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思想品德

“气者,理之依也”,“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观点。

题目

“气者,理之依也”,“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观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观点与“人是万物的尺度”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A.气者,理之依也
B.存在即被感知
C.理生万物,理在事先
D.无其器则无其道

答案:B
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的,意思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强调人的感知是判断万物的标准,该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其有相似的哲学观点是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物质是观念的集合”。它们的共同之处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A、D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C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本题选B。

第2题:

关于“理”与“气”的关系: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气在理先),朱熹认为“未有此气,先有此理”(理在气先)。“王朱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

答案:B
解析:
王夫之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朱熹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项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B。

第3题: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论文章的主张是“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


正确答案:姚鼐

第5题:

下列说法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A、我思故我在
  • B、心外无物
  • C、理生万物
  • D、气者,理之依也

正确答案:D

第6题:

朱熹认为“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由此可以看出,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

A.物质

B.主观精神

C.客观精神

D.物质的具体形态

答案:C
解析:
“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认为有一种绝对(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
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本题答案选C。

第7题:

朱熹认为“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由此可以看出,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 )。


A.物质
B.主观精神
C.客观精神
D.物质的具体形态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哲学中的世界本源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朱熹说的这两句话,从这两句话中,可以得出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在朱熹看来,“理”即客观精神,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项正确。

A项:物质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朱熹认为的“理”是一种客观精神,也可以理解为绝对精神。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主观精神是指人本身产生的,不是客观存在的,而在朱熹的表述中“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精神,不是由人的主观意识产生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理”属于客观唯心的范畴,物质的具体形态属于客观唯物的范畴,“理”强调的是一种人意识之外的精神,不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8题:

下面是一组关于世界本源问题辩论的材料:

材料1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有高必有下,有大必有小,皆是理必当如此。如天之生物,不能独阴必有阳,不能独阳必有阴,皆是对。……其所以有对者,是理合当恁地。”

——摘自南宋哲学家朱熹:《朱予语类》卷二、卷九五

材料2

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

——摘自明代哲学家王守仁:《传习录中》

材料3

“气,物之原也……。天内外皆气,地中亦气,物虚实皆气,通气上下,造化之实体也。是故虚受乎气,非能生气也;理载于气,非能始气也。世儒谓‘理能生气’,……谓理可离气而论……谬幽诬怪之论作矣。”

——摘自明代哲学家王延相:《慎言》

根据以上材料,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1)材料1的观点与材料2的观点有何区别?

(2)材料1中的思想有无合理的因素?

(3)材料3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同材料1,材料2的观点对立的实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材料1的作者认为,“理”是根本的、主要的,它决定着有天地、有气、有万物,及万事万物的状态,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材料2的作者认为,“心”是根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万事万物皆出白“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材料1的作者坚持“理”是根本,万事万物由“理”而来,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它的合理的因素是有阴即有阳,有阳即有阴,这是对立面相互依存的思想,属于古代哲学辩证思维的理论形式,
 (3)材料3的基本观点是,作者认为“气”是万物之本;天地万物“虚实皆气”:“气”是实体,“理”不是实体,“理载于气”,“理”在“气”中,是依赖于“气”的。作者针锋相对地指出,“理能生气”,“理”可离开“气”而存在,这是谬论。
 材料3同材料1、2的关于理气关系论争,实质是古代哲学家对世界万物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它的对立的实质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第9题:

下列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天不变,道亦不变
  • B、理生万物
  • C、心外无物
  • D、气者,理之依也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这一思想的提出者应该是()

  • A、孟子
  • B、朱熹
  • C、董仲舒
  • D、荀子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