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1000个为什么”

测定酸值时,规定两次煮沸五分钟,趁热滴定及不许超过三分钟的原因是什么?

题目

测定酸值时,规定两次煮沸五分钟,趁热滴定及不许超过三分钟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酸值测定为什么要煮沸5min且滴定不能超过3min?


参考答案:(1)为了驱除二氧化碳的干扰。
(2)趁热滴定可以避免乳化液对颜色变化的识别
(3)有利于油中有机酸的抽出。
(4)趁热滴定为了防止二氧化碳的二次干扰。

第2题:

测定油的酸值时,从停止回流至滴定完毕,所用时间不得超过8分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3题:

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操作因素有(),热源强度,煮沸时间,滴定速度。


正确答案:反应液碱度

第4题:

测定酸值时,在煮沸过的95%的乙醇中加入0.5mL碱性蓝6B溶液,趁热用O.0500mol/L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滴定时间不许超过()。

  • A、5min
  • B、2min
  • C、3min
  • D、4min

正确答案:C

第5题:

测定酸值时,自锥形瓶停止加热到滴定达到终点,所经过的时间不应超过()分钟。

  • A、5
  • B、3
  • C、1
  • D、4

正确答案:B

第6题:

在用碱性蓝6B法测定油的酸值时,每次滴定从停止回流至滴定完毕所用的时间不得超过()分钟。

A.3

B.5

C.8


参考答案:A

第7题:

测定酸值时,规定煮沸5分钟,趁热滴定及不许超过3分钟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煮沸5分钟是有利于将油中的有机酸抽出。煮沸为了驱除二氧化碳干扰物对酸值的影响,因为在室温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极易溶于乙醇中,不煮沸会使测定的结果偏高。在室温下,某些油品和乙醇-水混合液会产生乳化现象,乳化液妨碍了滴定时对颜色变化的识别,趁热滴定可避免这种现象。作为溶剂的乙醇-水溶液同样必须趁热滴定。因为若冷却后再滴定,又有二氧化碳溶于其中,在中和碳酸时,无形中要多消耗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第8题:

测定酸值时,自锥形瓶停止加热到滴定达到终点,所经过的时间不应超过()分钟。

A.5

B.3

C.1

D.4


参考答案:B

第9题:

在测定石油产品中的酸值时,多次滴定过程中,自锥形瓶停止加热到滴定达到终点所经过的时间不应超过()分钟。


正确答案:3

第10题:

测定石油产品的酸值试验中在煮沸过的95%乙醇中加入()碱性蓝6B(或甲酚红)溶液,趁热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中和。


正确答案:0.5mL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