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三基(医技)

新生儿出生后多在最初几天内发生轻度的非酯型高胆红素血症和一时性黄疸,1~2周后逐渐消退,这种黄疸称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题目

新生儿出生后多在最初几天内发生轻度的非酯型高胆红素血症和一时性黄疸,1~2周后逐渐消退,这种黄疸称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延迟结扎脐带对新生儿的影响,错误的是()。

A、提高血容量

B、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病理性黄疸发生率

C、增加血红蛋白含量

D、降低新生儿铁缺乏发生率

E、增加其最初几个月的铁贮备


答案:B

第2题:

新生儿出生后多在最初几天内发生轻度的非酯型高胆红素血症和一时陛黄疸,1~2周后逐渐消退,这种黄疸称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127~129题共用题干) 足月新生儿,女,体重3500g,出生后36小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血清总胆红素290umol/L。 127、根据现有新生儿的情况判断,应属于

A.新生儿溶血症

B.高胆红素血症

C.生理性黄疸

D.新生儿脑缺氧

E.新生儿低钙血症


正确答案:B

第4题:

单选题
足月新生儿,女,体重3500g,出生后36小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血清总胆红素290μmol/L。根据现有新生儿的情况判断,应属于()。
A

新生儿溶血症

B

高胆红素血症

C

生理性黄疸

D

新生儿脑缺氧

E

新生儿低钙血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采取下列哪些治疗方法()

  • A、换血疗法
  • B、光照疗法
  • C、给予抗生素治疗
  • D、纠正缺氧及酸中毒
  • E、出生后1天内输白蛋白

正确答案:A,B

第6题:

足月新生儿,女,体重3500g,出生后36小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血清总胆红素290μmol/L。

根据现有新生儿的情况判断,应属于
A.高胆红素血症
B.新生儿溶血症
C.生理性黄疸
D.新生儿低钙血症
E.新生儿脑缺氧

答案:A
解析:

第7题:

足月新生儿,女,体重3500g,出生后36小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血清总胆红素290μmol/L。根据现有新生儿的情况判断,应属于()。

  • A、新生儿溶血症
  • B、高胆红素血症
  • C、生理性黄疸
  • D、新生儿脑缺氧
  • E、新生儿低钙血症

正确答案:B

第8题:

新生儿出生后多在最初几天内发生轻度的非酯型高胆红素血症和一时性黄疸,1~2周后逐渐消退,这种黄疸称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一新生儿出生后2天因高胆红素血症入院,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400μmol/L。患儿在治疗中发生了抽搐,首先考虑为()

  • A、化脑
  • B、低血钙
  • C、低血糖
  • D、颅内出血
  • E、胆红素脑病

正确答案:E

第10题:

多选题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采取下列哪些治疗方法()
A

换血疗法

B

光照疗法

C

给予抗生素治疗

D

纠正缺氧及酸中毒

E

出生后1天内输白蛋白


正确答案: D,B
解析: 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是一种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由于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抑制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影响细胞氧化作用,脑细胞能量产生受到抑制导致脑损伤。由于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的胆红素,同时生后一周左右,脑组织防御功能差,而游离胆红素容易进入脑内,主要是损害基底节及小脑,以及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核。患儿黄疸加深,嗜睡、肌张力降低、很快发展成肌张力增高、尖叫、之后有听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智力落后、手足徐动。这样的患儿治疗效果差,但是大脑皮质损害轻,故这类患儿可能智力较好。所以一定要做好围生期保健,防止核黄疸发生。一旦生后一周内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应该及早发现、及早采取蓝光照射、药物、换血疗法,防止核黄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