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7周孕妇,右上腹痛一周。查体:右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WBC12×10/L。腹部B超未见明确异常。如病情发生在临产期,且全身感染症状重,如何处理最为合理()A、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引产B、先切除病灶,再行引产C、经腹剖宫产术,同时切除病灶D、先行引产,然后考虑手术切除病灶E、按正常分娩程序生产,以后择期手术

题目

7周孕妇,右上腹痛一周。查体:右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WBC12×10/L。腹部B超未见明确异常。如病情发生在临产期,且全身感染症状重,如何处理最为合理()

  • A、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引产
  • B、先切除病灶,再行引产
  • C、经腹剖宫产术,同时切除病灶
  • D、先行引产,然后考虑手术切除病灶
  • E、按正常分娩程序生产,以后择期手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孕妇,38周,右上腹痛1周。查体:右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WBC12×109/L。腹部B超示: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如病情发生在临产期,且全身感染症状重,如何处理最为合理()。

A.在抗炎的基础上引产

B.经腹剖宫术,同时切除病灶

C.先切除病灶,再行引产

D.先行引产,然后考虑手术切除病灶

E.立即剖宫产


参考答案:B

第2题:

急性菌痢患者,患者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A.右下腹反跳痛

B.右上腹反跳痛

C.全腹压痛,肌紧张

D.脐周压痛

E.Murphy征阳性


正确答案:D

第3题:

患儿女,12岁,急性右上腹痛5天入院,腹痛为钻顶样,间断发作,查体:体温36.5℃,右上腹深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应考虑

A、胆囊炎、胆石症

B、胆囊结石

C、急性胆管炎

D、胆道蛔虫

E、胰腺炎


参考答案:D

第4题:

38周孕妇,右上腹痛一周,查体右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WBC12X109/L,腹部B超未见明确异常。
如病情发生在临产期,且全身感染症状重,如何处理最为合理


A.在抗炎的基础上,引产
B.经腹剖宫术,同时切除病灶
C.先切除病灶,再行引产
D.按正常分娩程序生产,以后择期手术

答案:B
解析:

第5题:

7周孕妇,右上腹痛一周。查体:右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WBC12×10/L。腹部B超未见明确异常。

如病情发生在临产期,且全身感染症状重,如何处理最为合理
A.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引产
B.先切除病灶,再行引产
C.经腹剖宫产术,同时切除病灶
D.先行引产,然后考虑手术切除病灶
E.按正常分娩程序生产,以后择期手术

答案:C
解析:

1.妊娠期阑尾炎较常见。本患者右上腹压痛,但无反跳痛。妊娠中期子宫增大较快,盲肠和阑尾被增大的子宫推挤向右上腹移位,压痛部位也随之上移。腹壁被抬高,炎症阑尾刺激不到壁腹膜,所以压痛、肌紧张、反跳痛均不明显。且患者有白细胞升高的严重表现,B超未见明确异常,可排除胆囊炎、胰腺炎及结石,患者也无胃肠炎腹痛腹泻体征。考虑急性阑尾炎。故选C。
2.对于妊娠期阑尾炎治疗以早期阑尾切除术为主。妊娠后期的腹腔感染更不容易控制,更应早期手术。患者目前孕7周,是合适的阑尾切除术时机,尽量不用腹腔引流,故选C。
3.临产期的急性阑尾炎如并发阑尾穿孔或全身感染症状严重,考虑剖宫产术,同时切除阑尾。故选C。

第6题:

该患者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A.右下腹反跳痛

B.右上腹反跳痛

C.全腹压痛,肌紧张

D.脐周压痛

E.Murphy征阳性


正确答案:D

第7题:

患者,女性,12岁,急性右上膜痛5日入院,腹痛为钻顶样,间断发作。查体:体温36.5℃,右上腹深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应考虑

A.胆囊炎、胆石症

B.胆囊结石

C.急性胆管炎

D.胆道蛔虫

E.胰腺炎


正确答案:D
首先胆道蛔虫症多见于6~8岁学龄儿童、农民和晚期孕妇。腹痛的部位,常位于上腹部剑突右下方,疼痛呈阵发性,间歇期极短,有“钻顶感”,伴全身大汗,辗转不安。突然发作的剑突下钻顶样剧烈持续痛是胆道蛔虫症典型的临床表现。再结合病例中的典型的腹痛特点,故本题选D。

第8题:

下列属于胆道蛔虫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的是

A.剑突下钻顶样疼痛

B.右上腹轻度压痛

C.右上腹反跳痛

D.反复高热

E.恶心、呕吐


正确答案:ABE

第9题:

患儿,男性,12岁。急性右上腹痛3天入院,腹痛为钻顶样痛,间断发作。体格检查:体温37.6℃,右上腹深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应考虑为

A、胰腺炎
B、胆管炎
C、胆道休克
D、胆道蛔虫病
E、胆囊炎、胆石症

答案:D
解析:
考察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是胆道蛔虫典型表现,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发作时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可伴有恶心、呕吐或呕吐蛔虫。疼痛可突然缓解,间歇期宛如正常人。合并胆道感染时,出现胆管炎症状,严重者表现为重症型胆管炎。此患儿临床表现符合胆道蛔虫病。

第10题:

患儿女,12岁,急性右上腹痛5天入院,腹痛为钻顶样,间断发作,查体:体温36.5℃,右上腹深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应考虑

A.胆囊炎、胆石症
B.胆囊结石
C.急性胆管炎
D.胆道蛔虫
E.胰腺炎

答案:D
解析:
蛔虫是肠道内寄生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中下段内,当寄生环境发生变化时,如肠道功能紊乱、饥饿、高热、胃酸降低和驱虫不当时,喜爱钻孔习性的蛔虫,可上达胃十二指肠内,再加上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蛔虫即可钻入胆道引起症状。首先胆道蛔虫症多见于6~8岁学龄儿童、农民和晚期孕妇。腹痛的部位,常位于上腹部剑突右下方,疼痛呈阵发性,间歇期极短,有“顶钻感”,伴全身大汗,辗转不安。再结合病例中的典型的腹痛特点,故本题选D,其他选项不符合。解题关键:突然发作的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绞痛是胆道蛔虫症典型的临床表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