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5社会心理学

简述人际吸引的原则。

题目

简述人际吸引的原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 强化理论
(2) 社会交换理论
(3) 公平理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人际吸引的条件。


正确答案:
(1)相似性与互补性: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易于相互吸引;当双方角色不同时,互补能增强人际吸引的效应。
(2)个人品质:交往越深,个人内在品质对人际吸引的影响越大,热情、开朗、真诚等成为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近,交往机会多,彼此了解的人易成为知己,但关系紧张时,彼此的反应也越消极。

第2题: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有(  )

A.强化原则
B.联想原则
C.社会交换原则
D.联结原则
E.社会交往原则

答案:A,C,D
解析:

第3题:

简述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连结、强化、社会交换、相似性

第4题:

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熟悉。人际关系的由浅入深,是从相互接触何处不交往开始的,通过不断接触,彼此相互了解,容易引发喜欢。
(2)接近。生活的时空性决定了我们只能与空间距离接近的人有密切来往(互联网例外),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相似。我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4)互补。交往的互补性是指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相互满足的心理状态。
(5)吸引你的个人特征。

第5题:

人们常说“投桃报李”,这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

A.功利原则
B.交互原则
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D.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

答案:B
解析:
社会心理;社会关系;人际关系。 “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友谊深厚。功利原则强调的是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保持交换的对等。交互原则强调的是人际交往行为倾向的相互对应。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是指人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遇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是指我们会更加喜欢那些一开始对你评价差、后来对你评价好的人。

第6题: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有()

A.互补性原则

B.交往频率原则

C.相似性原则

D.审美观原则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简述人际交往的原则。


答案:
解析:
人际交往是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一切行为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原则:(1)真诚原则:人作为社会的动物,需要自己在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上都处于一个安全的境地。真诚使人们对于与自己交往的人的行为有明确的预见性,因而更容易与其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2)交互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人际交往当中的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3)功利原则: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是物质,或是情感,或是其他:在这种社会交换中,人们都希望交换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过程中得大于失或至少等于失。(4)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研究证明任何一个人,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从知觉信息的选择到内部的信息加工,从对行为的解释到人际交往,都具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5)情境控制原则:人们对新的情境的适应过程也是对情境逐渐实现自我控制的过程。情境不明确,或不能对情境进行把握,会引起机体的强烈焦虑,并处于高度紧张的自我防卫状态,从而使人们倾向于逃避这样的情境。

第8题:

爱人者,人恒爱之说的是人际交往的( )。

A:交互原则

B:功利原则

C: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D: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


参考答案:A

第9题:

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
(1)相似性与互补性;人们倾向与喜欢那些与自己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在个性品质和行为方式上某些相反的、互补的特征,有时也能满足相互的需要,都能表现为相互吸引。
(2)个人品质: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交往者的内在品质越来越重要;
(3)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上的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容易成为知己。

第10题:

简述人际称呼的原则。


正确答案: (1)礼貌的原则;
(2)亲切的原则;
(3)得体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