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某一种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A、18%、82%B、36%、64%C、57%、43%D、92%、8%

题目

某一种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 A、18%、82%
  • B、36%、64%
  • C、57%、43%
  • D、92%、8%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个较大的动物种群中有一个基因R,另一个较小的同种动物种群中有等位基因R和r,经抽样测定,小种群中R的频率为0.6。由于某种原因,大种群中的部分个体迁入小种群,结果新种群中有12%的个体来自大种群。迁移后新种群中R的基因频率为( )。

A.0.648
B.0.72
C.0.768
D.0.88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大种群中的部分个体中R的频率为1,小种群中R的频率为0.6;由于新种群中12%的个体来自大种群,所以迁移后新种群中R的基因频率为0.6×(1-12%)+12%×1=0.648。

第2题:

福彩“双色球”游戏中的“双色”是指该游戏投注号码分为()两种色。

  • A、红色和黑色
  • B、红色和黄色
  • C、红色和蓝色
  • D、红色和绿色

正确答案:C

第3题:

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 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正确答案:

X 3

第4题:

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 A、18%、82%
  • B、36%、64%
  • C、57%、43%
  • D、92%、8%

正确答案:C

第5题:

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二种体色,已知黑色对红色是显性。若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24%,bb的个体占4%,其余个体的基因型均为Bb,则该种群中B与b基因频率分别为()

  • A、36%、64%
  • B、57%、43%
  • C、24%、22%
  • D、60%、40%

正确答案:D

第6题:

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Aa为灰色,aft.为黑色。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60%为AA的个体,40%为aa的个体,群体中随机交配,其子代中Aa的比例是( )。

A.64%
B.48%
C.36%
D.16%

答案:B
解析:
该种群中AA=60%,aa=40%,含有A基因的雌雄配子的比例各是60%,含有a基因的雌雄配子的比例各是40%,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Aa的比例是Aa=2×60%×40%=48%。或群体进行自由交配,交配的组合有AA×AA、AA(雄性)×aa(雌性)、aa×aa、aa(雄性)×AA(雌性),计算得知,子代个体是AA的概率是60%×60%=36%,Aa的概率是2×60%×40%=48%,aa的概率是40%×40%=16%。故选B。

第7题:

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由此可知,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何种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几种()

  • A、X染色体、4种
  • B、X染色体、3种
  • C、常染色体、4种
  • D、常染色体、3种

正确答案:B

第8题:

某种动物的体色,褐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这两对由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Z与z,W与w控制,研究表明,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时,该动物的体色就表现为褐色,现在有一对动物繁殖多胎,后代中褐色个体和白色个体的比值是7:1,从理论上分析,这对动物的基因型可能是( )。

A.ZzWwZzWw
B.zzWwZzWw
C.ZZwwzzWw
D.zzWwzzww

答案:B
解析:
这对动物繁殖多胎,后代中褐色个体和白色个体的比值是7:1,即3:3:1:1类型,那么这对动物的基因型可能是zzWw,Zzww或ZzWw,Zzww,所以答案选B。A项,子代中Z/z基因控制的表型中3/4褐色(1/4ZZ+1/2Zz),1/4白色(1/4zz),W与W基因控制的表型中3/4褐色(1/4WW+1/2Ww),1/4白色(1/4ww),故子代中褐色个体与白色个体的比值为15:1(9:3:3:1),不符合题意;C项,子代中因Z/z基因控制的表型中全为褐色(zz),所以子代个体中全为褐色,没有白色个体,白色个体与褐色个体的比值为0,不符合题意;D项,子代中Z/z基因控制的表型全为白色(zz),W与w基因控制的表型中1/2褐色(1/2Ww),1/2白色(1/2ww),故子代中褐色个体与白色个体的比值为1:1,不符合题意。

第9题:

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到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叶以前,种群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试用现代达尔文主义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19世纪桦尺蛾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浅色型(ss)桦尺蛾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鸟类所捕食,使后代繁殖个体多,导致基因频率升高

第10题:

某种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R和r的控制,R的基因频率是指()

  • A、R基因在种群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
  • B、R基因与r基因的比值
  • C、R基因在R和r基因中所占的比例
  • D、RR和Rr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