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科)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受护。”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题目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受护。”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我们的环境布置往往是按老师的理解由老师完成,即使幼儿参与也是一种“受动式”、“小面积”的参与,即儿童参与环境创设一般得经过教师的同意,按教师的意图,甚至是教师说,幼儿做。陈鹤琴先生主张“环境的布置要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因此,做教师的应该学会如何领导儿童运用大脑和双手来布置环境。”其含义:改变教师包办代替创设环境的观念和行为;努力使幼儿自主创设物质环境成为幼儿园课程中的一部分;使幼儿能根据活动需要,积极主动地创设学习、生活的环境;使环境趋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环境真正成为幼儿所想、所表达、所活动的空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在布置环境时,陈鹤琴认为教师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A、环境布置要通过幼儿的大脑和双手

B、环境的布置要常常变化

C、环境布置的高度应以幼儿的视线为标准


参考答案:A,B,C

第3题:

陈鹤琴倡导“活教育”的两条原则是适应儿童特点和适应环境特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4题:

()主张儿童提供“有准备的活动”,让其通过与有准备的环境相互作用,进行自发的主动学习,得到发展。

  • A、卢梭
  • B、陈鹤琴
  • C、皮亚杰
  • D、蒙台梭利

正确答案:D

第5题:

陈鹤琴的儿童教育理论。


答案:
解析:
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活教育”思想,由“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和教学论构成。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一个人要热爱人类,热爱真理;做一个中国人要爱自己的国家与同胞,团结国民,为国家兴旺而努力。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则赋予它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服务”。“活教育”的目的论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现代中国人,表达了陈鹤琴对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变革的追求。 (2)“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反对传统的将书本看作唯一教育资料的做法,明确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谓“活教材”就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但他并非绝对强调经验,决然否定书本。“活教育”课程追求完整的儿童生活,教学组织形式打破惯常的学科中心体系,采取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生活特点的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体系——“五指活动”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 (3)“活教育”的教学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的出发点,它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其鲜明的特点是:第一,强调以“做”为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第二,儿童的“做”带有盲目性,需要教师积极正确的引导。 陈鹤琴还归纳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批评研讨。 “活教育”思想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在吸取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时,也考虑到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对中国的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6题:

简述陈鹤琴先生的u刺激一反应”说。


参考答案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喜欢画图,并不是内心有一种天赋的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
  物的刺激,在他脑子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陈鹤琴先生的观点从根本
  上说是正确的。因为.心理是人脑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没有外部事物的刺激,就不会有心理活
  动的内容。外部事物的刺激是儿血绘画的本源。

第7题:

(  )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陶行知
D.陈鹤琴

答案:C
解析:
陶行知主张要解放儿童,培养儿童的的创造力。

第8题:

“用儿童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陈鹤琴先生的这句话反映的学前教育机构环境创设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教育性

B.审美性

C.公平性

D.参与性


参考答案:D

第9题:

简述陈鹤琴先生的“刺激—反应”说。
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喜欢画图并不是内心有一种天赋的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在他脑子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陈鹤琴先生的观点根本上说是正确的。因心理是人脑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没有外部事物的刺激就不会有心理活动的内容。外部事物的刺激是儿童绘画的本源。

第10题: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受护。”在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


正确答案: 1.强调儿童的参与性;
2.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
3.幼儿园中的户外场地的设计,即水泥地,花草地和泥土地;
4.场地的设计一定要方便,能让儿童充分地活动开来,有利于儿童开展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如果在场院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增加户外场地的面积,使学前儿童能充分地享受户外环境;
5.在设置幼儿园课程时,应该考虑尽可能利用户外条件的资源。如果场地面积比较小,则不能仅仅为了美化的作用而设置一些不必要的设施,而限制了儿童的活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