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则知而非之。“非”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2题:
吏当广所失亡多。“当”“失亡”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3题:
请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记》
第4题: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刺客列传》)“曩者”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5题: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6题: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别赋》)“踯躅”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7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8题: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倚歌”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9题:
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庸讵”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10题:
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辩”在句中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