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

木薯作为淀粉质原料发酵产乙醇的过程中,由于缺少氮源,需添加什么提高出酒率?

题目

木薯作为淀粉质原料发酵产乙醇的过程中,由于缺少氮源,需添加什么提高出酒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什么秸秆不宜作为沼气发酵原料?什么条件下可以作为发酵原料?


正确答案: 因为作物秸秆的纤维多,腊质多,木质素的含量也较高,常温条件下在沼气池内不容易消化分解,产气速度慢,在沼气池中滞留时间长,易形成大量浮渣结壳,影响产气和用气。使用秸秆复合菌剂处理后可作为发酵原料。

第2题:

淀粉质原料蒸煮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糊化:原料吸水后,借助于蒸煮时的高温高压作用,破坏原料中淀粉颗粒的外皮,使其内容物质流出,呈溶解状态变成可溶性淀粉,以便糖化剂作用,使淀粉变成可发酵性糖。采用的方法是用蒸汽加热。2.灭菌:借助蒸汽的高温高压作用,把存在于原料中的大量微生物进行灭菌,以保证发酵过程中原料无杂菌污染,使酒精发酵能顺利进行。

第3题:

变性燃料乙醇是以谷物、薯类、甘蔗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得乙醇,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变性的燃料乙醇。()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纤维素原料乙醇发酵采用的微生物混合发酵法,其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浓酸处理几乎可以将所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完全转变为单糖。

第5题:

酒精发酵主要原料、淀粉质原料的蒸煮工艺有哪些?


正确答案: 酒精发酵的主要原料有:淀粉质原料(80%)、糖质原料、纤维质原料(目前尚不盛行)。
蒸煮工艺有间歇蒸煮和连续蒸煮[罐式(锅式)连续蒸煮、管道式连续蒸煮、塔式(柱式)连续蒸煮。]

第6题:

蒸馏酒中铅的污染主要来源于()。

  • A、蒸馏过程中所用容器、管道
  • B、原料中的果胶、木质素
  • C、使用木薯为原料
  • D、原料中的糠麸、谷壳
  • E、加入的食品添加剂

正确答案:A

第7题:

发酵过程中,添加补料的物质大致上分为().

  • A、补充生产菌体所需的碳源
  • B、补充生产菌体所需的氮源
  • C、补充生产菌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 D、添加诱导物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

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答案:B
解析:
用植物制作乙醇的最大好处就是原料可以再生。

第9题:

简述淀粉质原料乙醇发酵的过程。


正确答案: 乙醇发酵过程可分为前发酵期、主发酵期和后发酵期三个阶段。
前发酵期一般为前10h左右,在酒母与糖化醪加入发酵罐后,醪液中的酵母开始数量还不多,由于醪液中有少量的溶解氧、酒母仍能迅速地进行繁殖。在前发酵期阶段,发酵作用不强,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的少,糖分消耗的比较慢,发酵醪表面显得比较平静。前发酵期一般控制发酵温度不超过30℃。
主发酵期为前发酵期之后的12h左右,在此阶段酵母细胞已大量形成,每毫升醪液中酵母数可达1个亿以上,酵母菌基本上停止繁殖而主要进行乙醇发酵作用,使糖分迅速下降,酒精量逐渐增多,醪液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又很强的二氧化碳泡沫响声。此期间发酵醪温度上升也快,生产上应加强温度控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30~34℃。经主发酵期,醪液的糖分大部分已被耗掉,发酵进入后发酵期。
在后发酵期阶段,发酵作用弱,产生热量也少,发酵醪温度逐渐下降,应控制发酵温度在30~32℃。后发酵期一般需要约40h才能完成.
总发酵时间一帮控制60~72h。一般工厂糖化醪浓度为16~18Bx,发酵成熟醪的乙醇含量为6%~10%(V/V)。

第10题:

糖蜜原料发酵产乙醇,在发酵前需进行哪些处理?


正确答案:先加水稀释、除去灰分、除去胶体物质、加酸酸化,添加防腐剂并加热灭菌、补充营养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