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9训诂学

《诗》:“采采芣苣,薄言采之。”毛传:“薄,()。”

题目

《诗》:“采采芣苣,薄言采之。”毛传:“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辞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薄”是轻视的是()

A. 茅之为物薄

B. 邻之厚,君之薄

C. 于所厚者薄

D. 曾子薄之

E. 薄武人


正确答案:CDE

第2题: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关于“采诗说”在东汉何休注的()补充得更加具体:“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A、《公羊传》

B、《谷梁传》

C、《左氏春秋》

D、《国语》


正确答案:A

第4题:

《诗》:“在河之浒。”毛传:“水崖()浒。”


正确答案:为曰

第5题:

《诗》:“悠悠南行。”毛传:“悠悠,行()。”


正确答案:

第6题:

下列训释属于声训的是()

A.《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集解:“苞氏曰:蔽犹当也。”
B.《荀子·修身》:“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杨注:“谄之言陷也,谓以佞言陷。”
C.《诗经·大雅·板》:“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毛传:“泄泄犹沓沓也。”
D.《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毛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答案:B
解析:

第7题:

《诗》:“缁衣之好合。”毛传:“好()宜也。”


正确答案:

第8题:

《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崖也。”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之为言

C.读曰

D.犹


正确答案:D

第9题: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赋比兴中“兴”的写作手法的是()。

  • A、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 B、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C、硕鼠硕鼠,无食我粟,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 D、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正确答案:A

第10题:

诗经卷耳采采卷耳的采采不能认为是非一采,为什么?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朱熹《诗集传》把“采采卷耳”中的“采采”解释为“非一采”就是采了又采的意思。看作是动词采的重叠。动词重叠,是后代才有的语法现代,在《诗经》时代还不有这种先例,从词义的时代性业看,“采采”不能够认为是动词,而应该看作是一个形容词。《曹风蜉蝣》“采采衣服”,《秦风蒹葭》“蒹葭采采”与《周南卷耳》“采采卷耳”,词例完全相同。“采采”可以用来形容“衣服”,可以用来形容“蒹葭”,当然也可以用来形容“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