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科学

试述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以及评估方法?

题目

试述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以及评估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个体选择。遗传力高的性状效果最可靠。
①顺序选择法:指同一时期只选1个性状,当这个性状得到满意的改良后,再致力于选择第2个性状,然后再选择第3个性状,如此顺序递迭。此法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所选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呈正相关时相当有效,呈负相关时费时费力、效率低。
②独立淘汰法:同时选择2个以上性状,并对每个性状分别规定出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凡全面达到标准者被保留。
③选择指数法:根据育种要求,对所选的每一性状按其遗传力及经济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加权系数,组成一个综合选择指数,然后按指数高低选种。
(2)系谱选择。根据系谱,按祖先的表型值进行选种。
系谱选择一般采取分析和对比法,即先逐个分析各个体的系谱,审查祖先特别是亲代和祖代的血统是否纯种、生产性能高低及是否稳定;然后对各个体的系谱进
第7/9页
行比较,从中选出其祖先性能高且稳定又没遗传疾患的个体作种用。但根据系谱选种只能预见个体的遗传可能性。因此,此法多用于对幼畜的选留和引种上。
(3)后裔选择。根据后代的平均表型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尤其对遗传力低的性状是较好的选种法。
(4)同胞选择。是以旁系亲属的表型值为基础的选择。
一般只根据全同胞或半同胞兄妹的平均表型值来选留种畜。同胞测验,因其双亲相同,其基因型一致,所以根据同胞资料能对个体遗传基因型做出可靠判断,同时也是一个亲本或双亲的后裔测验,而且比后裔选择需时较短,能提早取得结果。
(5)提高选种的准确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培训评估效果信息的收集,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培训效果评估实施的程序,以及投资回报率计算分析方法。


答案:
解析:
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方法和技术:1.观察法2.问卷调查法3.测试法4.情景模拟法5.绩效考核法6.360度考核7.前后对照法8.时间序列法9.收益评价法。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技术:1.泰勒模式。2.层次评估法.3.目标导向模型法。
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1.明确培训评估的目的2.培训评估方案的制定.3.培训评估效果信息的收集4.培训评估信息的整理与分析5.撰写培训评估报告。
培训评估效果信息的收集:1.收集培训效果信息的目的2.不同类型培训效果信息的采集3培训效果信息的收集渠道4培训评估信息的处理5.信息收集过程中的技巧。
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1.培训前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反馈2培训中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反馈3培训效果评估4培训效率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实施的程序:1.培训效果综合评估要求2.培训效果的评估工具3.培训效果四层评估应用。
投资回报率计算分析方法:培训投资净回报率=(培训项目收益-培训成本)/培训项目成本*100%培训投资回报率=培训项目收益/培训项目成本*100%

第2题:

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方案的制定的主要内容有()。

  • A、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目标
  • B、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主体和客体
  • C、选择评估标准
  • D、确定评估方法
  • E、收集工作分析效果评估信息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试述提高直向过岔速度的途径。试述提高过岔速度的途径。


参考答案:1)采用可动心轨道岔,消灭有害空间,保证行车安全平稳。
2)采用整铸高锰辙叉,对翼轨堆焊加高。
3)对尖轨、基本轨、心轨及翼轨淬火,以增强耐磨性。
4)严格控制直向轨距变化,减少尖轨尖端和跟端轨距加宽值。
5)采用特种断面尖轨。
6)适当加长翼轨和护轨的缓冲段及减小其冲击角。
7)减小有害空间段冲击角,相应增加翼轨耐磨性。8加强道岔养护维修。

第4题:

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方案制定的第一步是()。

  • A、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主体和客体
  • B、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目标
  • C、确定评估方法
  • D、选择评估标准

正确答案:B

第5题:

试述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和方法?


正确答案: (一)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
(1)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绩效观念。这点是提高行政绩效途径最为重要的一点,因为长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行政管理过程中滋生
了很浓厚的官僚主义作风,运转节奏迟缓,加上分工不明确,责任心不强,从行政领导到一般行政人员,在不同程度上养成了不珍惜时间、不重视绩效的不良习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提高行政绩效,必须打破原有的陈规陋习,树立新的行政绩效观念。
(2)建立科学,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3)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
(4)全面提高行政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素质。
(5)引入必要的激励机制,保证政令畅通。
(6)大力反对行政工作中的官僚主义,迅速扭转各级机关的工作作风。
(7)运用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行政管理技术手段现代化。
(二)提高行政绩效的方法
(1)层级领导法。
(2)目标管理法。
(3)以点带面、典型带动法。
(4)现场办公法。

第6题:

培训效果评估分为哪些阶段?()

  • A、选择评估模型
  • B、确定评估层次
  • C、选择评估方法
  • D、评估数据收集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试述提高领导者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正确答案: (1)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3)注重实践锻炼;
(4)注重提高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第8题:

试述植物耐盐的生理基础以及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


参考答案:植物耐盐生理是通过细胞的渗透调节以适应已进入细胞的盐类。有些植物(例如小麦)遇到盐分过高时,可以吸收离子积累在细胞的液泡中,通过细胞渗透势,水势的降低,防止细胞脱水。在渗透调节中主要是K+的主动吸收,以K+来调节细胞的渗透势。有些植物是通过积累有机物调节渗透势。如耐盐的绿藻在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其90%光合产物都是乙二醇,以此来调节细胞的渗透势。     植物耐盐的另一种方式是消除盐对于酶或代谢产生的毒害作用,抗盐的植物表现在高盐下往往抑制某些酶的活性,而活化另一些酶,特别是水解酶活性。如耐盐的玉米在NaCl诱导下可以提高光合磷酸化作用,大麦幼苗在盐渍条件下仍保持丙酮酸激酶的活性。由此可见,抗盐植物在代谢上的特点是在高盐下保持-些酶活性稳定。
  植物耐盐的第三种方式是通过代谢产物与盐类结合,减少离子对原生质的破坏作用,例如抗盐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清蛋白,它可以是高亲水胶体对盐类凝固作用的抵抗力,避免原生质受电解质影响而凝固。
  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1)选育抗盐性较强的作物品种,是提高作物抗盐性的主要途径。(2)通过播种前盐溶液浸种锻炼,可提高农作物的抗盐性。

第9题:

制定评估方案,是工作分析效果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包括以下内容()

  • A、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目标
  • B、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主体和客体
  • C、选择评估标准
  • D、确定评估方法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制定评估方案,是工作分析效果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包括以下内容()

  • A、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目标
  • B、工作分析评估效果的预算
  • C、选择评估标准
  • D、确定评估方法
  • E、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的主体和客体

正确答案:A,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