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住院医师内科

女性,48岁。患乙肝10年,确诊肝硬化2年。患者经常有牙龈出血、鼻出血。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A、维生素K缺乏B、毛细血管脆性增加C、血小板功能不良D、凝血因子合成障碍E、肝脏解毒功能不良而致毒性反应

题目

女性,48岁。患乙肝10年,确诊肝硬化2年。患者经常有牙龈出血、鼻出血。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维生素K缺乏
  • B、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 C、血小板功能不良
  • D、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 E、肝脏解毒功能不良而致毒性反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38岁。患乙肝近10年,半年前确诊肝硬化。近来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主要原因是

A.脾功能亢进

B.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C.血小板缺乏

D.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E.血小板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B

第2题:

某男,60岁,肝硬化患者。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和胃肠出血等倾向,其原因为

A.某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B.血中抗凝物质增加

C.血小板减少

D.凝血因子Ⅰ、Ⅱ不足

E.维生素K减少


正确答案:A

第3题:

患者女性,45岁,3年前确诊肝硬化,常有上腹隐痛,纳差。1天前突然呕吐棕褐色胃内容物一次,量约200ml。该患者的出血原因是

A.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B.胆道出血

C.食管癌

D.消化性溃疡

E.食管憩室


正确答案:A

第4题:

女性,68岁,患肝硬化已5年,近日发现牙龈出血、夜间睡眠时流涎呈粉红色,皮肤有许多出血点,且有尿频、尿急、腰痛就医,经检查后确认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伴泌尿系感染。

下列何种情况易患感染
A.红细胞减少
B.中性粒细胞减少
C.血小板减少
D.淋巴细胞减少
E.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答案:B
解析:
1.考点: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精析:全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根据血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可了解有否脾功能亢进及其程度,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可动态了解患者出血情况。故本题选B。避错:本题部分考生可能会选择A,那是因为对血细胞分类不清,全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因此,本题选B。
2.考点: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精析: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在机体防御中起着清除衰亡组织细胞和吞噬杀死病原微生物的重要作用,其数量减少会明显降低机体防御功能而导致感染。因此,选B。避错:本题部分考生可能会选择C,认为血小板减少后可引起感染,血小板减少可诱发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性疾病,而不是感染,中性粒细胞可以吞噬杀死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如果减少可诱发感染。

第5题:

患者,女性,65岁,患肝硬化已3年,近日发现牙龈出血,皮肤有许多出血点,且有尿频、尿急、腰痛,经检查后确认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伴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是由于

A、血红蛋白减少

B、血小板减少

C、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D、嗜中性粒细胞减少

E、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参考答案:B

第6题:

(下列各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68岁,患肝硬化已5年,近日发现牙龈出血,皮肤有出血点,经检查后认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

A. 淋巴、嗜酸性粒细胞

B. 杆状核及嗜碱性粒细胞

C. 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

D. 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


正确答案:C

第7题:

患者,男性,72岁。患肝硬化6年。近日牙龈出血,皮肤有出血点,查体后确诊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皮肤、牙龈出血的原因是

A、骨髓抑制

B、血小板减少

C、中性粒细胞增加

D、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E、维生素C缺乏


参考答案:B

第8题:

患者,女性,38岁。患乙肝近10年,去年确诊为肝硬化。近来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下列哪项是出血的最主要原因?( )

A.血小板缺乏

B.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C.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D.脾功能亢进

E.血小板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B

第9题:

患者女,68岁。患肝硬化已5年,近日发现牙龈出血、夜间睡眠时流涎呈粉红色,皮肤有许多出血点且有尿频、尿急、腰痛就医,经检查后确认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伴泌尿系感染。

下列何种情况易患感染
A.红细胞减少
B.中性粒细胞减少
C.血小板减少
D.淋巴细胞减少
E.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答案:B
解析:
1.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故本题应选B。解题关键:全血细胞是血液中的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考生应理解各种标本采集的目的或原理。
2.A.红细胞减少:组织易缺氧。B.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是抵御病原入侵,减少时机体易感染。C.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D.淋巴细胞减少:机体免疫功能减低。E.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抗过敏作用减弱。故本题答案为B。解题关键:本题考查血细胞减少的意义。当机体感染行血常规检查时,应着重观察中性细胞是否减少。考生应掌握各种血细胞的意义。

第10题:

患者,男性,66岁,患肝硬化已4年,近日发现牙龈出血、夜间睡眠时流涎呈粉红色,皮肤有许多出血点,且有尿频、尿急,经检查后确认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伴泌尿系感染。

皮肤、牙龈出血是由于
A.红细胞减少
B.血小板减少
C.维生素C缺乏
D.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E.淋巴细胞减少

答案:B
解析:
1.全血细胞是指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 2.肝硬化病人脾功能亢进时,脾对血细胞破坏增加,致使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因此病人容易出现皮肤黏膜出血。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