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西药师

患者女,47岁。因“踝关节疼痛半月余”就诊。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治疗用药用药方法别嘌醇片100mg口服,3次/日碳酸氢钠片0.5g口服,3次/日肾炎康复片1片口服,2次/日 别嘌醇用于治疗痛风时的用药时间为()A、痛风发作急性期B、关节炎症控制后1~2周C、痛风急性炎症症状还未完全消失时D、与痛风发作无关,痛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使用E、关节炎症完全消失4周以上

题目

患者女,47岁。因“踝关节疼痛半月余”就诊。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 治疗用药用药方法 别嘌醇片100mg口服,3次/日 碳酸氢钠片0.5g口服,3次/日 肾炎康复片1片口服,2次/日 别嘌醇用于治疗痛风时的用药时间为()

  • A、痛风发作急性期
  • B、关节炎症控制后1~2周
  • C、痛风急性炎症症状还未完全消失时
  • D、与痛风发作无关,痛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使用
  • E、关节炎症完全消失4周以上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患者,45岁,因单侧面颊部发作性针刺样疼痛2年余就诊。疼痛持续数秒钟至2分钟不等。检查该患者时应特别注意

A、面颊部有无触发点

B、面肌反射性抽搐

C、有无面色憔悴、情绪低落

D、面部疼痛觉及角膜反射是否正常

E、面部、口腔卫生是否正常


参考答案:D

第2题:

患者女,23岁,下楼时不小心扭伤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青紫,来院就诊。

护士明白此时应采取

A.按摩

B.热水足浴

C.热敷

D.冷敷

E.红外线照射


正确答案:D
冷敷可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病人,使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轻局部组织充血、出血。

第3题:

如果选择有创的治疗方法,可选择

A.三叉神经痛

B.非典型性面痛

C.口服卡马西平

D.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E.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患者,女,74岁。因右侧下颌区剧烈的刀割样疼痛2个月余就诊,吃饭、喝水可诱发疼痛,疼痛成间歇性,每次发作时间30秒至1分钟,可向下颌、耳、颞部放射。


参考答案:D

第4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47岁。因“踝关节疼痛半月余”就诊。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

该患者应使用哪种药物以缓解痛风急性发作
A:秋水仙碱
B:阿司匹林
C:别嘌醇
D:丙磺舒
E:水杨酸钠

答案:A
解析:
本组题考查痛风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合理用药。(1)痛风急性期应控制关节炎症和发作,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减少细胞坏死,缓解疼痛发作,应首选秋水仙碱。(2)使用丙磺舒时应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利于尿酸排出。(3)别嘌醇应在痛风急性关节炎症症状完全控制后才可使用(一般急性发作后1~2周),以免使组织中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水平下降速度过快,促使关节痛风石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故答案选AACB。

第5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47岁。因“踝关节疼痛半月余”就诊。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

患者服用碳酸氢钠片的作用是
A:碱化尿液,利于排酸
B:中和胃酸,利于药物吸收
C:碱化尿液,防止尿酸沉积
D:预防痛风结石形成
E:促进尿酸分解、排泄

答案:A
解析:
本组题考查痛风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合理用药。(1)痛风急性期应控制关节炎症和发作,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减少细胞坏死,缓解疼痛发作,应首选秋水仙碱。(2)使用丙磺舒时应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利于尿酸排出。(3)别嘌醇应在痛风急性关节炎症症状完全控制后才可使用(一般急性发作后1~2周),以免使组织中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水平下降速度过快,促使关节痛风石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故答案选AACB。

第6题:

患者女,45岁,因“右膝疼痛1个月,上、下楼梯困难1周”前来就诊。自述无外伤史。查体:右膝无红肿,皮温正常,活动范围正常,股四头肌抗阻力收缩试验(+),髌骨下摩擦感(+)。血沉、C-反应蛋白未见异常,右膝X线片提示:右膝髌股关节间隙变窄,髌骨侧软骨下骨硬化,余未见异常。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右膝关节滑膜炎

B、右膝髌股关节炎

C、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D、右膝关节结核

E、右膝类风湿关节炎


参考答案:B

第7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47岁。因“踝关节疼痛半月余”就诊。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

关于别嘌醇药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
B:防止尿酸形成结晶沉积
C: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
D:抗氧化,减少再灌注期自由基产生
E:有助于组织内尿酸结晶重新溶解

答案:C
解析:
本组题考查痛风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合理用药。(1)痛风急性期应控制关节炎症和发作,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减少细胞坏死,缓解疼痛发作,应首选秋水仙碱。(2)使用丙磺舒时应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利于尿酸排出。(3)别嘌醇应在痛风急性关节炎症症状完全控制后才可使用(一般急性发作后1~2周),以免使组织中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水平下降速度过快,促使关节痛风石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故答案选AACB。

第8题:

该患者诊断为

A.三叉神经痛

B.非典型性面痛

C.口服卡马西平

D.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E.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患者,女,74岁。因右侧下颌区剧烈的刀割样疼痛2个月余就诊,吃饭、喝水可诱发疼痛,疼痛成间歇性,每次发作时间30秒至1分钟,可向下颌、耳、颞部放射。


参考答案:A

第9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47岁。因“踝关节疼痛半月余”就诊。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

别嘌醇用于治疗痛风时的用药时机为
A:痛风发作急性期
B:关节炎症控制后1~2周
C:痛风急性炎症症状还未完全消失时
D:与痛风发作无关,痛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使用
E:关节炎症完全消失4周以上

答案:B
解析:
本组题考查痛风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合理用药。(1)痛风急性期应控制关节炎症和发作,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减少细胞坏死,缓解疼痛发作,应首选秋水仙碱。(2)使用丙磺舒时应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利于尿酸排出。(3)别嘌醇应在痛风急性关节炎症症状完全控制后才可使用(一般急性发作后1~2周),以免使组织中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水平下降速度过快,促使关节痛风石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故答案选AACB。

第10题:

患者女,45岁,因尿痛难忍,到医院就诊。检查:B超显示尿路有多颗结石,尿液常规检验红细胞(+++)。该患者的尿液中红细胞形态一般为( )。

A.正常红细胞
B.畸形红细胞
C.半月型红细胞
D.小红细胞
E.皱缩红细胞

答案:A
解析:
该患者为后尿路梗阻性疾病,并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故尿液中红细胞应为正常红细胞。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