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知识竞赛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题目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学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指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A、5,2

B、3,2

C、2,2

D、10,5


参考答案: A

第2题:

下列对手足口病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
  • 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
  • C、以支持疗法为主
  • D、主要是抗菌治疗

正确答案:D

第3题:

手足口病预防


参考答案:(一)健康教育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在政府领导下,与当地教育、宣传、广电等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利用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宣传单/宣传画等多种方式,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使5岁以下儿童家长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等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掌握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强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环境卫生措施对于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动员托幼机构老师和管理人员、儿童家长成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主动参与者,形成群防群控。与重症或死亡病例发病前1周或发病后有共同生活、居住史的5岁以下儿童,要对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儿童的密切观察,出现症状要及时就诊和治疗。(二)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为降低人群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聚集性病例,避免医院感染,各地要做好以散居儿童为主的重点人群和以托幼机构、医疗机构为主的重点场所的预防控制工作。1.散居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2)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喝生水及不吃生冷食物。(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6)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2.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3.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1)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专辟诊室(台)接诊发热、出疹的病例。增加候诊及就诊等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3)诊疗、护理手足口病病例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体温计及其他物品等要及时消毒。(4)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5)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第4题:

预防手足口病的十五字方针是什么?手足口是什么病毒传染病?


正确答案: (1)、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2)、肠道病毒传染病

第5题:

针对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防治,你认为应该重视哪几方面?


正确答案: 1)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出现重症或者死亡病例,或一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的病例,班级停课10天,1周内10例以上或者三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停课10天。
2)教室和寝室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品、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4)落实晨检,发现口足口病可疑患儿,立即送诊;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消毒处理;
5)积极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加强疫情报告。
6)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清洁人员工作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清洁完毕后要立马洗手消毒。

第6题:

为降低人群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聚集性病例,卫生局决定对全县托幼机构开展一次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如果由你负责这个工作,你会怎么做?


答案:
解析:
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有助于提升各托幼机构对手足口病的病理、病因以及症状体征的了解,进而做好卫生保健及预防护理。作为此次宣传工作的负责人,我将重点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
首先,通过上网学习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信息,并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初步掌握本县托幼机构从业人员对该疾病的了解情况,做好整理以确定此次宣传工作的重难点。同时,成立工作小组,以座谈会的形式,集思广益确定宣传方案。
其次,邀请县卫生防疫专家在卫生局召开公益讲座,通过PPT演示、播放视频等形式,重点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预防措施以及诊治方法等内容,同时邀请全县各托幼机构的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参加学习,并安排专人做好会场秩序的维持以及影像采集工作。
再次,由卫生局宣传工作小组牵头,邀请卫生防疫工作人员以及县医院医务工作人员深入各托幼机构现场为老师、家长及儿童讲解该疾病的防治知识,指导他们做好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
最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平台宣传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并在各托幼机构门口悬挂横幅,以提高相关人士的重视程度。整个活动结束后,做好跟踪回访工作,了解本次宣传活动的效果,及时整理归档,形成文字材料向领导汇报。

第7题:

托幼机构、中小学如何做好手足口病防制工作?


正确答案: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日常要做好晨、午检工作,一旦发现疑似手足口病患儿,要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通知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要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注意家庭及个人卫生,记住十五字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第8题:

试述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措施。


正确答案: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措施如下:(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天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用漂白粉等进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天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第9题: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

  • A、做好儿童个人卫生
  • B、做好家庭卫生
  • C、做好托幼机构的卫生
  •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第10题:

预防手足口病的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6、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7、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9、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10、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
11、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12、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场所传播。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