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68诊断学(一)

女性,有风心病史10年,突发性心慌1天,查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f波,频率约50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率为130次/分.脉率110次/分,应考虑为:()A、窦性心律不齐B、早搏C、心房纤颤D、心房扑动E、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题目

女性,有风心病史10年,突发性心慌1天,查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f波,频率约50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率为130次/分.脉率110次/分,应考虑为:()

  • A、窦性心律不齐
  • B、早搏
  • C、心房纤颤
  • D、心房扑动
  • E、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 38岁, 职员, 无自觉症状, 听诊心率及节律无明显异常, 心电图示有心律失常()。

A.P波消失代之为F波, F与R波比例为4:1

B.P波消失代之为f波, 时有≥1.5秒的R-R间期

C.P-R间期正常, 房室传导比例为3:2

D.P波频率为220次/分, 房室传导比例为2:1

E.P-R间期逐渐延长, 房室传导为3:2或4:3


正确答案:A

第2题: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电图表现正确的是

A、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F波
B、P波变窄,P波宽度<0.12秒
C、二尖瓣型P波,P波宽度>0.12秒
D、P波提早出现,形态与窦性不同
E、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的F波

答案:C
解析: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以导致左房扩大,正常心脏起搏点位于右心房的窦房结,所以会出现双峰型的、时限大于或等于0.12s的P波,且两峰间距大于或等于0.04s,称二尖瓣型P波,故选C。

第3题: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电图表现正确的是

A.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的F波

B.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F波

C.P波变窄,P波宽度<0.12秒

D.二尖瓣型P波,P波宽度>0.12秒

E.P波提早出现,形态与窦性不同


正确答案:D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以导致左房扩大,正常心脏起搏点位于右心房的窦房结,所以会出现双峰型的、时限大于或等于0.12秒的P波,且两峰间距大于或等于0.04秒,称二尖瓣型P波,故选D。

第4题:

房颤心电图表现为()

  • A、P波消失,代之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
  • B、QRS波群通常形态正常
  • C、R-R间隔绝对不规则
  • D、颤动波之间等电位线消失
  • E、房率约350~600次/分

正确答案:A,B,C,E

第5题:

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包括()

A房颤波频率为350~600/min

BQRS>0.12s

CQRS波群宽大畸型

D正常的P波消失,代之f波

E心室律绝对不规则,QRS波一般不增宽


A,D,E

第6题:

下列符合心房颤动的是

A.心音强弱不等

B.心律绝对不齐

C.心率大于脉率

D.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f波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与心房颤动相符的是( )。

A.心律绝对不齐
B.心音强弱不等
C.心率大于脉率
D.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f波

答案:A,B,C,D
解析:

第8题: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电图表现正确的是

A.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的F波

B.P波消失,代之锯齿状F波

C.P波变窄,P波宽度<0.12秒

D.二尖瓣型P波,P波宽度>0.12秒

E.P波提早出现,形态与窦性不同


正确答案:D

解析:考察对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电图表现的掌握,二尖瓣狭窄重者可有“二尖瓣型P波”,P波宽度>0.12秒。

第9题:

心房纤颤时心电图示()

  • A、P波存在,亦有F波
  • B、P波存在,代之大小不等f波
  • C、P波消失,亦有F波
  • D、P波和F波都不存在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患者女性,42岁,风心病病史10年,心慌气短1个月,查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频率为500/min,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率130/min,脉率110/min,应考虑为()

  • A、室早二联律
  • B、心房扑动
  • C、室上性心动过速
  • D、心房纤颤
  • E、窦性心律不齐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