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竞赛

有人把“厄尔尼诺”比作太平洋上的 “气候开水壶”,其面积比美国领土还大,温度常高达30℃,向大气输送巨大的水蒸气、热量,严重破坏大气原有的平衡,故出现()。

题目

有人把“厄尔尼诺”比作太平洋上的 “气候开水壶”,其面积比美国领土还大,温度常高达30℃,向大气输送巨大的水蒸气、热量,严重破坏大气原有的平衡,故出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偏高被称之为()现象,它与拉尼娜现象都会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 A、气候变暖
  • B、海温异常
  • C、厄尔尼诺
  • D、温室效应

正确答案:C

第2题: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增温的现象。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气象上所称的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是指什么()

  • A、厄尔尼诺(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海表水温连续6个月较常年偏低(偏高)0.5℃的现象。
  • B、厄尔尼诺(拉尼娜)是指赤道西太平洋大范围海表水温连续6个月较常年偏高(偏低)0.5℃的现象。
  • C、厄尔尼诺(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海表水温连续6个月较常年偏高(偏低)0.5℃的现象。

正确答案:C

第4题:

厄尔尼诺是指()表层海水温度比一般年份异常偏高时所产生的现象。

  • A、西太平洋
  • B、东太平洋
  • C、南太平洋
  • D、南海

正确答案:B

第5题: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定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出现时对我国气候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①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EI Nino”的音译,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科学上用来专门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的现象。
②拉尼娜:为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用以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以赤道太平洋北纬5度至南纬5度,西经150度至西经90度区域内的海表面温度平均值连续6个月以上高于或低于正常0.5℃分别作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影响:
①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拉尼娜年正好相反。中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旱。
②在厄尔尼诺年的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减少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拉尼娜年的秋冬季我国降水的分布为北多南少型。
③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常常出现暖冬凉夏,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拉尼娜年我国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
④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第6题:

有人把主题的作用形象地比作统帅。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气象上把()合称为“ENSO”。

  • A、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
  • B、拉尼娜和南方涛动
  • C、厄尔尼诺和季风
  • D、拉尼娜和季风

正确答案:A

第8题:

列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隔几年发生一次
  • B、发生在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上
  • C、会造成印尼地区的干旱
  • D、正常年份洋流由西向东,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出现逆转

正确答案:D

第9题:

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这被称之为( ).

  • A、拉尼娜现象 
  • B、厄尔尼诺现象 
  • C、热带海洋气候现象 
  • D、海滨气候现象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过去秘鲁渔民所说的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海水季节性增温现象。现在所说的厄尔尼诺现象,实际上是指热带太平洋哪部地区的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

  • A、东
  • B、南
  • C、西
  • D、北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