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考试

干字型耐张塔的跳线宜采用两个独立挂点的双串绝缘子悬挂,并使用跳线托架,两串绝缘子之间应保持足够间距()以防止跳线摇摆

题目

干字型耐张塔的跳线宜采用两个独立挂点的双串绝缘子悬挂,并使用跳线托架,两串绝缘子之间应保持足够间距()以防止跳线摇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07、对于直线型重要交叉跨越塔,包括跨越( )等,应采用双悬垂绝缘子串结构,且宜采用双独立挂点;无法设置双挂点的窄横担杆塔可采用单挂点双联绝缘子串结构。
A、110kV 及以上线路B、铁路C、高速公路D、一级公路E、一、二级通航河流


答案:A,B,C,D,E
解析:

第2题:

承力塔间隙画图是校验在各种过电压的气象条件下,跳线风偏后对接地构件的空气间隙是否满足规程要求。若跳线弧垂取得过小,会对横担及金具串接地端的距离不够;取得过大,则风偏后会对塔身或跳线下面的构件(如杯型塔中线对平口或垂直排列时对下面的横担)距离不够。施工弧垂参照允许最小和允许最大弧垂间的中值选取。
耐张绝缘子串倾斜角的计算中不应计及()。
A.耐张绝缘子串重量; B.耐张串侧导线垂直档距的重量;
C.导线水平张力; D.导线弧垂。


答案:D
解析:
根据《电力工程髙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108页(三),式(2-6-49),

即与重量和张力有关。

第3题:

耐张塔挂线前,应用导体将耐张绝缘子串短接。()


参考答案:√

第4题:

简述带电更换跳线绝缘子串的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1)#1、#2电工各自登杆(塔)至适当位置,系好安全带。绑好绝缘吊绳,#1电工吊上工具,#2电工检测绝缘子。
(2)#1电工用绝缘绳挂钩钩好引流线,(或用绝缘绳在适当位置直接提升引流线),且绑牢尾绳,#2电工使用绝缘杆取出导线侧的弹簧销,#1、#2电工配合脱离绝缘子与碗头连接点。
(3)#1电工与地面电工配合,落下原绝缘子串,吊上新绝缘子串。
(4)按上述相反程序装上新绝缘子串,恢复弹簧销子。
(5)拆除工具、人员下杆,工作结束。

第5题:

输电线路跨越()等时,悬垂绝缘子串宜采用双联串(对500kV及以上线路并宜采用双挂点)或两个单联串。

  • A、220kV及以上线路
  • B、铁路及高速公路
  • C、一级等级公路
  • D、一、二级通航河流及特殊管道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某发电厂装有二台300MW机组,经主变升压至220KV接入系统。220KV屋外配电装置母线采用支持式管型母线,为双母线接线分相中型布置,母线采用Φ220/110铝锰合金管,母联间隔跨线采用架空软导线。

母联间隔有一跨跳线,请计算跳线的最大摇摆弧垂的推荐值是下列哪项?(导线悬挂点至梁底b为20cm,最大风偏时耐张线夹至绝缘子串悬挂点的垂直距离f为65cm,最大风偏时的跳线与垂直线之间夹角为45°,跳线在无风时的垂直弧垂F为
180cm),详见下图:

(A)135cm(B)148.5cm(C)190.9cm(D)210cm

答案:D
解析:
电力工程设计手册(1)附录10-2节式(附10-2010-24)。跳线的最大摇摆弧垂的推荐值为: fTY=(180+20-65)/cos45o=190.92(cm)

第7题:

承力塔间隙画图是校验在各种过电压的气象条件下,跳线风偏后对接地构件的空气间隙是否满足规程要求。若跳线弧垂取得过小,会对横担及金具串接地端的距离不够;取得过大,则风偏后会对塔身或跳线下面的构件(如杯型塔中线对平口或垂直排列时对下面的横担)距离不够。施工弧垂参照允许最小和允许最大弧垂间的中值选取。
耐张绝缘子串的水平偏角计算不应计及()。
A.线路路径转角的一半;
B.导线风压造成的耐张绝缘子串水平偏角的増加;
C.绝缘子串风压造成的耐张绝缘子串水平偏角的增加;
D.导线摆动造成的耐张绝缘子串偏角。


答案:D
解析:
根据《电力工程髙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108页(三),式(2-6-50)及图2-6-70,

即与风压和张力有关。

第8题:

61、500kV及以上架空线路45°及以上转角塔的内角侧跳线串宜使用双串绝缘子并可加装重锤。( )


答案:错
解析:
答案:错误 (改为 外角)

第9题:

更换耐张绝缘子串时,宜采用紧线拉杆法,并摘取绝缘子串与横担或与导线端耐张线夹问联结金具中的螺栓、元头销,以减少过牵引量。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为预防台风造成的事故,220千伏单回路转角塔(干字塔)中相跳线应进行防风偏设计和改造,方式可用如下哪些?()

  • A、采用单绝缘子串加重锤片
  • B、采用双绝缘子串(加支撑管)
  • C、采用硬支撑棒式合成绝缘子方式
  • D、收紧跳线

正确答案: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