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专科)

教育学通常把人的身心发展划分为()、()、()、()、()、()等六个阶段。

题目

教育学通常把人的身心发展划分为()、()、()、()、()、()等六个阶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学龄期包括( )、( )和( )等三个阶段。


答案: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
解析:

第2题:

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  )

A.四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六个阶段
D.八个阶段

答案:D
解析:
识记性知识。

第3题:

在教育学中只要做到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截然分开,就是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正确答案:×
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既不能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混为一谈,又要做到各阶段的"衔接"和"引渡"工作

第4题:

为了分析年龄,通常把人的年龄段划分为()、()、()、()和老年五个阶段。


正确答案:少年、青年、壮年、中年

第5题: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把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


正确答案: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第6题:

把道德发展分为三级水平六个阶段的是()。
A.皮亚杰
B.华生
C.布鲁纳
D.科尔伯格


答案:D
解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是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岁)。皮亚杰认为儿童大约在7~12岁期间进入道德主观论阶段。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7题:

据行业的发展情况通常把行业寿命周期分为几个阶段()

  • A、 诞生
  • B、 发展
  • C、 成熟
  • D、 衰退
  • E、 消失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综合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社会性发展的程度,通常把人生的发展分阶段,幼儿期通常指()。

A、0- 1.5岁

B、1.5-6/7岁

C、6/7-11/12岁

D、12/13-15/16岁


参考答案:B

第9题: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A、身心发展的平衡性
  • B、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 C、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D、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正确答案:B,C,D

第10题:

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分为()个阶段。


正确答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