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知识竞赛

酱香型白酒的三种典型体不包括下列哪一种()A、酱香B、窖底香C、焦香D、醇甜

题目

酱香型白酒的三种典型体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 A、酱香
  • B、窖底香
  • C、焦香
  • D、醇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白酒的香型有清香型、酱香型、米香型、浓香型和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兼香型(复合香型)

第2题:

白酒按香型分为七种:馥郁香型、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芝麻香型和其它香型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的风格特点是以低级酯和高级醇为主体香的一种白酒。

A、凤香型白酒

B、浓香型白酒

C、酱香型白酒

D、清香型白酒


参考答案:A

第4题:

我国传统的()等是固态法白酒。

  • A、浓香型白酒
  • B、酱香型白酒
  • C、清香型白酒
  • D、米香型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高温堆积是()白酒普遍使用的重要环节。

  • A、浓香型
  • B、酱香型
  • C、清香型
  • D、浓酱结合型

正确答案:B,D

第6题:

酱香型白酒中有机酸含量很高,高于浓香型和清香型白酒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简述酱香型白酒的工艺操作。


正确答案: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较为独特,原料高粱称之为“沙”。用曲量大,曲料比为1:0.9。1个生产酒班1个条石或碎石发酵窖,窖底及封窖用泥土。分两次投料,第1次投料占总量的50%,称为下沙。发酵1个月后出窖,再第2次投入其余50%的粮,称为糙沙。原料仅少部分粉碎。发酵1个月后出窖蒸酒,以后每发酵1个月蒸酒1次,只加大曲不再投料,共发酵7轮次,历时8个月完成1个酿酒发酵周期。
(1)下沙操作
取占投料总量50%的高粱,其中80%为整粒,20%经粉碎,加90℃以上的热水(发粮水)润料4~5小时,加水量为粮食的42%~48%。继而加入去年最后1轮发酵出窖而未蒸酒的母糟5%~7%拌匀,装甑蒸粮1小时至7成熟,带有3成硬心或白心即可出甑。在晾场上再加入为原粮10%~12%量的90℃热水,拌匀后摊开冷散至30~35℃。洒入尾酒及加对投料量10%~12%的大曲粉,拌匀收拢成堆,温度约30℃,堆积4~5天。待堆顶温度达45~50℃,堆中酒醅有香甜味和酒香味时,即可入窖发酵。下窖前先用尾酒喷洒窖壁四周及底部,并在窖底撒些大曲粉。酒醅入窖时间同时浇洒尾酒,其总用量约3%,入窖温度为35℃左右,水分42%~43%,酸度0.9,淀粉浓度为32%~33%,酒精含量1.6%~1.7%。用泥封窖发酵30天。
(2)糙沙操作
取总投料量的其余50%高粱,其中70%高粱整粒,30%经粉碎,润料同上述下沙一样。然后加入等量的下沙出窖发酵酒醅混合装甑蒸酒蒸料。首次蒸得的生沙酒,不作原酒入库,全部泼回出甑冷却后的酒醅中,再加入大曲粉拌匀收拢成堆,堆积、入窖
操作同下沙,封窖发酵1个月。出窖蒸馏,量质接酒即得第一次原酒,入库贮存,此为糙沙酒。此酒甜味好,但味冲,生涩味和酸味重。
(3)第3轮至8轮次操作
蒸完糙沙酒的出甑酒醅摊晾、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堆积,再入窖发酵1个月,出窖蒸得的酒也称回沙酒。以后每轮次的操作方法同上,分加紧蒸得第3、4、5次原酒,统称为大回酒。此酒香浓、味醇、酒体较丰满。第6次原酒称小回酒,醇和、糊香好、味长。第7次原酒称为追糟酒,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大。经8次发酵接取7次原酒后,完成一个生产酿造周期,酒醅才能作为扔糟出售做饲料。

第8题:

茅台酒是典型的( )白酒。

A.清香型

B.酱香型

C.米香型

D.浓香型


正确答案:B

第9题:

简述酱香型白酒。


正确答案: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得名,但又分前香后香,前香主要是由低沸点的醇、酯、醛类组成,后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组成。特点是优雅细腻、酒体醇厚丰富、回味悠长,著名的有贵州的茅台酒和四川的郎酒。

第10题:

酱香型白酒的三种典型体是()

  • A、酱香
  • B、醇甜
  • C、窖底香
  • D、曲香

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