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知识竞赛

明末清初,哪一位书法家被誉为“神笔”?他的宦途和书法生涯如何?书论见解怎样?

题目

明末清初,哪一位书法家被誉为“神笔”?他的宦途和书法生涯如何?书论见解怎样?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王铎(公元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年)。王铎,字觉斯,又字觉之,号石樵,又号十樵、嵩樵、痴庵、痴仙道人、雪山道人、烟潭渔雯等,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人。明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崇祯皇帝自杀,福王朱由崧建立南明弘光小王朝时,王铎官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不久,弘光朝覆灭,他投降了清朝,累官至礼部尚书。
六十一岁时告老还家,抵家不满十日就去世了。谥文安。明清之际,北方书法以王铎和傅山最为著名。王铎有“神笔”的美称,其书学功力很深,他精研当时几乎成为绝学的六书古文字学,钟鼎款识、秦汉碑碣以及释典文字。当时秘阁所藏法帖部类繁多,编次混乱,但随便举出一个字来,王铎便能立即讲出该字的源流和诸帖异同,毫厘不爽。他主张书法理应学古,不要妄为,只有学古后才能创新。他认为开始学书时困难在于入帖。后来的困难是出帖,这一“入”、“出”,讲出了学书的关键所在。他自定写字功课为一天临帖,一天应酬索书者,互相间隔,到老也雷打不动。他真、行、草、篆、隶诸体皆工。他的楷书学钟繇,而带篆、隶笔法,险劲沉着,健而不猛、丰而不腴,极有书卷气。行草成就最高,师法王羲之父子及米芾,笔力遒劲有余,能纵能收,体势连绵缠绕错落跌宕,布白如雨夹雪,豪迈俊爽,流畅超逸。遗帖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龟龙馆帖》和《弘月馆帖》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书法篆刻传名并有书论著作传世的邓铁是怎样的一个书法家?


正确答案:邓铁(一八九八——一九六三年)。上海人。晚年居北京。原名菊初,又名钝铁,字散木,别号有芦中人、无羌、虚木、粪翁、郁青、一足、夔等。其书法学萧蜕庵,篆刻学赵古泥,三十年代即名驰江南。楷、行、草、隶、篆皆工,尤以篆刻和篆书有独特风格。狂草学张旭、怀素,与其和平简静的楷书形成鲜明的对照。有《书法学习必读》、《续书谱图解》、《草书写法》、《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全注释》、《篆刻学》等书论著作遗惠后世学书者。

第2题:

首开“南北书派论”的书法家是谁?其书作和书论怎样?


正确答案:是阮元。他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卒于清仁宗嘉庆十六年(公元一七六四——一八四九年),享年八十六岁。他是清中晚期金石考古学的倡导者之一,也是“南北书派论”的首创者。阮元是江苏仪征人。字伯元,号芸台,晚号怡性老人、揅经老人。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达。阮元学识渊博,著作颇有影响,在当时名望甚高。他在书论著作《南北书派论》中,首次提出了书法的南宗、北宗之说,亦即后来的帖学、碑学,详细分析了两派书法的源流、风格的异同,是中国地域文化说的拥护者。其《小沧浪笔谈》一书,对书法基础理论亦有独到的见解。阮元的书法,得力于碑学,他对《石门颂》,《天发神谶碑》等都很有研究,故其书郁盘磅礴,纵逸飞动,很有此二碑的神意。并常以这类字书擘窠大字,题写匾额,甚为世人所崇敬。

第3题:

“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是书法家()的书论名句。


参考答案:傅山

第4题:

陈绎曾有哪些书论著作行世?他的书法如何?


正确答案:陈绎曾处州(今浙江丽水县)人,字伯敷,生卒年不详。元统中年间考上进士,官至国子助教。其文辞汪洋浩博,名擅一时。他书法方面的成就主要在书论著作上。亦工真、草、篆书。其书论著作有《法书论》、《论八分》、《论章草》、《论行书》、《论隶书》、《论楷书》等。还有《翰林要诀》一卷,分执笔法,法书等十二章,较为详实的论述了执笔方法,评价了历代法书。同时他还善于写飞白书。明胡云峰说:“伯敷善飞白,如尘缕游丝、秋蝉春蝶。”

第5题:

“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是哪一位书法家的诗句?他的书法艺术和生平如何?


正确答案: 是傅山的诗句。傅山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家,他慨叹国土的沦亡,后因介入抗清活动而被捕,但他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出狱后,清廷曾几次以功名利禄为手段来笼络他,他都严词拒绝,宁死也不入京赴试。是一个有浩然正气的爱国志士。所以他论书亦特别重视人的节操、品格。“作字先作人”,是他的心声。
傅山因赵孟頫不顾自己出身宋代宗室的身分而在元朝任职这一点,十分卑视他。曾说:“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他所崇敬的是颜真卿这样的忠贞之士,“平原气在胸,毛颖足吞虏”,是他赞颂颜真卿的诗句。他又曾说过:“常临羲之、献之各千过,不以为意。惟鲁公姓名,写时便觉肃然起敬。才展鲁公帖,即不敢倾侧睥睨者,臣子之良知也。”崇颜之心跃然纸上。
傅的书法,亦如其人,极有个性。篆、隶、真、草各体皆能,而行草尤为超绝。他的草书用笔圆劲流畅,墨酣意足,深得雄逸奇伟之趣。小楷亦清俊古穆,出于魏晋。傅山的书论更有独到之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他自己的书作正体现了这一原则。
傅山自述其学书过程云:“弱冠学晋、唐人楷法,皆不能肖。及得松雪、香光墨迹,爱其圆转流丽,稍临之,则遂乱真矣。已而乃愧之曰,是如学正人君子者,每觉觚棱难近,降与匪人游,不觉其日亲者。松雪何尝不学右军,而结果浅俗,至类驹王之无骨,心术坏而手随之也,于是复学颜太师。”由此可见傅山的书法与颜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颜真卿的高尚品格与书法艺术的成就,都是傅所引以为师的。
傅山论书还强调“正入变出”。所谓“正入”,就是循之古法,在学习古人有了坚实的基础时才能“变出”,舍此是别无捷径的。傅山,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公元一六○五年)生,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公元一六九○年),(亦有记载为一六○七——一六八四),字青主,别字公宅。山西阳曲人。明亡后号朱衣道人、丹崖子、丹崖翁等,均离有怀念朱明王朝之意。其他别号尚有真山、浊翁、石道人等。传世作品有《傅青主诗画题录册》、《霜红龛集》等。

第6题:

“书家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这句话是哪一位书法家说的,他的书作和书论如何?


正确答案: 这是宋黄庭坚的一句论书名言。黄庭坚(公元一○四五——一一○五年),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双井村)人。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尝与秦观、张来、晁补之同游苏轼门下,号“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是我国书坛上一位精通笔法,特点突出,具有开创之功的著名书法家。《宋史·黄庭坚传》说他:“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自述早年曾从周越学书,特擅大字书,得《瘗鹤铭》神髓。近年《书法》杂志曾发表他早年所书《伯夷叔齐庙碑》,近似唐褚遂良楷法。他有诗写道:“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可见黄庭坚学习书法曾有过长期探究艺术真谛而不获的苦衷。正是这样,又鞭策着他执著地去追求,去奋发。他敬慕王书,恪守“如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等用笔理论。他从《瘗鹤铭》中去揣摩笔法,悟得“锋藏笔中,意在笔前”的要旨。然而,“锋藏笔中”,谓行笔要控制,“意在笔前”又强调运笔要听任自然。他领悟到自己之所以“学书三十余年……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显然是运笔做作的陋习未除的缘故。于是他又从友人苏舜钦处借观张旭、怀素的真迹,反复研究“乃窥笔法之妙”。晚年入峡,见船工荡桨,桨随波起伏而一任波势,于是他“悟笔法”,融于自己的书作中,形成了他独特的辐射式“黄体”书法。
黄庭坚书法艺术的成功,最主要是能以势运腕,在腕的运动中控制笔毫的提按顿挫。因此他的书法,笔势开展翻腾,起伏自然,点画丰厚而润泽,正是由于他能“以意为之”地控制笔毫,所以他那中宫紧敛、四面拓展呈辐射状的书法形体既不觉拘敛,又不失野逸,俨然如一高士,为后人学习书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他所说的“书家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一方面强调了笔法的重要,另一方面在写字的时候,确实像禅师寻觅经义要旨那样,把握住用笔这一关键。

第7题:

明朝万历年间山东莱州府曾出一个著名的书法家,被皇帝赐以“神笔”之称,官封“礼部右侍郎”。相传他出仕前曾在大泽山智藏寺攻读诗书,他就是清朝书法家()。


正确答案:刘耳枝

第8题:

历史被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被誉为“草圣”的书法家是()


参考答案:王羲之;张芝

第9题:

颜真卿书法艺术的特点怎样?他有哪些书作和书论流传后世?


正确答案:颜真卿的书法在书写《多宝塔》一帖的时候,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基本特点是平整端齐,开后世馆阁体之肇端。六十岁以后,面目为之一变,自成一格。横画较细且平,竖画外凸成状,粗重雄浑。因其提按顿挫多用折笔,蚕头燕尾,棱角分明。故粗而有骨,不觉其肥。正如明王世贞的评论:“风棱秀出,精采注射,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从整体结构来看,中间空灵,外画紧凑,笔势趋中,故松而不见其散,拙而雄健有神,纵横有象,低昂有姿,风格特异,强烈鲜明。宋苏轼《东坡题跋》称赞其书法为“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其传世作品比较有名且影响深远的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李玄靖碑》、《东方朔画像赞》、《自书告身帖》、《争座位帖》、《祭侄文稿》、《大(小)麻姑仙坛记》、《八关斋会报德记》、《大唐中兴颂》、《裴将军诗》、《刘中使帖》、《蔡明远帖》等。他还有书论一篇《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传世。

第10题:

徐浩的书法生涯怎样,人们为什么称赞他的书法为“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他有何书论书作传世?


正确答案: 徐浩(公元七○三——七八二年)。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年青时以精通经义考取明经。擅长书法,辞章典雅,八十岁时去世,赠官太子少师。
徐浩的父亲洛州刺史徐峤当时是很有名望的书法家。徐浩两儿子徐璹、徐岘,也都善于书法。徐浩一家书法三代相承,他书法学自父亲而超过父亲,曾经写过一架四十二幅的屏风,八种书体都具备,题词大半是《文选》中的五言诗,其中“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十字,有的用草体,有的作隶书,尤其精妙。唐代擅长正、行两体的书家比比皆是,但兼精隶书的却寥若晨星,除了欧阳询、褚遂良之外,就可算是徐浩了。他的书法笔画两端用力,结构结实稳当,转笔驻笔之处竭尽全力,倔强执拗地将笔力收紧,丝毫也不放松,在整体上呈现出蓄势怒张的意态,所以当时人描绘他的书法像“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在书论上,他著有《论书》一篇,文中用飞禽来比喻书法,说老鹰没有彩色的羽毛而飞得高远,因为骨劲气猛;野鸡羽毛美艳而只能飞行百步,因为肉肥力沉;如能羽毛漂亮而又飞得高远,那就是书法中的风凰了。作品有《大证禅师碑》、《张庭珪墓志》、《高阳观圣德感应碑》、《金刚经》等,以《不空和尚碑》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