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

关于“苟志於仁矣,无恶也”中“恶”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憎恶B、作恶C、恶心D、遏制

题目

关于“苟志於仁矣,无恶也”中“恶”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憎恶
  • B、作恶
  • C、恶心
  • D、遏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说法中,没有体现矛盾观点的是( )。
A.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B.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答案:D
解析:
A选项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C选项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选项体现了实践的观点,故本题选择D选项。

第2题:

“古之王者有务而拘领者矣,其政好生而恶杀焉。”中“务”的含义是()。

  • A、任务
  • B、服务
  • C、便帽

正确答案:C

第3题:

苟子的义利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荀子崇尚礼义但不排斥功利

B、认为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C、合于礼者为义

D、尧舜尚不能去掉人的利欲追求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苟志於仁矣,无恶也”中“苟”的含义是()

  • A、诚恳
  • B、苟同
  • C、苟且
  • D、一丝不苟

正确答案:A

第5题:

《吕氏春秋》:“水出於山而走於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高下使之然也”这句话是在讲述()。

  • A、河流流动的规律
  • B、溢洪道工作机理
  • C、比喻大坝溢流
  • D、河流的地位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下列四句话中,主题思想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B.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C.孟子曰:“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D.孟子曰:“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答案:B
解析:
A项强调行仁政对国家存亡的重要性。B项强调君主对臣民的表率作用。C项强调施行仁政统一天下,没有谁能阻挡得了。D项强调只有仁者才适合处于统治地位。A、C、D三项均围绕“仁政”“仁”进行论述.B项讲述了执政者的仁、义、正三个方面,强调的是执政者的修养对臣民的影响。故B项与其他三项主题思想不同。本题选B。

第7题:

“憎恶”中的“恶”,在普通话中的正确读音是()。

  • A、è
  • B、wù
  • C、ě 

正确答案:B

第8题: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反映了( )。

A.程颐、朱熹的“格物致知”

B.孟子的“仁政”

C.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D.王守仁的“心学”


正确答案:D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将心学凝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D项正确。

第9题: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我国古代一著名思想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他最有可能是()

  • A、董仲舒
  • B、朱熹
  • C、李贽
  • D、王守仁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备物以将形,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达彼,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不可内於灵台。”中“恶”的含义是()。

  • A、凶恶
  • B、灾患
  • C、邪恶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