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9训诂学

《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毛传》:“兴也。皋,泽也。言身隐而名显也。”毛亨说“兴也”,是为了阐明原诗中的()。A、句读情况B、文句大意C、修辞情况D、分章情况

题目

《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毛传》:“兴也。皋,泽也。言身隐而名显也。”毛亨说“兴也”,是为了阐明原诗中的()。

  • A、句读情况
  • B、文句大意
  • C、修辞情况
  • D、分章情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

第2题:

翻译:求矣,言求兄弟也。《毛传》


正确答案:原、隰虽然是人们聚集的场所,但人们所求的是兄弟。

第3题:

下列主张诗歌“主情说”的是:()。

A、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B、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C、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D、诗缘情而绮糜


参考答案:BD

第4题:

《诗》:“麻衣如雪。”毛传:“如雪,()鲜洁也。”


正确答案:

第5题:

《诗》:“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毛传:“思,()也。”


正确答案:

第6题:

“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的说法来自于哪部传文?()

  • A、《公羊传》
  • B、《左传》
  • C、《谷梁传》
  • D、《毛传》

正确答案:C

第7题:

《诗经·小雅·鹤鸣》中写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请问这句诗中蕴含着哪个成语?


正确答案:“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中蕴含的成语是“鹤鸣九皋”。

第8题:

下列训释属于指出比喻意义的是()

A.《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毛传:“兴也。摽,落也。盛极则堕落者,梅也,尚在树者七。”郑笺:“兴者,梅实尚余七未落,喻始衰也。谓女二十,春盛而不嫁,至夏则衰。”
B.《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杜注:“言进退从己。”
C.《墨子·修身》:“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孙诒让间诂:“俞云:者,衍字也。”
D.《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集解:“苞氏曰:蔽犹当也。”

答案:A
解析:

第9题:

《诗》:“何有何无,黾勉求之。”毛传:“无()矣也。”


正确答案:

第10题:

《诗》:“缁衣之好合。”毛传:“好()宜也。”


正确答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