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初产妇,26岁,临产6h胎头未进入骨盆入口。埘时测量骨盆最有价值的径线为()A、对角径B、出口横径C、坐骨棘间径D、出口后矢状径E、中骨盆前后径

题目

初产妇,26岁,临产6h胎头未进入骨盆入口。埘时测量骨盆最有价值的径线为()

  • A、对角径
  • B、出口横径
  • C、坐骨棘间径
  • D、出口后矢状径
  • E、中骨盆前后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初产妇,26岁,临产6小时胎头未进入骨盆入口,此时测量骨盆最有价值的径线为

A.对角径

B.出口横径

C.坐骨棘间径

D.出口后矢状径

E.中骨盆前后径


正确答案:A

第2题:

初产妇,28岁,临产6 h胎头未进入骨盆入口,此时测量骨盆最有价值的径线为 ( )

A.对角径

B.出口横径

C.坐骨棘间径

D.出口后矢状径

E.中骨盆前后径


正确答案:A
测量骨盆入口最有价值的径线为对角径。

第3题:

初产妇,24岁,39周妊娠临产,下列哪种情况可以经阴试产

A、头位,骨盆入口临界性狭窄

B、头位,骨盆出口狭窄

C、横位,骨盆入口狭窄

D、臀位,骨盆入口狭窄

E、臀位,骨盆出口狭窄


参考答案:A

第4题:

初产妇临产后4小时胎头仍未入盆,此时测量骨盆,下列哪条径线最有价值

A.骶耻内径
B.骶耻外径
C.髂棘间径
D.坐骨棘间径
E.坐骨结节间径

答案:A
解析:

第5题:

初产妇临产后胎头仍未进入骨盆,首先考虑A.羊水过多B.腹壁松弛C.脑积水SXB

初产妇临产后胎头仍未进入骨盆,首先考虑

A.羊水过多

B.腹壁松弛

C.脑积水

D.头盆不称

E.宫缩乏力


正确答案:D
由于枕额径大于骨盆入口前后径(11cm),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胎头枕骨在骨盆左前方。部分初产妇可在预产期前1~2周内衔接,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衔接。若初产妇临产后胎头仍未衔接,应考虑有无头盆不称。

第6题:

24岁,第一胎38+1周临产,产科检查后医生决定试产,下列情况可以试产的是( )

A.头位,骨盆入口狭窄

B.头位,骨盆出口狭窄

C.臀位,骨盆入口狭窄

D.臀位,骨盆出口狭窄

E.头位,中骨盆狭窄


答案:A

第7题:

初产妇,枕右前位,阴道分娩。其胎头娩出时胎儿双肩径应在

A、骨盆入口左斜径上

B、骨盆入口右斜径上

C、骨盆出口横径上

D、骨盆入口横径上

E、中骨盆前后径上


参考答案:A

第8题:

初产妇,临产后4小时胎头仍未入盆,此时测量骨盆哪条径线最有价值

A、坐骨棘间径

B、骶耻外径

C、骶耻内径

D、坐骨结节间径

E、髂棘间径


参考答案:C

第9题:

胎头子临产后迟迟不入盆,骨盆测量径线最有价值的是

A.髂棘间径

B.髂嵴间径

C.出口横径

D.坐骨棘间径

E.骨盆入口前后径


正确答案:E
骨产道有3个平面: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骨盆出口平面。胎头于临产后迟迟不能入盆,说明骨盆入口平面狭窄,骨盆入口平面有入口前后径、入口横径、入口斜径,入口前后径的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其正常值平均为11cm。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为骶耻外径,正常值为18~20cm。第5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或相当于髂嵴后连线中点下1.5cm。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相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指围绕右侧尺骨茎突及桡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的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第10题:

初产妇,26岁,临产6小时胎头尚未进入骨盆入口,此时测量骨盆最有价值的径线为
A.骶耻外径
B.出口横径
C.坐骨棘间径
D.出口后矢状径
E.中骨盆前后径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