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医学高级)

孕妇,李女士,28岁,G1P0,先天性心脏病,孕16周出现心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属于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等,目前孕37周,自然顺产。该产妇妊娠过程中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是在孕()。A、12周内B、13~20周C、28~30周D、32~34周E、35~37周

题目

孕妇,李女士,28岁,G1P0,先天性心脏病,孕16周出现心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属于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等,目前孕37周,自然顺产。该产妇妊娠过程中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是在孕()。

  • A、12周内
  • B、13~20周
  • C、28~30周
  • D、32~34周
  • E、35~37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34岁。G1P0,孕16周出现心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等,目前孕37周,自然临产。该产妇在分娩期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高流量吸氧

B.胎盘娩出后,腹部放置10kg沙袋

C.延长第二产程

D.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

E.产后立即肌注麦角新碱


正确答案:D
分娩期是孕妇血流动学变化最显著的阶段,加之机体能量及氧的消耗增加,是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

第2题:

患者女性,23岁。初次怀孕,孕16周出现心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等,目前孕37周,自然临产。该产妇的体位最好是

A、右侧卧位
B、随意卧位
C、左侧卧位上半身抬高
D、仰卧位
E、平卧位

答案:C
解析:
在分娩期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给予左侧位,上半身抬高。观察子宫收缩,胎头下降及胎儿宫内情况,正确识别早期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持续监护,给予吸氧。选择答案C。

第3题:

孕妇王女士,28岁,G1PO,先天性心脏病。孕16周出现心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属于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等,目前孕37周,自然临产。该产妇妊娠过程中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是在孕

A.12周内

B.13~20周

C.28~30周

D.32~34周

E.35~37周


正确答案:D
妊娠对心脏病的影响:妊娠期孕妇总循环血量于妊娠第6周开始逐渐增加,32~34周达高峰.约增加30%~45%,此后维持较高水平,产后2~6周逐渐恢复正常。总循环血量的增加引起心排出量增加和心率加快;尤其在妊娠晚期子宫增大,膈肌升高使心脏向上、向左前发生移位,导致心脏大血管轻度扭曲,易使患心脏病的孕妇发生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第4题:

孕妇王女士,34岁。初次怀孕,孕16周发现心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属于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等,目前孕37周,自然临产。

该产妇在分娩期应注意的问题中,描述错误的是
A.常规吸氧
B.胎盘娩出后腹部放置沙袋
C.采取产钳助产
D.注意补充营养
E.注意保暖

答案:B
解析:

1.对于心脏病妇女,分娩过程中应注意吸氧,补充营养和保暖,注意采用手术方式缩短第二产程,如选用产钳助产。胎儿娩出后,产妇的腹部应立即放置沙袋,持续24小时,以防腹压骤降诱发心力衰竭,而不是等胎盘娩出后才放置沙袋。
2.心功能Ⅱ级的产妇,卧位应注意不要增加心脏负担,同时利于恶露的排出,所以要采用左侧半卧位。
3.对于心脏病产妇,产褥期应注意卧床休息,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尽量减少劳累,哺乳后应充分休息,产后的72小时内容易诱发心衰,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住院观察2周。所以本题选E。

第5题:

孕妇王女士,34岁。初次怀孕,孕16周发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属于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等,目前孕37周,自然临产。
该产妇在分娩期应注意的问题中,描述错误的是()。

A.常规吸氧
B.胎盘娩出后腹部放置沙袋
C.采取产钳助产
D.注意补充营养
E.注意保暖

答案:B
解析:
ADE三项,对于心脏病妇女,分娩过程中应注意吸氧,补充营养和保暖。B项,胎儿娩出后,产妇的腹部应立即放置沙袋,持续24小时,以防腹压骤降诱发心力衰竭,而不是在胎盘娩出后才放置沙袋。C项,注意采用手术方式缩短第二产程,如选用产钳助产。

第6题:

某孕妇,34岁,初次怀孕,孕16周出现心慌、气短,检查发现心功能属于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等,目前孕37周,自然临产。该产妇的体位最好是

A、平卧位

B、半卧位

C、左侧卧位

D、右侧卧位

E、随意卧位


参考答案:B

第7题:

孕妇王女士,34岁。初次怀孕,孕16周发现心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属于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等,目前孕37周,自然临产。

该产妇的卧位最好是
A.平卧位
B.右侧卧位
C.左侧卧位
D.左侧半卧位
E.随意卧位

答案:D
解析:

1.对于心脏病妇女,分娩过程中应注意吸氧,补充营养和保暖,注意采用手术方式缩短第二产程,如选用产钳助产。胎儿娩出后,产妇的腹部应立即放置沙袋,持续24小时,以防腹压骤降诱发心力衰竭,而不是等胎盘娩出后才放置沙袋。
2.心功能Ⅱ级的产妇,卧位应注意不要增加心脏负担,同时利于恶露的排出,所以要采用左侧半卧位。
3.对于心脏病产妇,产褥期应注意卧床休息,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尽量减少劳累,哺乳后应充分休息,产后的72小时内容易诱发心衰,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住院观察2周。所以本题选E。

第8题:

(共用题干) 孕妇王女士,34岁,初次怀孕,孕16周出现心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属于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目前孕37周,自然临产。

该产妇在分娩期应注意的问题中,描述错误的是

A.常规吸氧

B.胎盘娩出后,腹部放置5kg沙袋

C.注意保暖

D.注意补充营养

E.采取产钳助产


正确答案:B
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在分娩中可常规吸氧、保暖、补充营养保持体力,宫口开全后可用产钳协助胎儿娩出,胎儿娩出后腹部压沙袋1~2kg,防止腹压骤降导致产妇休克。产妇一般采取左侧上半身抬高30。体位。

第9题:

孕妇王女士,34岁。初次怀孕,孕16周发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属于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等,目前孕37周,自然临产。
该产妇的卧位最好是()。

A.平卧位
B.右侧卧位
C.左侧卧位
D.左侧半卧位
E.随意卧位

答案:D
解析:
心功能Ⅱ级的产妇,卧位应注意不要增加心脏负担,同时利于恶露的排出,所以要采用左侧半卧位。

第10题:

共用题干
患者32岁,初次怀孕,孕16周后出现心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Ⅱ级。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等,目前孕37周,自然临产。

该产妇休息时宜取
A:左侧卧位
B:右侧卧位
C:平卧位
D:俯卧位
E:头高脚低位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