细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

B.生长曲线可分为4期,即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及衰亡期

C.生长曲线对研究工作及生产实践有指导意义

D.典型生长曲线可根据细菌在体内的生长睁点而绘制

E.细菌在体内的生长曲线与其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有差异


正确答案:D
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子适宜的液体培养墓中进行培养,间隔不同时间取样检查细菌数,观察其生长规律。以生长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得出一条曲线,称为细菌的生长曲线。

第9题:

关于手足口病的潜伏期的论述,下面哪项正确()

  • A、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 B、潜伏期5~35天、一般为30天
  • C、潜伏期短至数小时、长至6天、一般1~2天
  • D、潜伏期4~60天、平均7~14天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在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中,若人为地用氯仿等破坏宿主细胞,发现培养液呈现侵染性,此期称()。

  • A、潜伏期
  • B、隐晦期
  • C、胞内累积期
  • D、裂解期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