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

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题目

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脑干出血以脑桥出血较多见,亦是脑出血中严重的、预后差的类型。
1.脑桥出血多由脑桥旁中央动脉或短旋动脉分支破裂引起。轻症出血以一侧为主,表现意识障碍轻或无,同侧周围性面瘫、外展神经和肢体交叉性瘫痪,两眼向对侧凝视或核间性眼肌麻痹,可有同侧共济失调和听力减退,如病情不继续恶化,可过渡到恢复期。重症脑桥出血多累及双侧被盖和基底部,出血量较多,常破入第四脑室,患者很快深昏迷,四肢瘫痪,有时可有去大脑强直,中枢性高热,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中枢性呼吸障碍等,多在1-数日内死亡。
2.中脑出血,很少见,如出血量少可表现为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瘫或对侧肢体小脑性共济失调。但出血量稍大则可出现双侧核性或核下性动眼神经麻痹,四肢瘫,有时出现去脑强直,意识障碍。如阻塞导水管将出现急性颅压增高、脑积水,深昏迷,迅速死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出血的概念是什么?常见出血的类型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血液流出血管或心脏之外称为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的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或体腔内的称为内出血。
出血的类型主要有破裂性出血和渗出性出血两种。破裂性出血的特点是血管壁的完整性有明显的破坏,渗出性出血的特点是血管壁的完整性没有明显的破坏,仅表现为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

第2题:

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infarct)是由于动脉闭塞后在其供血区梗死基础上,梗死灶内血液漏出继发了出血。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为:
(1)出血发生时间最短1天,最长到1个月。大多发生在梗死后1-21天,出血发生时间在1周内46%,1-2周内38%,2-3周内15%,以3-14天最多。
(2)除脑梗死本身症状体征外,出血后症状体征是否加重取决于继发出血的时间、病灶的大小、出血程度、是否应用抗凝、溶栓、扩溶、扩血管等治疗,梗死后第1周内继发出血者常使症状加重。小灶的渗血无症状加重,出血灶大和出血严重,特别有血肿者常有病情加重,出现全脑症状和病灶症状加重。全脑加重表现为意识障碍出现或加重和颅内高压症等;病灶症状加重表现为瘫痪程度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系体征。
(3)脑脊液检查从原先正常转变为血性、黄变或镜下有较多红细胞是本病的有力佐症。
(4)CT表现为低密度病灶中出现点状、片状或融合成大片的高密度出血灶;脑血管造影可发现原闭塞血管再通。

第3题:

脑出血的临床特点表现为()。

A、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B、可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临床特点各异

C、多有高血压病史

D、以上都是


答案:D

第4题:

阐述脑室出血的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约占脑出血的3%~5%,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多由脉络丛血管或室管膜下动脉破裂出血所致,继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常有头痛、呕吐,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如深昏迷、脑膜刺激征、针尖样瞳孔、眼球分离斜视或浮动、四肢弛缓性瘫痪及去脑强直发作、高热、呼吸不规则、脉搏和血压不稳定等症状。临床上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5题:

阐述脑桥出血的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约占脑出血的10%,多由基底动脉脑桥支破裂所致,出血灶多位于脑桥基底部与被盖部之间。大量出血(血肿>5ml)累及双侧被盖部和基底部,常破入第四脑室,患者迅即出现昏迷、双侧针尖样瞳孔、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障碍、眼球浮动、四肢瘫痪和去大脑强直发作等。小量出血可无意识障碍,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和共济失调性偏瘫,两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或核间性眼肌麻痹。

第6题:

Burkitt淋巴瘤的镜下特点及临床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镜下特点是:弥漫性的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浸润,分裂象明显增多。瘤细胞间有散在的巨噬细胞吞噬核碎片,形成所谓满天星图像。
临床特点是: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肿瘤常发生于頜骨、颅骨、面骨、腹腔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形成巨大的包块。一般不累及淋巴结,白血病像少见。临床过程是高度侵袭性的,但病人对于大剂量化疗反应好,部分病人可治愈。

第7题:

早期临床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般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但来自有特定功能的器官或组织可有明显症状,如肾上腺髓质早期出现高血压,胰岛细胞肿瘤伴存低血糖
最常见的症状:咳嗽、咯血(痰中带血)、胸痛、发热

第8题:

临床治疗出血运用补气法的机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气能摄血,通过补气可达止血的目的;②气能生血,补气可促进血液的生成;③血载气而行,出血量多,易致气伤,甚则气脱,此时补气恰病情所需。

第9题:

婴儿痉挛症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岁前发病,3~7个月为发病高峰,表现整体性肌阵挛发作,智力低下,EEG高峰节律紊乱;病因多样,一般预后不良。

第10题:

脑脊液漏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脑脊液漏是由于开放性颅骨骨折同时撕裂硬脑膜与蛛网膜所致,发生在颅底骨折时。其临床特点是:
(1)自鼻孔或外耳道流出血液(但不凝)或血性液体;慢性期亦可为透明清亮液体(液体中含有葡萄糖)。(2)有相应部位(前或中颅窝)颅底骨折。
(3)伴有软组织损伤。
(4)脑脊液流失量过大时,可引起低颅压综合征,表现为低颅压性头痛,平卧时头痛缓解,坐位或立位时头部胀痛及恶心呕吐。有的病人可同时伴耳鸣、轻度眩晕(由于迷路压同时降低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