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思想品德

我国经济发展一大制约因素是消费不足,尤其是农村消费不足。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A、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B、依靠国家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和财政补贴C、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合理地消费D、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题目

我国经济发展一大制约因素是消费不足,尤其是农村消费不足。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

  • A、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 B、依靠国家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和财政补贴
  • C、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合理地消费
  • D、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前制约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是( ).

A.农业资金和科技投入少

B.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滞后

C.农业劳动力投入不足

D.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展缓慢


正确答案:ABD
8.ABD[解析]当前制约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农业资金和科技投入少,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展缓慢,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滞后.C项表述错误,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是过剩的.

第2题: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加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口老龄化呈日趋剧烈之势,()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还很重要。

A、生产功能

B、消费功能

C、教育和抚养功能

D、赡养功能

E、精神慰藉功能


参考答案:D

第3题: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滞后主要在于农民消费需求不足。()

参考答案:错误


答案:×
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滞后主要在于政府投入不足。

第4题:

依据我国的统计口径,我国经济中的消费需求包括( )。

A.城镇居氏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

B.持久性消费和暂时性消费

C.企业消费和家庭消费

D.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


正确答案:D

第5题:

下列关于2008年我国城市、农村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消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高于农村 B.城市低于农村 C.城市与农村相等 D.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D
材料中仅给出了城市、农村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消费价格变化的幅度,因为没有基期量,因此无法比较绝对量的大小。

第6题:

我国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是( )

A.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B.稳定居民支出预期,扩大即期消费

C.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D.完善消费环境和政策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消费需求成为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1998年以来,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表明,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主要在农村。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居民有9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7%,而农村消费仅占总消费的35%左右。无可置疑,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上不去,消费层次低,必然会导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低下,消费需求不足。

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增长,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刺激需求的政策,特别是1998年国家启动了扩大内需政策包括积极财政政策和放松银根在内的货币政策,这些刺激需求的政策更多地促进了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但由于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总需求不足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统计资料显示,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最终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下降并不是城镇居民造成的,大幅下降的是农村居民的消费份额。据专家测算,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80年代为35%,90年代后,降到了20%,减少了15个百分点。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因素是农村收入低下,收入决定消费。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22倍,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值相当于城镇居民1992年以前的水平,收入水平落后于城镇13年之多。近15年来,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城乡收入之比为1:2.2,1995年为1:2.71,2000年为1:2.79,2003年为1:3.24,2005年为1:3.22,收入差距直接决定了消费水平的差距。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水平落后于城市10年以上,2003年农村居民彩电、洗衣机和电冰箱的拥有率为67.8%、34.27%、15.89%,彩电拥有率相当于城市居民1990年左右的水平,洗衣机拥有率相当于城市居民1983年左右的水平,电冰箱拥有率相当于城市居民1986年左右的水平。这些表明,我国总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导致国民经济一些行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投资不能顺利转化,企业效益低下,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受阻,由农村消费需求不足而引起的总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农村人口每增长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如果农村居民人均增加2000元的收入,假设以60%用于消费,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消费需求将是21600亿元,可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11.8个百分点。从西方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收入低的人群消费需求高,而收入高的人群消费需求低。如我国当前家电市场,城镇已经趋于饱和,而在农村市场却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全国农村人口对任何家电产品的普及率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可见,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推动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积极因素。经济学家称之为“消费中国:需求创造未来。”

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61元,比1978年增加了3545多元,年均增长12.2%:而城镇居民2008年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243元,比1978年增加了10932元,年均增长12.7%。这意味着,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不论是绝对量还是增长速度,都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分析认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10年以上,并且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状态。换言之,目前城镇居民一个人的消费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的消费。但恰恰就是这种较低的消费水平,蕴含着强大的内在需求,而且一旦这种需求被释放,其能量是惊人的。

面对世界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我国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一重要举措的出台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

写作要求:

请结合给定材料,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正确答案:
释放农民消费潜力  为扩大内需添动力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包括中国经济在内的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村市场人口多,范围广,无疑将在此轮扩内需、保增长过程中饰演重要角色,而各界对通过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也寄予了厚望。
我国依然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拥有着2/3的人口,是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从客观上来讲,拥有9亿人口的农村消费市场一旦打开,无论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盲,还是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皆意义重大,是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突破口。然而,长期以来,农村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从影响农民消费能力的因素看,首先,农民购买力水平和实际消费水平仍然偏低。主要表现为收入水平增速差距大、收入的绝对差距大、消费水平差距大等。其次,城乡市场发展仍不均衡,消费水平差距偏大。第三,农村社会保障严重滞后于城镇。此外,相比于农民消费能力的不足,农村消费环境也不容乐观。我国目前的农村消费现状是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
目前,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和农村消费环境差已成为制约农村消费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农民消费能力,促进农村市场释放潜力,就必须经过多方努力,多管齐下,才能使其逐见成效。
要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和财力转移支持力度。针对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消费基础条件较差、社保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国家财政应当考虑增加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增加财政的支农资金投入,以便增强农民的消费后劲。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
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水平。要正确引导农民在农村发展“企业+农户”、合作社、养殖大户、农产品加工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同时,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城乡协同配合提供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在城市就业、创业。
大力改善和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建立覆盖全国的容量较大的供电网络,为家用电器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增加对农村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对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在改善农村消费的软环境上,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在农民中树立维权意识,依法严惩制假售假活动。
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为拉动农村市场消费提供新动力。要根据农村消费特点、消费层次和变化趋势,生产适应农村市场的商品。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步伐,适应农村消费新变化。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扩大农村消费,不仅是关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更是当前形势下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举。多管齐下,真正释放农民的消费潜力,最大程度地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才能为扩大内需、发展经济增添动力。

第8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8年1-6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2倍还多

B.2007年1-6月,城镇居民用于“衣着”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用于“衣着”的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倍还多

C.2007年1-6月,农村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及“医疗保健”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之和不足600元

D.2008年1-6月,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用于“食品”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超过各自人均消费性支出的三分之一


正确答案:C
A项,由表格可知,2008年1—6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之比为7618+3451>2,A正确;
B项.由表格可知,2007年1—6月,城镇居民用于“衣着”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与农村居民用于“衣着”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之比为,B正确;
C项,由表格可知,2007年1—6月,农村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及“医疗保健”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之和为,C错误: 
&

第9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8年1~6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2倍还多

B.2007年1~6月,城镇居民用于“衣着”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用于“衣着,,的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倍还多

C.2007年1~6月,农村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及“医疗保健”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之和不足600元

D.2008年1~6月,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用于“食品”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超过各自人均消费性支出的三分之一


正确答案:C
7618+3451—2.2,A对;(848+1.087)+(266+1.086)≈3.185,B对;386+0.968+239+1.083≈619.44.C错;2861+7618≈37.6%,1327+3451≈38.5%,D对。

第10题:

全国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根据( )计算得到的。

A.各省(区、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各地 GDP 加权平均

B.各省(区、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几何平均

C.各省(区、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各地居民消费支出加权平均

D.各省(区、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各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加权平均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