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职称考试建筑工程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中级)

下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A、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B、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C、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D、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题目

下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

  • A、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
  • B、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
  • C、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 D、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对Ⅱ类场地,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组合分别对应了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  )

A. 0.15、0.20、0.25
B. 0.25、0.30、0.35
C. 0.35、0.40、0.45
D. 0.40、0.45、0.5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条规定,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5.1.4-2采用。查表5.1.4-2得,Ⅱ类场地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分别为0.35、0.40、0.45。

第2题:

在确定覆盖层厚度、划分建筑场地类别和考虑特征周期时,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仅仅取决于场地岩土的名称和性状
B.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深度的概念与覆盖层厚度是不完全一样的
C.在有些情况下,覆盖层厚度范围内的等效剪切波速也可能大于500m/s
D.场地的特征周期总是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B
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2001 4.1.4条,4.1.5条,第4.1.6条及条文说明 (虽然是多选范围内的题目,但是给出的答案是单项?)

第3题:

下面哪个不是建筑设计的依据?()

A、人体尺度

B、气象条件

C、地震烈度

D、民风民俗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下列哪些选项可以表征建筑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  )

A、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B、特征周期
C、地震影响系数
D、场地类别

答案:A,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3.2.1条规定,建筑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应采用相应于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特征周期表征。

第5题:

有甲、乙、丙、丁四个场地,地震烈度和设计地震分组都相同。它们的等效剪切波速vse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列如表9-1所示。比较各场地的特征周期Tg,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各场地的Tg值都不相等 B.有两个场地的Tg值相等
C.有三个场地的Tg值相等 D.四个场地的Tg值都相等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表4. 1.6,查得甲、乙、丙、丁均为II类场地。根据第5. 1.4条,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确定,所以甲、 乙、丙、丁四个场地的特征周期都相等。

第6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关于特征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特征周期是设计特征周期的简称
B.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及场地类别确定
C.特征周期是地震活动性的重复周期
D.特征周期是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水平段终点所对应的周期


答案:A,B,D
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2. 1. 7条,特征周期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

第7题:

场地类别不同可能影响到下列哪些选项?(  )

A、地震影响系数
B、特征周期
C、设计地震分组
D、地基土阻尼比

答案:A,B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4条规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
B项,根据第2.1.7条规定,特征周期式子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简称特征周期。
C项,设计地震分组实际上是用来表征地震震级及震中距影响的一个参量,它是一个与场地特征周期与峰值加速度有关的参量,而与场地类别无关。
D项,地基土的阻尼比是其动力特性之一,与其本身材质有关,而与场地类别无关。

第8题:

某CFG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试验方法及场地土层条件如题图所示。在加载达到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时,CFG桩桩身轴力图分布形状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  )




答案:C
解析:
CFG桩施工在复合地基中铺设了一定厚度的褥垫层,无论落在软弱土层还是硬土层,桩端在初始加载时即有负摩阻力产生,其作用由于桩间土参与承担上部荷载,负摩阻力的存在可以提高土的承载力,对整个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是有利的。一般情况下,CFG桩上部2~3m的范围内通常为负摩阻区。在任意荷载下,CFG桩的桩顶、桩间土表面及基础的沉降都不相同。由于柱体有一定刺入量,土体可始终与垫层保持挤密接触。由此可见,CFG桩的桩身轴力和有负摩阻的桩基桩身轴力一致,桩身轴力先增大后减小。

第9题:

下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土性指标与参数是确定粘性土多年冻上融沉类别所必需和完全的?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下列关于特征周期的叙述中,()是正确的。
A .特征周期是设计特征周期的简称
B .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及场地类别确定
C .特征周期是地震活动性的重复周期
D .特征周期是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水平段终点所对应的周期


答案:A,B,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